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的现状评价与改进建议

时间:2022-05-17 09:06:54

海南省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的现状评价与改进建议

摘要: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不仅对海南辖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海南省农村地区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金融服务“三农”不够充分的问题,本文选取2001―2010年6月的数据,通过贷存比、贷存差、收入比等指标分析海南省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现状,剖析了海南省农村金融服务能力不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确保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稳健推进。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服务能力;评价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1)02-0070-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02.17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其服务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当前,海南省农村地区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金融服务“三农”不够充分的问题,应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确保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稳健推进。本文将农村界定为地域上的县及县以下,称之为县域①。农村金融即服务于县域经济和社会的金融。金融服务包括银行服务、证券服务、保险服务等,基于目前海南省农村最缺乏的金融服务是信贷服务,本文研究的金融服务主要以银行服务为主。

一、海南省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现状评价

(一)存贷差呈扩大化趋势,存贷比偏低,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相对滞后

存贷差是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的存款额与贷款额的差额,它反映了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使用外来银行贷款或向外输出银行贷款的绝对数额。海南省农村地区2001―2010年上半年都是存差,且呈扩大化趋势,农村资金净流出主要原因可能是农村地区经济日渐发展,资金的剩余比较多。但从另一个侧面来看,说明大量储蓄没有有效地转化成信贷投入县域经济,农村资金的配置与利用不充分,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存在空档。

存贷比是一定时期贷款额与存款额的比率,反映该区域信贷资金的自给程度。若比值小于1,说明信贷资金完全来自于内部的积累并且可能对外输出资金;反之则表示本地资金自给不足,需要来自外部的补给。近几年,海南省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存贷比呈下降趋势,由2001年的59.92%下降至2009年的16.39%,到2010年6月末有所反弹,达到存贷比20.07%,但仍低于同期本外币存贷比38.04个百分点(见图1)。县域存款资金大量外流,县域经济失血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②。

(二)收入比逐年增加,金融机构组织经济剩余能力增强

本文参考周立、胡鞍钢的方法,通过收入比指标来解释农村地区的相对储蓄能力。收入比是以该地区的存款占GDP的比重反映单位国民收入形成的存款额数量,来考察该区域的储蓄动员力以及经济剩余。2001年海南省农村的收入比为73.95%,到2009年收入比为99.60%,提高了25.65个百分点(见图2),2010年6月末收入比达到209.85%,说明金融机构在组织和动员经济剩余能力有所增强,资金的来源与利用空间更加宽阔,为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然而,与全省相比,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组织资金能力仍较低。截至2009年末,全省的收入比为192.87%,比农村高出93.27个百分点,2010年6月末全省收入比达到384.05%,比农村高出174.2个百分点,其中主要受益于全省人均收入高于农村人均收入水平[1]。

(三)农村金融产品短缺,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当前,海南省农村客户层次呈多样化特征:既有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也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既有种植业、养殖业,也有个体工商业、运输业;既有内销企业,也有外贸出口企业。不同的客户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不同,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不一,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日趋多样化。然而,目前海南省的农村金融仍主要提供基本的存、贷、汇等服务,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不足,业务品种缺乏,服务方式单一,结算手段落后,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保险、金融衍生工具等技术含量较高的金融创新产品的进展缓慢,难以满足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此外,由于受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农户经营能力和文化水平的影响和制约,特别是追求资金效益的企业化行为,使商业性保险、证券、担保、信托投资、租赁等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业务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二、海南省农村金融服务能力较低的原因分析

(一)金融机构商业化取向,涉农资金投入受限

一是农业为弱势产业,高投入、低产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风险大,导致农村资金先天性匮乏。二是金融机构商业化的取向,由于农村基层金融机构盈利能力低于城市,商业银行把市场研发的力量集中于城市,对农村基层客户需求关注不多,资金弃农化倾向较为明显。目前,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的主渠道是邮政储蓄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其在县域吸收了大量存款,但投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较少,大部分资金上存,转移到省级分行或非农部门。截至2010年6月末,全省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仅占全部行业贷款余额的2.64%,农村信贷投入少。

(二)农村金融机构整体实力薄弱

整体而言,海南省农村金融机构资金实力相对薄弱,经营管理水平、风险控制能力和内部控制机制离现代金融企业仍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农村信用社是农村信贷支农的主力军,以2010年6月末数据为例,其在县域吸收的存款仅占各金融机构县域存款的15.26%,而且这些资金也没有完全用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上。2010年上半年,海南省新增3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和2家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一步解决了农村融资难问题,但是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起步晚、存款总量小、软硬件落后,具有小型化、分散化的特点,无法满足当地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在适应分散的农户金融需求的同时也存在着风险防范能力较差的隐患。

