大学生人际信任研究综述

时间:2022-05-19 01:55:48

大学生人际信任研究综述

摘要:人际信任一直是教育的热点话题,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是今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国内外学者对人际信任的研究也颇多,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从人际信任的理论来源、国内外学者对人际信任定义的观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研究现状和人际信任相关变量的出发,进行整理。

关键词:人际信任;大学生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信任,信任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石,良好的信任关系有助于提高个人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群体,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人际信任的水平逐渐降低。

一、关于人际信任概念的研究

目前,学术界对于人际信任的概念还没统一,国内外学者对人际信任的概念有不同的看法。

国外对人际信任概念的观点:(l)信任是个体对另外一个人的言词,承诺以及口头或书面的陈述为可靠的一种概括化的期望(Rotter,1967)。(2)信任是个体所有的一种构成其个人特质之一部分的信念,认为一般人都是有诚意善良及信任别人(Wrightman,1992)。(3)信任是交往双方共同持有的,对于两人都不会利用对付之对方弱点的信心(Sabel,1993)。(4)信任可由选择相信他人的合作行为来显示(Deutseh,1973)。

目前国内对人际信任的观点:(1)陈介玄、高承恕(1991)认为信任是一种由人际关系中衍生出来的人际信任,亦即是一种针对与特定的个人亲近熟悉度所衍生出来的信任,是基于个人关系和后天成就形成的,这种信任是人情付出与理性计算的结果。(2)杨中芳、彭泅清(1999)认为人际信任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双方对对方能够履行他所被托付之义务及责任的一种保障感。用日常用语说,就是放心,不必提心吊胆,不要担心对方会失信而完不成为自己做的事。在这一个概念化中,人际信任被视为是一个存在于两人之间的概念"因此用两人关系作为研究信任的单位。(3)张建新、张妙清和梁觉(2000)认为人际信任是人际交往的一方在或合作或竞争的不确定条件下,预期另一方对自己做出合作行为的心理预期。

目前在研究中,大部分学者最认可Rotter提出的对人际信任的概念:信任是个体对另外一个人的言词,承诺以及口头或书面的陈述为可靠的一种概括化的期望。

二、关于人际信任的理论研究

人际信任是从交往信用和交往规则的基础上产生的安全感、可靠感,是人际交往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其理论基础,基于以下三种观点。对于人际信任的来源,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观点。

Erikson、吉登斯(1963)等从个体心理学角度研究信任产生的过程提出了认识发生论。他们认为人的信任来源于儿童早期的经验,主要是婴儿与看护人之间的关系。婴儿面对的是一个不确定的世界(包括自然与社会),看护人的行为直接影响了婴儿心理发展过程,如果婴儿受到看护人的定期良好的照顾,就会逐渐在婴儿心中形成一种对于秩序的期待,这种期待就是信任:如果婴儿得不到看护人的精心照料,那么他(她)不可能获得安全需求的满足,可能经常会处于恐惧与不安中,长大之后可能比较孤僻,不会太信任人。婴儿时期形成的信任是一种基本信任,这种基本信任是他(她)以后所有形式信任的基础。

美国学者福山(1995)提出了文化决定论。认为人际信任是从一个行为规范、诚实合作的社区中产生出的一种期待,它依赖于人们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群体成员的素质,信任不能单纯的通过理性的投资决策来获得,而是从宗教、传统、习俗中产生。信任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它基于文化道德规范,是文化道德规范的产物,任何社会都具有自己的文化密码,信任作为某一社会文化密码的一部分,具有遗传的特点,在不同的文化道德规范环境下,其信任模式与程度是不同的。

道德基础论。该理论认为信任可以划分为两类:对熟人的信任是策略性信任,即在以往的交往基础上的习惯性、仪式化的信任;对陌生人的信任是道德性信任,道德性信任反映的是一种人生态度,乐观的人会给自己所不认识的人更多的信任,即使偶尔吃过别人背信弃义的亏也.在所不惜,仍然保持自己的信任感。

三、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研究现状

从2002 年到2009 年,农村生源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显著下降,而城市学生的人际信任却没有随年代明显变化,学生来源是信任水平逐年下降的调节变量。其原因也许在于,农村学生从生源地来到城市里学习、生活,往往也是经历社会流动的群体之一,他们所感受到的周围环境的变化更为明显。此外,农村学生社会地位相对较低,面对信任风险的相对易损性也更高。而研究发现,个体对周围事物产生越多的陌生感,社会地位越低,则越不易产生信任(王绍光,刘欣,2002)。

人际信任水平没有男女差异,但无论男生还是女生,人际信任都呈下降的趋势。可以看出,性别差异不是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至少对于“人际信任量表”的测查结果而言),也不影响人际信任变化的模式。这与大部分人际信任研究结果一致(胡利人,刘义明,2000;罗任等,2006; 冯现刚,王青,2011)。

目前关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取向主要有两大类:人际信任的前因变量角度和后果变量角度,前因变量包括心理控制源、养育方式、人格特征、依恋、信仰状况;后果变量包括进行主要有:自尊、自我价值感、社会支持、孤独感、心理健康、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亲社会行为等。

刘金平、郭志峰分别对河南和内蒙古地区大学生的心理控制源与人际信任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内外控倾向与人际信任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且内控者比外控者有更高的信任性。伍业光等认为积极父母养育方式可使子女增加人际信任度,特别可增加子女乐于助人的行为,而消极的父母养育方式使子女人际信任降低,更多地产生自私自利,爱占便宜,互帮互助良好品质下降;苏巧荣认为子女的人际信任与母亲的拒绝、否认型养育方式呈负相关。戚少枫调查了西安高职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情况,发现情绪稳定性、精神质等人格特征与人际信任有显著的正相关;伍明辉等对广西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进行相关研究,研究显示,外向型大学生人际信任度低,内向型大学生人际信任度高;而神经质、精神质人格维度与人际信任有显著的正相关,由此可以看出人格特征的稳定发展可以增强人际信任水平。张咏梅对青少年依恋与人际信任进行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关系显著,同伴、母亲和父亲的依恋质量均能较好地预测个体的人际信任水平,其中同伴依恋具有更好的预测力。李雪峰认为社会信仰越高,人际信任越高,而金钱崇拜越强烈,人际信任越低。

参考文献:

[1]田可新,唐茂芹,吴昊等.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

[2]张杨.大学生成人依恋及其与自尊、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3]王霞霞.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08.

[4]张静敏.大学生自尊、领悟社会支持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5]王希平.大学生自我和谐、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1.

通讯作者:郑雪艳

上一篇:我校学生应对突发事件情况调查 下一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