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时间:2022-05-17 12:26:01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在数学课堂上,如何有效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呢?根据近几年的体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想合作

对于教学来讲,合作学习的假定是:“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只有满足学生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才会学得好。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安全的心理环境。

2.提供充裕的时空环境。

3.营造热情的帮助环境。

4.注重合作学习的评价。

二、加强指导――会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听、被动吸收向主动探索、合作互动方式转变。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情境创设,激励学生强烈的探索兴趣和欲望。精心设计习题,让学生乐于参与合作讨论。

为了保持小组活动的有效性,合作小组必须定期地评价小组成员共同活动的情况,这就是小组自评。小组自评的目的是帮助小组学会怎样更好地合作。

三、体验成功――乐合作

我们常常发现,在合作学习小组刚刚组建时,学生往往具有很强的合作愿望,而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则变得兴趣全无,应付了事。这时,教师就必须成为一个有心人,留意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一举一动,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肯定与鼓励,引导学生用心感悟、思索,在与同伴的倾诉交流中享受那份独特的愉悦。一旦学生亲眼目睹合作的优越性,亲身感受其中的乐趣,哪有不喜欢之理?这一过程中,要十分关注,不能让这一活动成为某些学生的“一言堂”。这样激发起每一位学生的思维,让每一位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互相帮助和启发,从而激起思维的碰撞,实现共同发展。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要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真抓实干的努力,才能逐步走向成功。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品质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需要教师不断指导、长期熏陶。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建立“如果没有其他人的协助和合作,任何人都无法取得持久性的成就”的坚定信念,从而养成自觉地运用合作来解决生活中问题的习惯,而这也是我们始终不渝的追求。

上一篇:浅谈幼儿园“大带小”活动的意义 下一篇:幼儿园教学方法创新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