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将诗词古训与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时间:2022-05-18 09:43:28

浅析将诗词古训与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我国古代诗词文化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是中国文化繁衍生息的不竭动力。那些经典诗词博大精深,道理深厚,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与“人文素质”内涵。多年的底蕴积累,使之成为中华传统的道德精髓。诗词平仄有韵,琅琅上口,一字一句体现着古代文人的智慧,语句中所呈现的哲理至今仍被广泛应用。历代教育家重视诗词教育,儒家孔子就把诗学作为学生必修的六门功课之一。我国教育在小学,初中,高中时重视诗词教学,但高考过后,专业的选择,让很多大学生缺少了诗词古训的学习环境,忽略了诗词文化的重要性,有的青年学生甚至认为诗词教育应只应用于高中前学生,或只是为应付考试而学,这种思想是极为错误的,原因有二:其一,高校校园文化理应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校园文化基础正是道德文化,讲求有大德、大道、大爱和大精神”;【1】 其二,高校的青年学生正处于成熟思想,规范行为的重要阶段,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思想丰富,同时又常因攀比,自卑,或在爱情,生活中产生的不良情绪而精神萎靡、行为异常。经典诗句中蕴含的哲理在培养学生德育,美育等方面大有益处,并具有“立德,启智,修心”的教化作用。因此将诗词古训引入高校,让书香雅韵之风吹进校园,对陶冶青年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内心世界,修养身心,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及高尚的道德情操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年少时”在诗词古训中领悟珍视时间的意义

高校学习是学生步入社会前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学习阶段。电脑网络的盛行,游戏中虚拟世界已成为大多青年学生释放压力,消磨时光的重要手段。昔日的天之骄子,今日的一事无成,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青春一去不复返,时光亦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鲁放的诗《人生灯语》中写到:“若使年华虚度了,到老空留悔恨心”“少年辛苦终身益,莫向光阴惰寸功”。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杂诗》:“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清朝钱鹤滩的《明日歌》中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复明日,万事成蹉跎。”

诗句中蕴含着对时光的珍视与对蹉跎的悔恨,如今读来依旧感悟良多。“桃花珍春与珍命,志者惜时若惜金。”若真能做到珍时与珍命同语,惜时与惜金同列,那样的人生将何其丰富多彩,那样人的心胸将何其坦荡无限。

二、“十月怀胎重,三生抱答轻”在诗词古训中感恩父母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个人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生辰之日,即是母难之时。我们从父母那里获得生命,获取最初的智慧,在父母的臂膀中酣睡,在父母的搀扶下走路,有了上学的机会,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一切顺理成章的背后,我们又好像忽略了什么…… “感思孝道是珍惜生命无愧良心的生活态度,更是接受爱、培养爱、传承爱的人生哲学。”【2】学会感思,尊敬父母长辈,尊敬师长,感谢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是一种无尚的美德。

《弟子规》中写到“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勿缓”、“勿懒”、“敬听”、“顺承”的道理很浅显,却需人用一生去坚持。《孝顺歌》中道:“母氏怀胎十月时,高低踏步恐伤儿。子将此意终身记,正已尊亲两不亏。”“父母倘然烦恼处,也须百计去承欢。怒来吓鬼与惊神,一见孩提全面春。”父母的爱是无私的,如涓涓细流滋润心田,似无形绳锁将儿女牵引。“百善孝为先”是感恩教育的出发点,青年学生应重视孝敬父母,感恩父母,并以此为基础尊敬师长,感恩社会。“七尺躯儿世生存,终天难报二人恩。”孝敬父母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是一生坚守的信条。今日子女,明日父母。常与父母联系,多找时间陪在父母身边,切莫应了那句:“劝君尽力生时养,死后悲啼总是空。”

三、“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在诗词古训中坚定学习信念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一个人一生的事业。高校青年学生正处于学习事物的最佳黄金期,并有了学习新事物、新理念的良好环境。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决定想学什么、要什么、爱学什么。然而在学习过程中遭遇的挫折及其产生的挫败感、精神萎靡,是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学生经历过这种心理体验,有的人惧怕了,灰心了,而有的人则会调整心态,重新应战,坚定学习的信念。

宋代诗人刘生的《书院》写到:“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秽时。”意是说学习如农夫耕地,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学习还要讲究方法,戒匆忙、要仔细,同时还要懂得抓重点。宋代陆九渊写过题目为《读书》的诗,“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此外,通过学习在书中积累的知识是可以抵金钱万物,可为日后前途铺路。正如宋真宗,在《劝学篇》中描述的:“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如此美景看来只有读书破万卷后,用积累的知识才能实现。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一条很长的路,可能和人生一样长,在这样漫长的岁月里,坚定学习的信念,不言放弃,坚持到底,才能不枉此生,必有所成。

四、“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在诗词古训中培养美的情操

古代诗词含有丰富的语言智慧,以语言营造意境,以意境表达感情,美感强烈,思想深邃,呈现出一幅幅炫丽多彩的美景,表达着一种种不同的思想感情。

四季如画,壮丽奇景,柔情似水,爱恋缠绵,人生放歌,豪情满怀,各种炫丽的画面,真挚情感在诗词短小精炼的语句中得以体现。这与现代文章叠词垒句,所采用的写作手法大相径庭,但其所表现出的意境却更为精准、深远。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是春的生机;“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是夏的葱郁;“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是秋的清凉;“燕山雪茫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是冬的豪迈。有谁不想领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丽奇观,谁不想拥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真势友谊·男子总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女子常叹“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别天明。” 而“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两情若是长久,又岂在朝朝暮暮。”,爱情的这般灵动与隐约、含蓄与坚守实在值得现代青年人好好体会。

古人两袖清风,却依旧豪情万丈;现代人物泽丰厚,却时常愁情满怀。生活困苦,前路慢慢,何不用王维的“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的勇气去面对生活;路途坎坷,一事难成,何不让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乐观态度去驱除苦难;追名逐利,勾心斗角,何不效仿“一曲高歌一壶酒,一人独钓一江秋。”的心境去释放自己。诗的意境包罗万象,世间哲理尽在其中…

中国是诗词古训的国度,从《诗经》到楚辞汉赋再到唐诗宋词,泱泱大国的诗风词韵陶冶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大浪淘沙后留下的诗词古训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蕴含着人类的智慧与高尚的情操,而这正是教人育人的良好载体。高校青年大学生肩负着继承传统文化、振兴中华的重任。“可用诗教的道德教化学生,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怀、道德理念,塑造高尚的人格。”【3】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就让诗词古训教育成为校园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让书香雅韵之风吹进校园,将诗词诵读、创作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开创一片崭新、特色的校园文化,成就一批又一批有为青年。

参考文献:

[1]戴艳军.杨波.赵海艳.辅导员肩负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A】.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

[2]余大芹. 在文学经典中汲取生命的力量【A】.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

[3]传承文化:

.

上一篇:浅议新课标下的生物课堂教学方法及其优化组合 下一篇:兵团职业教育集团发展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