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凝土面板钢筋制作及安装

时间:2022-05-18 11:08:57

浅谈混凝土面板钢筋制作及安装

【摘要】混凝土面板钢筋制作弯钩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安装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关键词】操作工艺;质量标准;保证项目;注意事项

一、操作工艺

1、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

2、盘条钢筋尽量采用机械调直机,也可采用绞磨拉直或电动卷扬机拉直,粗钢筋调直使用机械调直机。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型,其表面伤痕不大于钢筋截面的5%。

3、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4、钢筋弯钩或弯曲

(1)钢筋弯钩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长,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大于下料尺寸,弯曲调整值见下表:

钢 筋 弯 曲 调 整 表

注:d为钢筋直径

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对装半圆弯钩为6.25d、直弯够为3.5d、斜弯钩为4.9d。Ⅱ、Ⅲ级钢筋末段需作90o或135o弯折时,按规范规定增大弯芯直径。在实际配料时半圆弯钩增加长度见下表。

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机械弯)

(2)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少于钢筋直径的5倍。弯起钢筋弯起直径及斜长计算系数见下表。

注:h。为弯起高度

(3)箍筋:箍筋的末段应作弯钩,弯钩形式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用Ⅰ级钢筋或冷拔低碳钢丝制作的箍筋,其弯钩的弯曲直径必须大于受力钢筋直径,并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宜小于箍筋直径5倍。箍筋的调整值见下表:

箍筋调整值,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皮尺寸而定。

(4)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a、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 - 保护层厚度 + 弯钩增加长度

b、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 + 斜弯长度 - 弯曲调整值 + 弯钩增加长度

c、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 + 箍筋调整值 + 弯钩增加长度。

二、质量标准、保证项目

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焊条、焊剂的牌号、性能以及接头中使用的钢板和型钢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方法: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和实验报告。

2、钢筋的表面应保证清洁,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检查的方法:观察检查

3、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检查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4、钢筋焊接接头焊制品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的专门规定。

检查方法:检查焊接试件试验报告

三、施工注意事项

1、避免质量通病

(1) 钢筋开料切断尺寸不准,根据结构钢筋的所在部位和钢筋切断后的误差情况确定调整或返工。

(2)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箍筋歪斜,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对于Ⅰ级钢筋只能进行一次重新调直和弯曲。其他级别钢筋不宜重新调直和反复弯曲。

2、产品保护

(1)各类型钢筋半成品,应按规格、型号、品种堆放整齐,挂好标志牌,堆放场所应遮盖,防止雨淋日晒。

(2)转运时钢筋半成品应小心装卸,不应随意抛掷,避免钢筋变形。

四、钢筋的绑扎与安装

1、准备工作

(1)钢筋绑扎前应清点数量、类别、型号、直径,锈蚀严重的钢筋应除锈,弯曲变形钢筋应校正;清理结构内杂物,调直施工缝处钢筋;检查结构位置、高程和模板支立情况,测放钢筋位置后方可进行绑扎。

(2)准备绑扎用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其中22号铁丝只用于绑扎直径12mm以下的钢筋。铁丝长度可参考下表的数值采用,因铁丝是成盘供应的,故习惯上是按每盘铁丝周长的几分之一来切断。

(3)准备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水泥砂浆垫块或塑料卡。

水泥砂浆垫块的厚度,应等于保护层厚度。垫块的平面尺寸:当保护层厚度等于或小于20mm时为30m×30m,大于20mm时50m×50m。当在垂直方向使用垫块时,可在垫块中埋入20号铁丝。

钢筋绑扎铁丝长度参考表(mm)

2、钢筋绑扎

(1)钢筋绑扎搭接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绑扎点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钢筋搭接时,中间和两端共绑扎三处,并必须单独绑扎后,再和交叉钢筋绑扎;

②主筋和分布筋,除变形缝处2~3列骨架全部绑扎外,其他可交叉绑扎;

③主筋之间或双向受力钢筋交叉点应全部绑扎;

④单肢箍筋和双肢箍筋拐角处与主筋交叉点应全部绑扎,双肢箍筋平直部分与主筋交叉点可交叉绑扎;

⑤钢筋网片除两行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绑扎牢固。

(2)箍筋位置应正确并垂直主筋。双肢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方向错开设置,单肢箍筋可按行列式或交错式排列。

(3)钢筋绑扎必须牢固稳定,不得变形松脱和开焊。变形缝处主筋和分布筋均不得触及止水带和填缝板,混凝土保护层、钢筋级别、直径、数量、间距、位置等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固定应牢固、位置正确。

(4)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从任一绑扎头中心至搭接长度l1的1.3倍区段范围内(图),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受拉区不得超过25%;

②受压区不得超过50%。

绑扎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s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且不应小于25mm。

焊接骨架和焊接网在构件宽度内,其接头位置应错开。在绑扎接头区段L内,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不得超过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50%。

注:采用绑扎骨架的现浇柱,在柱中及柱与基础交接处,当采用搭接接头时,其接头面积允许百分率,经设计单位同意,可适当放宽;绑扎头区段的长度范围内,当接头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百分率超过规定时,应采取专门措施。

3、质量检查

钢筋安装完毕后,应检查下列方面:

(1)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钢筋的钢号、直径、根数、间距是否正确,特别是要注意检查负筋的位置;

(2)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规定;

(3)检查混凝土保护层是否符合要求;

(4)检查钢筋绑扎是否牢固,有无松动变形现象;

(5)钢筋表面不允许有油渍、漆污和颗粒状(片状)铁锈;

(6)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下表的规定。

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

钢筋工程属于隐蔽工程,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对钢筋及预埋进行验收,并作好隐蔽工程记录。

4、安全技术措施:

(1)机械必须设置防护装置,注意每台机械必须一机一闸并设漏电保护开关。

(2)工作场所保持道路畅通,危险部位必须设置明显标志,标明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3)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熟识机械性能和操作规程。

(4)采用卷扬机调直盘圆时,工作前先检查钢丝绳是否完好,钢丝绳与钢筋的连接是否完好,工作面禁止站人。

(5)切割机工作时,锯片前方不允许站人,操作人员应在侧面工作。

上一篇:快拍二维码:小方块,大舞台 下一篇:浅谈机床电气设备故障的排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