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一猜》教学设计及反思

时间:2022-05-18 01:31:43

《猜一猜》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二课时《猜一猜》。

【教材简析】

《猜一猜》是“简单的逻辑推理”,包括“含有两个条件的推理”和“含有三个条件的推理”。继排列、组合之后的又一节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新增课程,是学生接触逻辑推理的第一节课。逻辑推理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良好素材,为以后的演绎推理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在生活里潜移默化的感受到一些推理知识,但他们没有意识到是数学范畴之内的。通过教材有层次的设计与我精心的组织和编排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进而达到《课标》第一学段的要求: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在整个的学习活动中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来解决数学问题,感受推理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推理知识,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能进行含有两个条件和三个条件的简单推理;初步培养有顺序、全面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通过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体验逻辑推理的思想与方法,体会逻辑推理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以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让学生感受逻辑推理的趣味性、严谨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经历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中培养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及表达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数学书、语文书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动画片?(学生自由回答)你能猜一猜老师喜欢什么动画片吗?(学生瞎猜)老师各一个温馨提示:(播放《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歌曲,今天喜羊羊要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数学王国,去玩“猜一猜”的游戏。(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动画片导入新课抓住了儿童的天性,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这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情绪高涨,为接下去的学习打好了感情基础。

二、实践探究

智力大比拼一

(1)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学习例2)

小女孩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你能知道他们分别拿的什么书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猜一猜,并和同桌交流方法)

(2)猜一猜,她们俩谁是小芳和小玲。请新来的一对双胞胎与同学一起游戏。

(3)猜一猜,那个箱子里是美羊羊那个箱子是懒羊羊?

(4)游戏:同桌互猜喜欢的学习用品让后同学展示,评价。

说一说你是如何很快猜出答案的?(学生自由回答)

请两位小朋友与老师一起玩游戏(学习例3)

3个人分别拿着语文书、数学书和社会书,你能知道谭旭拿的是什么书吗?(给出一个条件,学生才)学生猜不出在给出一个条件,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猜一猜。(学生指名汇报,说明理由)

想一想,现在的这个游戏与前面的游戏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比较、汇报和归纳)

小结:做题时能够将猜三样转化为猜两样来猜:先根据一个肯定的提示排除一个正确的答案后,剩下的就可以运用猜2种物品的方法去推断了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活动,让学生根据已知的条件判断出结论,教学在游戏中展开,在游戏中巩固,学生体验到推理的策略,突显排除法的思路,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智力大比拼二:,

3个人每人手里拿着1张动物卡片,分别是小狗、小猫和小兔

龙龙说:“我拿的是兔。”,小刚书:我拿的不是猫.”,小红拿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进一步的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巩固延伸: (课件出示)

1.101页――4

2.智力闯关:喜洋洋和灰太狼智力大比拼

喜羊羊:我喜欢打乒乓球,我拿拍子的手不是左手,是( )手。

灰太狼:我走路时先迈的不是右脚,是( )脚。

喜羊羊:我们大肥羊学校的班长不是男生,是( )。

灰太狼:喜羊羊是翠云羊的儿子,翠羊羊不是喜羊羊的爸爸,翠云羊是喜羊羊的( )。

3.小红、小兰和小白进行口算比赛。小红说我做题最快,小白说我不是最慢的,小兰说我做题不是最快的。做题最快的是( ),做题最慢的是( )。

4.小明买了故事书、童话书、科技书,价钱分别是15元,24元,28元。其中童话书比科技书贵,故事书比科技书便宜。故事书( )元,童话书( )元,科技书( )元。

【动脑筋】甲、乙、丙、丁四个同学去果园摘苹果,每人都摘了一些,分别在四个圆圈中(如下图),知道甲摘的不是最多的,但比乙、丁多,而乙不比丁多。甲、乙、丙、丁各摘了多少

结果:甲62 乙26 丙98 丁54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重点放在了具体的生活环境中理解和应用数学上,通过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合作、独立思考、巩固和提高了学生对猜两种物品和猜三种物品的推理方法。恰到好处的变式练习给了学生更加广阔的独立思考空间,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一起在活动中探索新知。放手让学生随意玩,鼓励他们玩出新意,教师捕捉创新的火花,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数学广角――猜一猜(指课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小朋友们有什么收获?知道了些什么?(学生归纳、总结)

请同学认真听:老师是最后走出教室的,男同学比女同学后走出教室。

【设计意图】对全课教学总结。使学生学会了数学思考,还学到了根据提供的信息有理有据猜事物的方法。从中获得了愉悦的学习情感体验,知识得到了落实和延伸,同时让学生体验到集体力量大无比,体验到合作学习的魅力。

【教学反思】

第一,创境激趣,感知推理

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实际上是对师生问题意识的探讨,我在第一次试讲时,以孩子熟悉的喜羊羊请美羊羊和懒洋洋布置会场用什么颜色的鲜花的情景引入新课。但有网友提出:这样的导入有点让学生找不到回答问题的点,容易答错,提问题的要有指向性,为下一步教学铺垫。对于这一点,我在试课时深有同感,经过与网友和同伴的研讨后,我对这部分做了调整,我设计了以同学们喜欢的动画片入手,“猜老师喜欢看什么样的动画片?”从最先的不给出条件到给出一个条件来帮助孩子进行简单的推理导入,和同学们拉近距离,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这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接下去的学习打好了感情基础。

第二,自主探究,尝试推理

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试讲后,研讨的争议最多,我的收获也最大。最开始担心孩子推理出准确的结论有困难,我便设计了领着孩子一起猜,课堂教学很顺畅,试讲结果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我发现:“过顺的课堂不是一个启智的课堂”,在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我的包办剥夺了。经过跟同伴的研讨我重新设计了二稿,再次上课,我大胆放手把书中的例2变成学生自主、全员参加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猜测,在猜测中体会简单的推理。例3是例2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条件,难度稍有增加,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推理结论。通过自主尝试,学生明白例3可以转化成例2。同时让学生对例2和例3进行比较,归纳总结方法,渗透数学思想。在第二次试讲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进行简单、有条理的思考。还特别关注了潜能生的学习与交流情况,我也注重引导孩子语言叙述的完整性。让每个孩子都能用清晰的语言把自己推理的过程叙述出来,那他的逻辑思维能力相应的提高了。使他们在“玩”与“思”的过程中学习新知,锻炼思维。这是我第一次试讲所没有的效果。

第三,练习内化,应用推理

第一次讲课时我只注重学生推理的过程和结论,没有注意到习题的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也缺少引导。在试讲后,同事给我提出中肯的建议:

1.习题的调整:由于学生的年龄小,可以直接比较的简单,中间有媒介的获需要找标准量的较难。因此根据习题的难易程度进行调整为:

小红、小兰和小白进行口算比赛。小红说我做题最快,小白说我不是最慢的,小兰说我做题不是最快的。做题最快的是( ),做题最慢的是( )。

小明买了故事书、童话书、科技书,价钱分别是15元,24元,28元。其中童话书比科技书贵,故事书比科技书便宜。故事书( )元,童话书( )元,科技书( )元。

2.学习方法的指导

第一次试讲时,解决稍有难度的习题时,只靠学生的独立思考,推理时优生还好,其他学生推理有困难。课后通过研讨,得知:应把我们常用的简单记录、画一画、表格法等方法教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记录思考过程,降低思考的难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从中获得了愉悦的学习情感体验。同时让学生体验到集体力量大无比,体验到合作学习的快乐。

上一篇:楚睿理查尼斯王国冒险记 下一篇:星星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