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对安徽经济发展的影响

时间:2022-05-18 01:30:33

反垄断对安徽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 要:进入新世纪以来,安徽省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提升,经济总量居中部强省行列,但是经济发展迅速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垄断――由其是行政垄断成为影响我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利用经济学相关的实证分析法以及一些比较静态分析的方法来从多方面分析垄断是如何阻碍我省经济发展的,并且通过一些西方经济学典型的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的垄断理论作为支撑来深入剖析该问题。最终通过分析研究来得出垄断如何影响了我省的经济发展,并且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从而促进安徽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词:反垄断;产业结构;国有垄断企业

一、垄断理论简述

(一)垄断基本概念及分类

垄断是经济学中最常用的名词之一,它可以分为卖方市场的垄断和买方市场的垄断,本文则主要指的是前者情形。卖方垄断是指某一个厂商控制了某种产品在市场中的主要生产,因此该厂商可以通过市场的需求来调节自身的产量,从而通过操纵商品市场来获得高额利润。垄断具体可分为:自然垄断;经济垄断;行政垄断。

(二)我省面临的垄断的类型

经济垄断和自然垄断主要是由于企业自身具有的资金和技术的优势,使得企业的规模比较大、市场的集中度(CR)比较高,从而形成了垄断。而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也是刚刚起步,我省乃至全国的企业部门的生产还比较的分散,企业的市场集中度还比较低。因此制约我省乃至我国经济发展的垄断主要是指由于政府的政策的扶持所导致的行政垄断。

二、安徽省工业发展的现状

(一)规模经济实现状况

从企业的生产能否实现规模经济的角度来看,我省的大多数国有垄断企业由于具有国家和政府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往往都具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和较大的生产产量,导致了企业产品生产数量增加的比重小于生产这些数量产品所需要花费的成本,从而导致了企业的生产出现了规模不经济现象。

(二)工业的行业壁垒

我省的大型重工业还有较高的行业壁垒,从而导致其他私营企业进入该生产领域的难度较大,具体表现为:某一企业拥有了市场中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原材料的全部供给或是基本的供给;或者是某厂商拥有了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知识技术能力和专利技术水平;或者是政府的许可;或者是自然垄断。这些因素都使得私营企业参与到市场竞争中的难度增大,而大型国有企业则可以利用其垄断的地位高价出售产品,赚取更多的经济利润,长期下去国有垄断企业会因为缺乏竞争从而导致竞争意识下降,技术进步缓慢。

(三)政府对大型国企的多方面扶持

从政府对企业发展扶持的力度方面来看,大型国有垄断企业和小型私营企业的政策是有所不同的,政府通常对于大型国有企业给予更多更加优惠的政策技术扶持。仅仅从政府给予资金贷款的方面来看,大型国有企业受到的条件限制较少,然而中小企业贷款的条件则比较苛刻。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大型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是我省经济发展的先导,成为支撑安徽工业发展的脊梁。

三、垄断如何阻碍安徽省经济发展

(一)国有垄断企业导致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创新意识

由于国有垄断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垄断地位,从而使得国有企业缺乏足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进而导致了生产效率的低下,生产技术水平的缓慢发展。无论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多么的低下,这些丝毫不会影响国有企业获得高额的经济利润。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国企生产技术发展缓慢,技术创新比较滞后,缺乏竞争意识,从而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低下。

(二)国有垄断企业导致市场竞争规则的不公平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是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但是如今国有垄断企业的过大势力,利用自身的资金和规模的优势,与中小民营企业展开了不正当的竞争,从而使的民营企业的发展处于风口浪尖,遥遥欲坠。国有垄断企业由于有政府在背后的支持与扶持,从而使得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相反由于中小私营企业由于实力比较薄弱,而且还缺乏政策扶持,因此发展过程举步维艰。

(三)国有垄断企业操纵产品的市场价格

近几年来,我国的CPI水平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居民的收入水平的增速却远远低于物价水平的上涨速度,从而导致居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而提高的现象。

(四)“寻租活动”导致资源浪费和腐败滋生

虽然国家已经给予了国企一定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但是为了更加巩固自身的垄断地位,国企还会向当地的政府官员以及相关政府专业许可机构进行贿赂,或者是通过广告和等来说服有关政府机构给予其生产的特权,这些行为都是垄断企业为了更加巩固持久的获得垄断地位而花费的一种不必要的支出,这就是所谓的“寻租理论”,对整个社会的生产而言这是一种纯粹的浪费。在此过程中,还会导致政府官员滋生腐败,会有损于政府的形象,使得民众降低对政府的信誉度。

四、反垄断措施的实施对安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推动了我省国有企业布局更加合理化

自从反垄断法实施以来,我省立足自己本省的情形,对国有垄断企业进行市场化竞争改造,通过国有企业的上市使得公司的所有权分散到各个持股的居民手中。反垄断法规定国有垄断企业应当退出属于市场竞争性的行业,从而给予民企和外企一定的发展空间。国有垄断企业利用自身的资金和技术优势,涉足于一些高附加值产业,从而促进了我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放宽了市场准入原则,增加了市场竞争活力

放宽了民营企业在石油,钢铁,有色金属冶炼、通信等方面的市场准入。私营企业从来都不缺乏创新力,他们缺乏的是政府的支持和许可。只要政府能放宽一些行业部门的进入条件限制,能使得私营企业进入其中,那么私营企业的创造力、生产力是非常巨大的。

(三)市场供求决定产品的价格

通过对国有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使得国企不能再根据自己的意愿制定产品的价格,从而改成由产品的价值和市场的供求状况来决定产品的价格。在全省范围内,由于实现国企的经营和所有权的分离,可以通过向全社会招聘高能力的管理人员来进行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由于这些经营者是通过招聘而来的,从而能够激发公司管理人员努力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通过实施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使得产品的价格大大降低,从而惠及了广大群众。

(四)加大了对垄断企业的监督,增加了透明度

以前国有垄断企业由于是有国家的资金支持和某些产品专营权,因此往往有些官员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和受贿现象层出不穷。反垄断政策的实施使得国企垄断产业的腐败现象减少,增加了市场的透明度。通过互联网对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对于一些不合法的生产以及一些不合格的产品实行严格的打击。对于一些不遵守市场行为规范、不讲究诚信、只顾赚钱的黑心高管可以给予警告甚至是刑事处罚。

(作者单位:铜陵学院)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7

[2] N.Gregory Mankiw.Principles of Economics[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7

[3] 杨衍江.关于行政垄断行业改革路径的思考[J].南方经济,2004.(6)

上一篇:WH集团企业并购YL企业的税务筹划分析 下一篇:开发出自己的实用教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