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了解企业经营状况

时间:2022-05-17 03:40:31

如何准确了解企业经营状况

了解企业经营状况,有的可以根据财务报表指标看出,而有的需要进一步分析、比较才能得出结论。财务报表中有大量的数据可以根据需要计算出很多有意义的财务比率指标,企业经营者通过观察这些指标,可以进一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笔者结合工作单位经营实际,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如何准确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具体方法,供参考。

一、比较经营现金流入、流出情况

若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大于现金流出,说明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自适应能力较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不仅能够满足经营本身的需要,而且剩余部分还可以用于投资或还债。

若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小于现金流出,说明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自适应能力较差,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不能满足经营本身的需要。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销货款的回笼不及时或者存货大量积压无法变现,为此必须查找原因及时解决。否则造成的经营资金缺口只能通过收回投资或者举借新债所得现金来弥补。

二、看企业偿还债务能力

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是债权人最关心的,鉴于对企业安全性考虑,也越来越受到股东和投资者的普遍关注。保持良好的偿债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通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负债总额”的比较,可以反映企业现金流量偿付负债的能力,说明企业每1元负债可由多少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来保障。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来进行比较,更能反映企业在不利用外部筹资情况下通过自有资金偿还债务的能力。

该比值若为负数,表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值,这时若有负债到期,只能变卖其他资产偿还债务。为此企业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控制负债规模,增加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提高偿债能力。

该比值若为正数,说明具有相应偿还负债能力,该比值越大,偿债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小。但该比值不能太大,太大说明资金未能有效利用,影响企业获得能力。因此,该比值应当控制在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足够偿还到期债务即可,超出部分需要积极寻找投资机会,以获取更大利润。

三、看企业供销状况

企业供销状况是判断企业生产经营是否合理、企业是否有生命力的重要标志。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的比较,从中掌握企业大体的代销状况。

如果该比值大于1 ,意味着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大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说明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充足。形成原因:企业可能在本会计期间内因产品提价而使收入增大,如果没有提价,那么企业可能在“吃”库存,这时就应结合资产负债表看存货的运用情况,如果存货变动不大,则需要看企业是否收回以前年度的应收账款或者预收账款。这样,通过层层推敲,问题的原因就能水落石出。

如果该比值小于1,意味着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小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说明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入不敷出”。形成原因:企业可能支付以前年度应付账款或预付账款,这时就应结合资产负债表看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的变化情况,如果变化不大,则需要看是否存在库存积压情况。

四、看企业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企业运用其所支配的经济资源,开展某种经营活动从中赚取利润的能力。企业只有不断地提高盈利水平,才能生存和发展。

通过“营业利润与成本费用(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比较,表明企业每1 元成本费用能够取得多少营业利润,该比值越高说明企业为取得收益而付出的代价越小,成本费用控制越好,盈利能力越强。耗费与利润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耗费多必然获利小。因此,需要量化成本费用管理目标,加强成本费用管理,合理控制、节约成本费用、提高成本费用利润率。

五、看企业资产质量

资产的质量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未来进一步利用或与其他资产组合利用的能力。资产质量的好坏可以通过资产的有效性和有效运行来考察。

观察企业资产的有效性,可以从剔除不良资产、充分考虑资产质量入手,控制和减少企业不良资产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目标。通过“不良资产与资产总额”的比较,可以判断企业的资产质量,提示企业资产管理和使用上存在的问题。该比值越低,表明企业资产利用效率越高,资产质量越好;反之,表明企业资产利用效率越低,资产质量越差。企业应及时查明不良资产形成原因,提出相应措施,盘活资产,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考察企业资产有效运行,可以通过资产周转速度来反映。通过“销售收入净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较,反映企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周转的次数。它是观察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重要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周而复始流转速度,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该比值越高,说明企业资产周转速度越快,资产经营效果越好,资产管理水平越高,获利能力越强,资产质量越好;反之,则表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越差,获得能力越弱,资产质量越差。为此企业必须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各项资产的利用效率,及时处理多余、闲置的资产,不断提高销售收入,加快资产周转速度。

六、看企业收益质量

收益质量是企业收益中的现金比重,即反映营业利润中以现金回收销货款的比重。现金比重越高,收益质量越好。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实际上就是企业实现的可变现的经营收入与实际支付现金的成本费用的差额,相当于采用收付实现制原则计算的净收益,而企业同口径营业利润(指在不包括投资收益的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加上筹资活动的财务费用、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减去所得税费用)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计算的,这样就会造成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营业利润的不一致,形成有的营业利润没有现金流入的局面。

通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营业利润“的比较,可以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收益质量,说明每实现1 元营业利润所获得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多少,以此衡量企业经营收益的风险程度。

特别强调只有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和营业利润均为正值时才可以进行比较。通过计算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营业利润的比值来判断经营活动获取现金的能力。该比值等于大于1,说明企业创造的营业利润全部可以现金形式实现,该比值越大,说明企业盈利质量越好,货款回笼工作做得越好;该比值小于1 ,说明企业创造的营业利润部分以债权形式实现,一旦债权难以收回,就会造成坏账损失,说明收益质量较差,可能发生现金短缺。为此企业应加大催收货款力度,增加现金收入。

七、看资本保值增值

资本保值增值是指企业当年资本在企业自身努力下的实际增减变动情况。通过“企业年末股东权益与年初股东权益“的比较,可以反映企业资本保全和增值状况,它充分体现了对股东权益的保护,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侵害股东权益的现象,反映股东投入企业资本的保全性和增长性。

该比值大于1 时,说明当期资本增值;该比值等于1 时,说明当期资本保值;该比值小于1 时,说明当期资本减值,该比值越高,说明企业的资本保全状况越好,股东权益增长越快,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该比值若为负数,则表明企业的资本受到侵蚀,没有实现资本保值,损害了股东权益,也妨碍了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应给予高度重视,提出措施及时解决。

上一篇:如何加强财务管理 提升企业价值 下一篇:公路基础设施资产管理的基本概念、总体架构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