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资料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与技术拓展

时间:2022-05-18 08:34:20

视听资料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与技术拓展

[关键词]视听资料;刑事诉讼;运用

视听资料是指以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以及其他高科技侦察设备储存的用来证明案件情况的信息资料。视听资料作为一种重要的证据类型,在我国的民事、刑事、行政三大诉讼法中,都得到了确认。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视听资料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将日益广泛。

一、视听资料作为刑事证据的特征

视听资料作为独立的一种刑事证据,除了具有刑事证据所共有的客观性、与案件事实的关联性、合法性以外,还有以下四个特征:

1.客观、准确、信息量大。视听资料能将案件事实的原始概貌客观、真实地记录下来,其内容既丰富又全面,使人一目了然。

2.直观、生动、形象。视听资料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可以将与案件有关的形象和音响、甚至案件发生的具体过程直观再现在人们面前。

3.具有动态连续性。视听资料能动态、连续反映案件的全部情况,给人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办案人员迅速感知现场的空间情况,对其他证据作出准确的判断。

4.依赖于现代科技,易于保存。视听资料必须借助于特定仪器、设备及其特殊功能才能形成,它体积小,重量轻,易于长期保存。同时,视听资料也有其弱点,一是易被伪造、变造。二是视听资料被篡改、伪造后不易被发现,一旦采纳,能导致案件事实性质认定上的错误。

二、视听资料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的运用

在刑事诉讼活动中,视听资料相对于其他鉴定资料如司法会计鉴定、法医鉴定等更客观,更具有说服力。比如,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为防止嫌疑人在法庭上翻供现象的大量发生,在对询问过程进行全程录音、录像,办案人员在讯问室讯问犯罪嫌疑人时,除制作常规的笔录外,还对整个讯问过程不间断地录音、录像,以视听资料的形式真实记录讯问全过程。讯问结束后,这些资料将由技术人员同步制成视听资料证据交由专门部门保管。任何人未经批准不得查阅、调取、复制或剪辑这些资料,以保证此类视听证据的真实性。一旦犯罪嫌疑人当庭翻供,与之相关的视听资料将被作为证据提交法庭。

在刑事诉讼活动中通过对视听资料的运用充分起到宣传教育作用。庭审方式的变化对公诉人来讲,要求也更加严格了,公诉人必须用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并且非常重要的是,要将指控犯罪的证据组成一个体系,达到定罪的证明标准,让法庭采信,使旁听群众信服。在这个过程中,公诉人就举证、质证内容的说理、讲法至关重要,客观上,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法律宣传过程。长期以来,公诉人在庭审调查中更重视罗列证据,对讲法、说理重视不够,庭审效果难尽如人意。改变这一状况,多媒体示证系统大有作为。例如,在庭审中,对于被告人所犯罪行触犯了哪部法律第几条,公诉人对有关法律法规一读而过,这对法官、律师来说自然心知肚明,而参与旁听的人们如何能过耳不忘。把相关法律法规条文、证人证言以及犯罪构成要件等文字内容定格在投影屏幕上,公诉人适时引用视听资料,这样指控犯罪,层次清楚,直观形象,容易理解,应当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视听资料证据的技术拓展方向

视听资料虽然具有很多传统证据所不具备的优点,但其在刑事司法活动中的应用时间却相对来说较短,受设备装备水平和专业知识等方面的限制,一些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近一两年,视听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特别是随着计算机应用和网络技术在视听技术中的大量应用,有些矛盾更加突出。表现在采集、固定、制作、鉴定、归档等各个方面,没有更好的统一标准。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技术部门应在以下方面加大力度,寻求发展:

1.视听资料的采集与制作。传统手段主要是利用磁带录音机、照相机、摄像机等设备进行采集、制作,这些视听资料精度低,质量差,易产生失真。并且以磁带、录像带、底片等介质进行储存时,成本高且不宜保存时间过长。而利用数码设备如数码摄像机采集、制作出的视听资料精度高,失真小,并能以数字信号存储在价格便宜、体积小、信息量大的数字存储介质上,如一块三英寸的硬盘,体积只有普通120分钟模拟录像带的1/3,可以记录的影像资料却是它的70倍。一张薄薄的DVD光盘也可以记录3倍于录像带的信息。并且以这种方式记录的信息,从理论上讲是可以永久保存的。因此,要求司法部门一方面应积极争取多配备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如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视频采集设备、扫描仪等,使手中的工具“顺手”。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专门人才,以便能掌握先进的视听资料采集、制作、储存技术,充分发挥手中先进设备的效能,使视听资料在办案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视听资料数据库的建立与完善。随着视听资料在刑事司法活动中的应用日渐广泛,各种形式的视听资料越来越多,使视听资料的归档、检索工作越来越繁重,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建立起完备的视听资料数据库,并且要以规范的格式整理所有的视听资料的保存形式。这样在数据库中,才能迅速地查询到你所需要的那一份。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要建立起这样一个内容完整、功能完善的数据库,要求司法人员要掌握丰富的计算机知识。首先,要能解决视听资料在数据库中的存储方式,即以什么格式存储,采用哪种编码等问题。其次,还需要有一定的计算机编程能力,即通过编写一套完整的程序软件,来实现各种功能。因此,司法人员特别是从事视听资料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要大力加强对计算机能力的学习,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不但能采集制作出好的视听资料,而且能够管理使用好。

3.视听资料的鉴定与选用。由于我国法律已明确将视听资料作为一类证据使用,因此,在办案中,除了由检察技术部门制作的视听资料外,还会有大量的通过各种途径提供的视听资料,对于这些视听资料的真伪、能否作为证据使用,有时就需要作出鉴定。由于视听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大量应用于视听资料的采集、制作过程,使一些伪造的视听资料非常逼真,鉴定工作相当困难且成本很高。例如对声音资料的鉴定被称为声纹鉴定,是利用声学语音学的原理,借助声谱仪(语图仪),通过对磁介质所记载的有声言语的频谱分析,对嫌疑人是否为被录音的言语人进行鉴别和判断的一项专门技术。仪器价格非常昂贵。而对视频资料的鉴定则更为困难,经过非线性编辑机剪辑过的数字视频几乎找不到编辑点,如果要鉴定真伪就必须有相应的检测设备和更专业的知识。

由于以上原因,目前司法部门在材料的真伪鉴定上还处于一个盲区,甚至在视频证据的鉴定工作还是空白,所以更需要我们在这项工作上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尽管存在这些困难,但笔者认为,这并不表明在这个方面就不能有所发展。比如说现在就有人在开发一些软件,配合音频采集设备来对音频进行鉴定,这样就不必购买昂贵的声谱仪,从而使一些基层检察院对音频资料做出一般性的鉴定成为可能。有这样的软件进行辅助鉴定也给广大检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思路。只要我们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勇于探索,勤于研究,上述困难一定会迎刃而解。

综上所述,视听资料的广泛使用,为办案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一些新的问题还会不断的出现,比如说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电子合同的出现带来了电子物证的检验鉴定问题。作为司法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视听资料的重要性,通过改善装备提高业务技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认真负责地做好与视听资料相关的各项工作,使视听资料在刑事司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收稿日期:2010-09-25

上一篇:浅析如何加强物业档案管理 下一篇:谈新闻网站在发展SNS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