(三)金融机构覆盖率低,农村金融服务质量难以提高

从海南省农村金融市场机构分布看,大中型商业银行在县城部分设有网点、部分无网点,而在县城以下基本无网点。农村保险市场、证券市场、租赁市场以及投资公司、担保公司等其他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较为匮乏,甚至有些处于空白阶段。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农村金融服务质量难以提高。以银行类金融机构为例,20世纪90年代末,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由于面向农村分散农户的小额贷款成本高、风险大、效率低,逐步退出农村信贷市场,导致目前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网点覆盖率低,不能满足服务农村的需求。据海南省银监会统计,尚有22个乡镇存贷服务完全空白。海南省委财经办反映,2009年海南省农业增加值460多亿元,按照经济规律,要支撑这样大的农业经济规模,至少需要400亿元的资金投入。而实际情况是,各级政府惠农资金和各类金融机构投入农村总量只有几十亿元,余下的300多亿元缺口,有的靠高息私人借贷,有的靠东挪西借,大部分是靠家庭原始积蓄,资金供给不足严重制约海南省热带农业发展。

(四)信贷配套体系建设滞后,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

从金融运作的角度看,金融机构主要担负着组织资金和提供资金的作用,而这一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还需要其它配套体系的支持。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有助于降低农业生产风险,进而提高农业生产对资金的吸引力。健全的担保体系有助于降低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进而有利于信贷供给和需求的顺利衔接与信贷资金的正常循环周转。财政支持体系有利于缓解或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改善农村生产经营环境,进而促进各类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的正常运作。虽然海南省农业保险等体系已取得一定的发展,但对信贷投入的支持力度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信贷的增长。2009年海南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7911.47万元,同比增长79.81%。但是,如果剔除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与海胶集团签署的橡胶树风灾大宗统括保单保费4800万元,其余大部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业务同比则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仅实现保费收入3111.47万元,同比下降29.28%。农业保险覆盖面不均匀,商业性农业保险基本未进入农村市场。究其原因,除了由于各从事农业保险的公司进入农村市场时间较短尚未驶入正轨外,还有农民仍习惯“靠天吃饭”、保险意识不强、保险公司宣传力度不够、保险分担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影响了农业保险与农村金融的良性互动。加上担保机构和担保机制缺位,农业贷款风险分散和转移难,增加放款机构风险的同时也削弱了银行的放款意愿。国家出台的《担保法》对质物、抵押物都有明确的规定和严格的要求。对于大多数农户来讲,主要财产为宅基地、房屋、耕地、林地等,但是,目前房屋、耕地等均不具备转让和抵押的法律条件。有效抵押担保物不多,使得“贷款难”和“难贷款”同时存在[2]。

三、政策建议

(一)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强化金融服务“三农”功能

一是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在加快推进体制改革的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网点布局,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品种,畅通资金结算渠道,充分发挥其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主力军作用。二是鼓励和引导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积极发展涉农信贷业务,拓展服务领域,创新金融产品。三是尽快出台金融机构支农服务评价考核及激励约束制度,明确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发放“三农”贷款的比例,提高县域信贷资金运用水平。四是加快培育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鼓励其通过商业银行资金批发、支农再贷款以及民营企业注资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壮大发展实力。五是大力支持政策性农业保险、担保机构发展壮大,鼓励商业性保险、担保机构拓展农村市场。

(二)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

金融支农工作涉及部门较多,应建立以财政、税收、货币和监管政策为主要内容的长期化、制度化的农村金融支农政策体系,使财政、税收、货币政策配套协调,并与监管政策有机结合,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落实和完善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等政策,调动金融机构开展涉农信贷业务的积极性。科学界定涉农贷款范围,防止与“三农”无关的贷款项目计入涉农贷款,逐步实现按涉农贷款业务量确定财政、税收等支持幅度。

(三)加大农村金融监管资源投放,规范农村金融机构发展

应加强基层监管部门的队伍建设,丰富监管设施和监管技术,依托现代电子技术建立对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监管系统;适当地将监管资源向监管薄弱地区倾斜,使区域间的金融监管状态维持在较为均衡的局面;对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要投入足够多的人力、物力对其专项监管。同时,促使监管机构之间形成合力,银监会的基层监管办与人民银行的基层分支行要形成有效、迅捷的协调机制和联动办法,做到信息的共享和业务的协作;促使保险、证券等业务逐渐向农村渗透,加强与证券、保险等其他金融监管部门的协调监管;增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监管。

参考文献:

[1]周立,胡鞍钢.中国金融发展的地区差距状况分析(1978-1999)[J].清华大学学报,2002(2).

[2]广西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广西支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的财政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9(71).

上一篇:电子货币环境下的反洗钱对策研究 下一篇: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