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民的有机葡萄发展之路

时间:2022-05-18 12:49:08

一个农民的有机葡萄发展之路

“湖光山色,世外桃源”,以此来形容延庆的环境恰如其分。的确,这里的地理位置优越,三面环山,一面环水,紧邻有着“塞外小漓江”之称的龙庆峡。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延庆县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张山营镇作为延庆的果品重镇,已经有几十年的葡萄种植经验,并且是首批申请有机种植资质的葡萄产地。这里出产的红地球、里扎马特、黑奥林3个品种屡次获得国内金奖,京城一线农业研究团队长期驻扎在这里,时刻监测有机葡萄的种植情况,也为2014世界葡萄大会作好了充分准备。

7月初,记者到延庆采访时正赶上下雨,不过并没有对采访造成影响,反而让记者看到了雨中弥漫的葡萄园,呈现出一种诱人的美。此时,露地葡萄还没有成熟,葡萄粒还是青绿色,宛如一颗颗绿宝石,经雨水洗涤后,更加晶莹剔透。据了解,当地的种植大户主要集中在张山营镇,有机葡萄也是从这里先发展起来的,前庙村更是成为了全国第一个通过有机认证的千亩葡萄园。记者采访了张山营镇前庙村的葡萄种植大户李春旺,看看这位普通农民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起自己的有机葡萄产业的?

李春旺告诉记者,他从1996年开始种植葡萄,最初只有一亩地,但由于延庆依山靠水,并且处在葡萄的黄金种植带,具有日晒充足、水源丰沛、昼夜温差大等优势,葡萄第一次结果就获得了丰收,销售情况也不错,当时市场价格为每斤2元,整整是玉米单价的10倍。由于效益可观, 1998年李春旺将葡萄面积扩大到3亩,与此同时,栽植品种和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学习了先进技术知识的李春旺知道了绿色葡萄的概念,逐步从原来的种植方式向绿色种植方式转变,来满足现代城市人对健康绿色农产品的要求。发展至今,他不仅拥有12亩葡萄园,还有5亩苹果园,开始了有机种植模式。令人称赞的是,他种出来的葡萄在全国葡萄大会上共获得过5块金牌。

“我们家的红提种了快20年了,现在家里一半以上的土地都在种植有机葡萄,京城大大小小的葡萄种植园,种苗全部都出自我们这里,就是因为北京最好的葡萄种植环境在延庆。”李春旺自豪地说。发展有机葡萄,品质提升的同时也意味着种植标准越来越严格。对此,李春旺认为,有机种植的难度虽然高,但是品质也是最好的,主要注意两个方面,首先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决不能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可以使用波尔多液等有机农药。其次要控制产量,为了保证每一串葡萄的品质,一条枝上面相邻太近的葡萄要全部剪掉。而这些剪下来的葡萄经过分类后,一些品相不佳的将被淘汰,扔了又太可惜,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李春旺终于找到了方法,用淘汰的葡萄酿制葡萄酒,将葡萄洗净放入大桶打碎,然后密封,抬入储藏室。一个收获季下来大约可获得120斤左右带皮的红提葡萄原浆;原浆中放入10多斤白糖均匀搅拌,自然发酵;两周后,葡萄皮上浮,颜色由深变浅,葡萄籽和葡萄肉的残渣沉入瓶底,用纱布过滤、装瓶;等待一周之后,酒液变得澄清,不再产生气泡;然后再将酒液倒入大缸里密闭储藏4个月,春节期间就能享用独特的农家红提美酒了。李春旺笑着说:“虽然自酿的葡萄酒颜色不够醇厚,但味道却很好。”

其实在延庆发展有机葡萄不仅难度大,而且产量也相对较低,整体经济效益并没有比普通种植高很多。可李春旺依然坚持,他告诉记者,之所以搞有机葡萄的规模种植,是基于两个理念,一方面中国农业目前在逐步摆脱“小、散、零”的状态,规模农业、高效农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中国人现在越来越重视农产品安全,有机葡萄不仅口感好而且安全,从长远来看,是符合市场需求的。他的这番话让记者不得不重新审视眼前这位常年种葡萄的农民,因为他比其他人看得更远。

对于即将召开的2014世界葡萄大会,李春旺充满期待,在他看来,此次大会是提升本地葡萄声誉的一个重大机遇,必将带动延庆葡萄产业迈上一个新台阶。

上一篇:北京市主食产业化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以创新为发展动力 铸百年不朽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