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微课教学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5-18 05:06:57

师范生微课教学能力的培养

摘 要 在教学信息化的浪潮下,微课教学能力成为当代师范生必不可少的教学能力之一。微课教学的选题洞察能力、微课教学内容的设计能力、微课教学制作的信息技术能力、微课教学的教学反思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师范生教学信息素养以及实现未来教师职业生涯质的飞跃。

关键词 师范生 微课 教学能力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1.052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Lesson Teaching

Ability of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ZHANG Yu

(The College of Political Science of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Abstract Under the wave of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micro-lesson teaching ability has become one of the essential teaching abilities for contemporary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The insight into the choice of a topic, the design ability for teaching content, the production ability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reflection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all these abilities of micro teaching help to improve students' teach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as well as future teachers' professional career.

Key words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micro-lesson; teaching ability; methods

师范生是对教育方向专业大学生的别称,以从事教学为未来职业目标。“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中所需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①在教学信息化的浪潮下,微课教学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师范生迅速适应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对师范生专业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师范生微课能力的培养:

1 师范生微课教学选题洞察能力的培养

选题是微课所有准备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发挥着总览全局的关键作用。选题体现了一个人的洞察能力,这种洞察能力通常是师范生对某一知识点或问题的敏感反应和迅速捕捉。人的洞察能力有高低、强弱的差异,但它可以通过训练实现提高。所以,师范生微课教学选题洞察能力的培养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把握吃透教材的能力。教材是教学的工具和资料,反复专研教材,读懂教材,吃透教材是培养微课教学选题洞察能力的前提。师范生首先需要从头到尾的阅读每一本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在理解的基础上整理每一目、框题、单元的知识内容和教学重难点。其次在纵览全局的基础上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形成脉络清晰的体系结构。最后将教材中发现的每一个问题记录下来,进一步思考,有助于成为选题切入点。二是正确认识学生的能力。人的身心发展是有差异的,师范生能否正确观察学生、认识学生和理解学生,关系到师范生选题洞察能力的精确定位。正确的观察学生,不但要注意学生知、情、意、行的每一方面,还要不错过眼神、语气、措辞等任何重要的细节,防微杜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学生,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水平,进而掌握学生的需求,确立选题。师范生的洞察能力在这些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成为习惯。

这方面微课教学选题洞察能力的培养,立足教材是前提,满足需求是基础,并且可以将这种能力延伸到日常的生活中,使得师范生通过随时随地的学习增强敏锐观察能力。

2 师范生微课教学内容的设计能力的培养

一般来说,教学设计是微课制作的关键环节。微视频时间一般5~10分钟,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这对师范生前期教学设计的精炼提出相应的要求。内容精炼有赖于分析、归纳两种互补性思维方式。前者是从不同方面、角度、部分全方位地解读资料,以达到认清本质的思维方法;后者是将不同方面、部分、角度等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综合,提炼出关键要素,达到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方法。这方面能力表现出来就是在理解基础上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据此,师范生首先需要统揽全局,整体把握。既对所教科目的教材及相关知识博闻强记、了然于心,还要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三种角度(即编排者、教师教和学生学)和三个点(即重点、难点、关键点)出发,寻找解决选题的突破口。其次,酌取精要,以小见大。师范生需要对教材进行反复的推敲,并且详细罗列知识体系,提取关键点,简练语言,切勿废话、套话,忌贪多冗长。最后,师范生需要多观看优质课,向骨干级、特级教师学习,融汇综合,荟萃精华。这种学习是教学内容的借鉴,有利于丰富教学方式,更新教学思路,从而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微课教学设计同时离不开它内在的逻辑结构,需要把握重点论,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在分析归纳能力之中蕴含逻辑思维的骨架是非常重要的,对此,我们要予以更多的重视。

3 师范生微课教学制作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

在当下信息化时代,所谓信息技术通常是指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以及对软件的设计、开发、安装、应用等技术的总称,它是一门技术活。“迄今为止,技术问题成为制约微课质量的主要瓶颈。”②然而,当前师范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这方面存在不足:一方面,高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的不完善,应用性软件教学不能面面俱到。另一方面,师范生信息技术基本上停留在社交软件(QQ、微信等聊天工具)、world文档、excel表格等常用工具的运用,缺少机会和时间学习微课制作软件。“中国微课网”提供学习平台,它包括录屏软件制作微课、PPT2010或2013录制微课、DVD录像机或手机拍摄微课、可汗模式(手机写版微课)等四种微课制作方式的教学视频,并且还附有相关软件工具资源的下载,如录频软件(Camtasia Studio 6.02、Camtasia Studio7.1、Camtasia Studio8.2)、声音软件(Adobe Audition 3.0)、白板工具(SmoothDraw 3.2.11)、几何画板 5.0。师范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的讲解和现场模拟,反复操作,以此熟悉微课信息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总之,师范生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等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积极提高自己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微课制作水平。

此外,师范生还可以请教信息技术方面的专家老师,并且查阅相关的软件学习手册以此来增进微课制作的技术能力。以视频制作为例,视频是微课的核心要素,是设计者与使用对象之间的中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信息是否准确到位地传达给使用者与视频质量密不可分。在这方面要达到以下两个标准:一是技术规范;二是细心耐心;前者是基础,后者是保证。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降低犯错的频率,帮助师范生更加准确有效地完成作品设计,使得微课视频画面更加清晰,色彩更加生动、声音更加清楚,增强观看效果。

4 师范生微课教学的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任何事物都需要经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逐步完善的过程。微课也是如此,它是处于半结构化、动态生成的过程,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师范生在完成微课选题,教学设计,微课制作,上传网络等一系列步骤后,通过评价的信息反馈,进行反思完善。这样的教学反思习惯既有利于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纠正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思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还可以促进师范生职业专业化的提升。因此,师范生在微课完成后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学生观的反思。微课的价值是否以学生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否实现以知识传递为底线,思维训练为上线的教学效果。第二,对教师观的反思。师范生是否扮演好“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教师角色;课堂是否贯彻落实新课改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第三,对质量观的反思。师范生仔细观摩微课在语言表达上是否准确、流畅;教学策略上是否合适、得法;在视频制作上是否清晰、美观等等。

师范生在以上三观的基础上同样需要考虑语言的精确、语速的起伏、教态的自然等其他方面。当然,再完美的艺术也有缺憾,如若在我们力所能及之外,我们正确看待,积极寻求提高的途径。

5 师范生微课教学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微课的创新能力一般是指师范生在设计微课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微课作为教育资源的形式之一,它面对的对象可能是学生、教师、专家、社会群众等不同的群体。一种类型的教学方式不可能适应所有的学习群体。因为,学习对象的知识水平、社会背景、个人喜好等都不一样,所以对于同一个知识点运用的教学方式固然需要因人而异。因此,师范生除了吸取专家、教师的经验外,更多的是自己钻研出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比如讲授类、演示类、答疑类、实验类等诸如此类,创造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微课。

微课能力不是简单的制作工序,它是一个长期的思维训练过程,贯穿于大学期间以及以后职业生涯的全过程,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训练,提升师范生的微课教学能力。

微课教学是信息化教学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微课教学能力已经成为当代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师范生微课教学选题洞察力、教学设计的分析归纳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五种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师范生综合素质,有利于实现教学课程的信息化和丰富性,有利于促进教学效果和授课质量的全面提升。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师范大学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学位研究生微课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2014yks124)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② 胡铁生,詹春青.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区域实践与启示[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11).

上一篇:想拥有它,给我三个理由 下一篇:“怀旧”的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