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抢下防守篮板球到发动快攻的战术运用

时间:2022-05-18 07:55:00

摘 要 随着现代篮球技术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抢下防守篮板球之后,快速发起进攻是比赛中经常出现的快攻形式和方法,是最有效的得分手段之一,也是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身体对抗逐渐提高的规律产生的必然结果。文章探讨了从抢下防守篮板球到发动快攻的战术运用。

关键词 抢下 防守篮板球 发动 快攻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快攻就是由防守端转入进攻端时,趁对手立足未稳和没有及时形成防守阵型之前,用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时间,形成人数、时间和空间上的巨大优势,果断而合理的进行攻击的一种战术。快攻可以有效挫伤对手的士气,使对手在快速而强大的攻势面前丧失信心和勇气,并且也可以通过快攻的方式,提高和鼓舞本队的士气、增加全队获胜的信念和决心,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比赛的激烈程度和球迷的观赏性。

1 第一传与接应

抢下防守篮板球后的第一传和队友接应的好与坏,是快攻战术成败的先决条件和关键。长传球时球传的距离远,球便可越过大部分的防守队员,缩短进攻时推进的时间和距离,而球传的巧妙便可造成人数、时间以及空间上的绝对优势,这种优势给进攻的推进和投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要获得这种绝对的优势,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要求布置积极拼抢防守篮板球的战术,因为防守篮板球的获得是快攻发起的关键。所以一定要有严密的、正确的防守阵型、合理的身体对抗、对篮板球落点的准确预判以及积极拼抢篮板球决心和态度。

(2)巧妙的第一传的方式。球反弹后,在空中第一时间直接打给自己的队友,使球在瞬间摆脱对方的防守;另外在抢下篮板球后,积极观察自己的队友以及防守队员的站位和分布情况,用最快的速度、最简洁的方法摆脱对手将球传出。

(3)机动灵活的接应。接应分为移动接应和固定接应两种。移动接应是指距离球最近的、能够快速、及时准确、安全接球的队员成为本轮次进攻的接应者,而不是一定非要有固定的、指定的控球后卫来做专职的接应。而固定接应又分为固定人、固定区域接应和固定人、不固定区域接应两种方式,主要是根据抢下防守篮板球的球员,在球场上所处的位置以及防守队员的位置和分布的具体情况,需要有针对性地、果断及时地,决定采用哪种具体的接应方法。接应时要求接应队员跑位机动、灵活和善于观察场上对手的防守等具体情况,另外传球队员一传速度要迅速、果断和及时,同时要根据对手在场上的防守位置和人数等,做到机动灵活、调整及时,才能达到千变万化、出其不意的目的。接应时要求接应队员接应及时、灵活、准确和到位以及接应技术的全面,这样才能够有利于发动快攻的战术。

2 推进方法

2.1 边线推进

边线推进的优点是进攻速度比较快、距离短,而对方又很不容易抢断球,但传球的角度比较小而且传球的空间狭窄,并且只能够向一侧传球,因此一般情况下要灵活运用边线推进的技术。

2.2 中间推进

中间推进的优点是可以直传、斜传和横传,传球角度和空间比较大,队友的接应点多,前后、左右协同配合时的距离短,从而容易形成时间和空间上以及人数上的巨大优势,所以攻击面更广,威胁性更大,得分几率更高的中间推进技术在快攻中应用比较广。

2.3 实战中的推进

随着现代篮球技术的不断发展,篮球队员的身体素质以及防守水平的提高,同时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竞争激烈,因此,无论是采用哪种推进方法,都要根据篮球场上的队友以及对手的人数、位置、距离、时间和空间的具体情况,做到审时度势、果断合理、机动灵活地、运用边、中结合的推进方法,以期达到良好的进攻效果。

2.3.1 推进队形

(1)迅速分散并且要保持纵深队形。在抢下篮板球后,开始由防守端转入进攻端时,这时要求进攻队员要迅速分散开来,而且分散时,必须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防守队员的人数、位置、阵型等具体的情况,迅速做出准确、及时的判断,快速到达合理、有利的进攻位置,为下一步的进攻做好充分的准备。

