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梁庸的山水精神

时间:2022-05-18 10:10:39

浅谈梁庸的山水精神

梁庸(永),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美术书法艺委会理事,山东美协会员,临沂美协副秘书长,临沂画院院务委员,临沂琅琊画院常务副院长。先后研修于浙江大学、中国美院、国家画院、首师大首届李翔高研班。师从陈振濂、卢禹舜、李翔、陈智安、刘正杰诸先生。作品《沂蒙》获“八荒通神”第二届哈尔滨美术双年展优秀奖;作品《太行惠风》入选2014第八届西部大地情全国中国画展;作品《望与游云日落归》入选第四届全国中国画线描展。

水画是中国画中最重要的门类,一部中国绘画史写的多为山水画的演变,形式多样的画论多半为山水画而发的议论。说山水画是造诣最深、画法最完备的画种并不为过。这种情况下,给学习山水画提供了诸多方便,但也给山水画的技艺超越和表达山水画精神带来了困难。前者是可借鉴的太多太杂,后者则是山水画的精神被大多数人玩出的花样太多。

实际上对于艺术家来说,两件事或许是至关重要的:丰富而深刻的精神生活与表现这一精神生活最恰当的表达形式。大抵中国的读书人,永远也摆脱不了一股无可救药般的文化乡愁,它远比简单的离家思乡要宏阔而清远,那是一种传统文化之魂。而意欲有所作为的画家,总试图汲取传统精髓而又跳出其强大的束缚,创新出一套自己的图式语汇。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人与自然的息息相通。画家画山水需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要求“物我两忘”,心与物的完全相通。即通过视觉、感官去观察自然景物。通过游历名川大山真山实水后将所得的真实感受,将所“看”和所“悟”,以强烈个人艺术语言表现出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及自己的山水情怀。此时的山、水、树、石已不是原始之中的,而是已经渗透着画家嬗变的生命产物。只有到达这样的地方,画家的全部灵感才会空前地活跃起来,创作的冲动才会不可抑制地爆发出来。梁庸挥毫泼墨,任形象思维在激动的撞击中飞翔、组合、剪辑、释放,直到画出形神兼备、格调清新、风骨俊朗而韵致悠然的山水画来。

梁庸信奉自然,当然这是“人化”或审美化了的自然。罗丹曾说:“但愿‘自然’成为你们的唯一女神。对于自然,你们要绝对信仰。”真正的艺术家总是以最纯真最虔敬的情感,去拥抱“自然女神”的恩赐。这种自然之美并非随处可得,而需要画家深入生活,坚持观察和不懈的追求。梁庸吸收和消化前辈们的技艺,并注入新的时代活力,抓住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底蕴,自觉坚守自身精神家园的审美理想。他的山水画往往由近及远,由浓而淡,由繁而简,由密而疏,运用苍朴而精妙的节奏感表达内心的精神诉求,他善于画出虚实相间的层次,既有空间感,又不失传统美学的骨力感。他每一张画都没有固定的思维模式,只是通过不断地烘染去追寻心灵中的神圣之美,追寻理想境界的画面效果。

梁庸通过对思想、生活反复的加工,长期锤炼揉合因而成为浑然一体,他的作品处处是生活的真实,处处又是他思想感情的化身。画家的表现手段到了这个境地,就能更充分地传达他的思想感情,就能更完美地反映生活,就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这样的艺术,使人一见动心,甚至刻骨铭心,终生难忘,具有一种不容置辩的潜移默化之功。

传统中国山水画重意境、讲神韵,强调心物统一,无法而法,虚实相生,这是民族特色。梁庸要强力表达的恰恰就是这样的文化自信。他认为这是衡量一个画家精神趣味的高低所在。梁庸说:“与其说这是一幅幅山水画,毋宁说这是一次精神空间的自我建构,一种执着的追求,一种冥冥之中的梦境和虚无缥缈的禅意之美,这种追寻也是对消费主义大潮下社会流行的精神颓败之自觉的抵制”。

上一篇:试论小型非标机电设备的设计 下一篇:独立学院法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