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时间:2022-05-18 09:37:33

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对于生态发展的积极成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把握其中关键:坚持以人为本,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性;推进社会和谐,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推进生态经济,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性;推进文化建设,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效性;坚持科学发展,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性。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关键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需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在当前,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把握关键环节,推进经济社会更加和谐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性

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与发展的产物。随着人类形成,也就形成了人和自然的分离甚至对立。“主客体关系”这一概念的出现,是人类征服与改造自然界,推进人类社会发展,促进自身进步的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本身是他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基础,也是他进行的其他各种生产的基础。因此,所有对人这个生产主体发生影响的情况,都会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改变人的各种职能和活动,从而也会改变人作为物质财富、商品的创造者所执行的各种职能和活动。”[1]

与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界而存在的方式不同,人类是通过对自然界的征服与改造而存在。从这个意义上看,人类社会的存在是创造性的存在。“动物的正常生存,是由它们当时所居住和所适应的环境造成的;人的生存条件,并不是他一从狭义的动物中分化出来就现成具有的;这些条件只是通过以后的历史的发展才能造成。人是唯一能够由于劳动而摆脱纯粹的动物状态的动物――他的正常状态是和他的意识相适应的而且是要由他自己创造出来的。”[2]创造性折射了人类的主体性,主体性也进一步彰显了人的创造性。自然作为人利用、征服、改造的对象,其自身的存在与发展是受到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影响的。就是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物质之间关系,而是建立在人类社会实践基础上的价值关系。“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3]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促进了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考。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理念逐步被人们所认识。从实质上看,生态文明所强调的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对于生态的促进,对于生态发展的积极意义。从根本上看,这不是对于人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中的主体性的忽视,而是坚持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实际出发,对于人与自然关系更加融洽的推进。为此,生态文明不是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忽视,而是对于人的主体性的弘扬,是实现人与自然新的关系的努力。正如同志所指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4]

二、推进社会和谐,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

人的存在与发展不是独立的,而是通过社会的中介来实现。人、社会、自然,三者相互作用,形成了相辅相成的有机系统。为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通过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促进人、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5]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历史,不仅是推进自身进步的历史,也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就是说,“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人类社会是人的集合体,不仅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传导者,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推动者。“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因此,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制约的。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实现“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6]社会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基本组织形式。所谓“人同自身的和解”就是通过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身和谐。“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7]

在阶级社会中,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决定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实现真正和谐。在推进社会制度条件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为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新型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所推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也是不断协调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层次之间关系,推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协调发展的社会,这也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三、推进生态经济,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性

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界所进行的物质、信息、能量交换基础上的。“一切的存在都首先是物质的存在,一切的发展都与物质有关,一切事物只有在与外在的环境进行物质的不断的交换中进行着发展和完善。”[8]劳动是人类社会大厦的基石。通过劳动,人与自然之间才能进行物质交换。“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9]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既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0]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为此,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只有加强经济建设,才能增强生态文明的基础,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性。

从人类社会发展与演进看,人类社会为了生存与发展所采用的“物质变换过程”是不同的。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看,人类社会生产包括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等不同形态。从根本上看,只有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起来,加强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才能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11]在建构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从改变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出发,积极利用生态环境,积极发展生态经济,是建构生态文明的根本。“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12]

四、推进文化建设,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效性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内心力量不断增强,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也在不断提升。“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13]透过“人的心理学”所揭示的,是人们对自我精神的关注,是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写照,是人们本质性力量的体现。从结构看,文化包括了物质层次、行为层次、精神层次三个方面。其中,精神层次是文化的核心。著名学者格尔茨指出,文化是“从历史上留传下来的存在于符号之中的意义模式,是以符号形式表达的前后相袭的概念系统,借此,人们交流、保存和发展对生活的知识和态度。”[14]文化不仅是人类创造的产物,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力量。“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15]一旦把社会发展建立在文化发展基础上,社会发展会出现加速的趋势。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积极推进生态文化建设,能够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效性。“文化创造比我们迄今所相信的有更加广阔的和深刻的内涵。人类生活的基础不是自然的安排,而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支配动物行为的本能,是动物物种的自然特性。人的行为则是靠人自己曾获得的文化来支配。”[16]

“不仅应当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加以考察。它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表现他们生活的一定形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17]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观背景下,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推进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五、坚持科学发展,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性

“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8]人是社会的主体,能够通过自身活动推进自然界变化。但是,人也是自然界的成员,受到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制约。在人与自然关系中,要考虑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性。从根本上看,为了保证人类社会发展,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不能以损害甚至是破坏自然为代价。事实证明,这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是不科学的发展。

在100多年前,恩格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对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警告:“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线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线和第三线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重新消除。”通过工业文明所带给人类的教训,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博弈”。但是,这种“博弈”不是一次性的简单的“零和游戏”,而是一种长期的“双向互动”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在每一步都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决不同于站在自然界以外的某一个人,――相反,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19]

1987年,联合国环发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就是说,发展不仅是量的增长,而且包括了质的提高。在借鉴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训,尤其是总结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同志进一步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总体来看,“我们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1]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不仅是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历史,也是不断提高人自身,推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发展的历史。在新的形势下,努力探索自然界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人本身的发展规律,才能不断推进人、自然、社会之间和谐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30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35-53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93.

[4].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4-0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1-12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20,35,603.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86.

[8]李钢.论发展的内在本质[J].学习与探索,1999,(6).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01-202.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8.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26-927.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7.

[14][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109.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4.

[16]米希尔•兰德曼著.彭富春译.哲学人类学[M].工人出版社,1988,277.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8-39.

[19]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04-305.

[20].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6-03.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8-119.

上一篇:浅析声乐教学的实际功效 下一篇:两型社会建设与新型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