(2)队员间要保持合理的距离。在进攻时,进攻队员间要保持一定的合理恰当的距离,各个队员之间的距离太短,很容易被防守者所兼顾、抢断甚至是破坏传球的路线,从而失去了时间、空间、人数和位置上的优势,而不能形成一次完整的快攻。但队员间的距离也不能太长,距离太长容易形成前后场接应时的脱节,容易造成传球失误,而白白浪费了一次快攻得分的机会。所以,进攻队员应该保持既有利于相互之间的联系,不造成前后场的脱节,又能撕开对手的防线,而又有利于实行快攻的合理距离。

2.3.2 推进的速度与节奏

(1)合理、果断的处理球。在球场上队员要善于观察场上的具体情况,合理果断的处理球,是发动快攻的关键。在防守队员没有及时回防到位,并且没有形成包夹时,要求进攻的拿球队员,果断的分配球,使球的运行轨迹和传球路线及时、准确合理,并且要求队员接应快速到位,从而减少了传球的次数,缩短了传球距离,做到了分配球和接应球准确、及时和合理,既减少了失误,也缩短了进攻时间,做到了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达到出其不意的快攻效果。

(2)合理的进攻节奏。快攻的战术目的,就是要求用最短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出其不意达到进攻得分的效果。但不是从发动进攻到进攻结束都是一味的追求速度,还是要注意进攻节奏的变化和控制。在队员进攻时,一定要根据场上的具体情况,做到有快有慢,快慢结合以及在节奏控制上的变化,这样才能形成时间、空间、人数和区域的巨大优势。而不注意控制以及节奏的变化,盲目的追求快和漫无目的的传球,不但达不到快攻的目的,反而会造成体力上巨大消耗以及传接球的失误过多,使本方队员丧失信心和意志,从而自乱阵脚,失了快攻的机会。所以要根据场上的具体情况,做到审时度势和轻重缓急以及节奏的变化。

3 进攻结束阶段

进攻结束阶段是指从抢下防守篮板球,球推进到前场以及完成接应配合之后,它是提高快攻成功率的关键。快攻结束阶段的具体情况有以下三种:

3.1 形成了以多打少的局面

在占据了人数、时间和空间的巨大优势,而已经形成了以多打少的局面时,一定要遵循保持和继续扩大进攻面、逼近近篮区的两个原则,因此合理、果断、冷静的处理和分配球,是摧垮对手心理,提高自信心,保持快攻成功率的关键。

3.2 形成攻防对等的局面

由于处理球的不合理以及防守的及时,而形成攻防对等时,处理这种情况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在行进中不失时机的利用各种掩护、挡拆等技术来进行配合协作;二是可以利用瞬间的人数和空间优势,以及充分发挥明星队员个人能力来发起持球的强攻。三是快攻推进到对手的心腹地段,此时防守的心态和动作是被动的,因此往往是收缩防守,此时可以果断进行中距离投篮并准备抢篮板球而发动二次进攻。

3.3 转入阵地进攻

在对手已经防守到位,形成完整防守的阵型时,往往防守队员是仓促的退回防区,而从心态到选择防守的位置时,大都处于一种忙乱、被动的情况,所以应减少落位时组织阵地进攻的次数,应该积极主动的利用对手的个别队员技术、位置、能力、空间上等等薄弱上的环节,从而各个击破,趁对手立足未稳,一鼓作气打他个出其不意。

所以,要保证快攻的成功,一定要在日常的训练、比赛时,加强队员快攻意识的培养,认识抢防守篮板球的重要性,以及合理分配球的时机把握和节奏的掌控,增强自信心,这样也就保障了快攻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翟奇.浅论篮球快攻战术[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

[2] 张鑫.浅析篮球快攻战术的要求及其配合[J].现代企业教育,2011(12).

上一篇:当代社会道德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关系研究 下一篇:对国际技术转让中限制性商业行为的调整与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