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实践

时间:2022-05-18 09:28:57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实践

摘 要 情感教育对情感特征比较突出的小学生而言十分重要。小学语文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特点挖掘情感因素,采用适当方法拨动、震撼学生的情感之弦,学生就会情动辞发,捕捉到作者熔铸在作品中的情和意,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

关键词 小学 语文 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1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在传统的小学教学中,往往受教条思想理论的影响,使课堂教学呆板、枯燥,导致学生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小学语文教学迫切需要情感教育作为支撑,为学生提供情感体验,呼唤语文教学的情感回归。小学语文教学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凭借着自身的审美和情感素养,在深入挖掘、传输、创造语文教学中“美”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验审美情绪,唤醒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语文课堂上,人文精神的传递是教学目标之一,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激发学生的审美感,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巧妙运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更要在教学过程中贯穿艺术化情景创设和教学设计,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使课堂充满艺术情趣。例如,在《春雨》的教学中,通过播放多媒体教学课件来导入课堂,使学生在充满春天气息的课堂氛围中开展想象的翅膀,引导学生进入童年情境,调动起学生内在的主体积极因素,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教育观和价值观。正如培根所说:“读书在于造成良好的人格”。这使得小学语文教学承担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应当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2 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课程目标应当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并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小学语文课文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当重视语文教学的熏陶感染作用,明确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语文是人的主观感受表达,也是内心的情感流露,更是个人思想情感和智慧的展现。而语文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获取这种感受,并将这种情感体验转化为文化积淀,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语言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精神世界形成的过程,也是健全人格的培养过程。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优势,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构建师生平等、教学民主、轻松愉快的教学课堂环境,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情感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是人性的集中体现,所以语文教学必须紧扣情感的纽带,充分发挥情感感染力,通过启迪熏陶、激感、以理育情等方法,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3 开展自主探究,在教学活动中引起师生情感共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在自觉积极的状态中动手、动脑、动口,使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激活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要充当课堂教学引导者、组织者的身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挖掘学生的个体潜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例如,《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首想象新奇的儿童抒情诗,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明确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的目标。在教学时,让学生从自读课文入手,初步感知课文内涵,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的主旨开展一系列活动,如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画、模仿荷叶的形态、仿写小诗等,给予学生描述自己美好愿望的平台。

4 重视阅读教学,让学生自主获取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是作者与读者最直接的交流工具,而且也是人类文化重要的传承载体。在小学语文课本里,涉及大量包涵着情感色彩的阅读文章,所以教师应当善于利用这些文章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通过挖掘阅读文章中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逐步掌握其中的情感脉络,开启学生情感之门,激发学生去主动思考和体验作者的情感变化。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为学生开展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要仅仅局限于教材,还应当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增加课外阅读量,引导学生冲破课文的局限,增强学生阅读感知力和自主获取情感体验的技能,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5 拓展课余训练,丰富学生的情感积淀

众所周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可以看出,实践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更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业余训练,使学生享有一个有效的情感培养、内化过程。所以,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时间带领学生参加夏令营、冬令营、春游等课余拓展活动,使学生更加了解家乡的秀美风光和风土人情,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举办演讲比赛、作文比赛、诗歌创作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这些活动成为学生情感培养和内化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任丽艳.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功能探究分析[J].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2011(12).

上一篇:浅谈电大计算机教学中分组式教学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怎样做高中英语完形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