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卫视新闻崛起的历程及其理念

时间:2022-05-17 05:27:28

东方卫视新闻崛起的历程及其理念

东方卫视自2003年10月成立以来,以“新闻立台、影视强台、娱乐兴台”为理念,产生了全国性的影响。东方卫视新闻节目一直采取直播的方式,节目播出形态与国际接轨。东方卫视新闻立台的理念是怎样践行的?在具体节目中又是怎样体现的?笔者专访了东方卫视新闻采编中心总监陶秋石。

问:东方卫视新闻直播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陶秋石:东方卫视从2003年10月成立,就一直用直播的模式报道新闻。从狭义上说,新闻直播是对突发、重大事件的直播。作为坚持新闻立台的媒体,这方面我们做了一些积极探索。像2003年,我们做了“神五”发射的直播,那时国内只有央视和东方卫视进行了直播,在报道中我们凸显了自身的特点,从发射到返回,都做了较充分的报道。

比较典型的是2006年带有新闻行动性质的《巅峰之旅――青藏铁路通车》大型直播。这次直播对于我们的意义在于团队整合。这次直播历时很长,此前上海的任何一个频道都无法独立完成,这是东方卫视大新闻中心成立之后最有代表性的一个直播报道。

另外,汶川地震后,我们也推出了将近半个月的包括全天打通版面的直播,在当时的全国电视媒体中,这样打通版面进行直播,我们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其间,很多卫视取消了自己的节目,直接转播央视的新闻频道,我们是播出自己制作的节目。

问:今天回看东方卫视新闻直播的最初阶段,您觉得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陶秋石:新闻立台。在电视竞争中,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直播的魅力。我们常说,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那么就电视直播来说,是正在发生的事件的报道。这也是新闻直播的魅力所在。

问:您觉得一档成功的新闻直播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陶秋石:我觉得有几方面,一个是价值观,这决定了自身的定位,决定了是否要去做这个直播,决定了做直播的格局、视角,这个可能是最基本的。不解决这个问题,后面的一切都无从谈起,这是战略方面的。

而在具体操作层面,最重要的是能力建设,即快速反应能力。

战术上,完全就是由整个采编队伍的能力决定的。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到达现场,进行现场报道,这反映的是记者日积月累的能力,并不是任何记者都具备这样的素质。

而后方以编辑为中心,运作、控制版面这样一个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从国内外一些优秀的直播案例不难看出,成熟的编辑队伍与非专业的队伍在资源调度、版面分配、稿件结合等方面呈现的能力是截然不同的。

问:新闻直播就像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工种之间的默契配合,而且在整档节目中,新闻主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陶秋石:我们直播团队当然也包括主持人。东方卫视从成立伊始就一直致力于培养一些能代表频道风格的主持人。在一档节目中,后期的团队准备得再好,但如果主持人欠缺灵机应变、快速反应的能力,也是不行的。主持人对直播起到的作用很关键,整个直播最后在屏幕上的呈现,是由主持人来调度、完成的。

问:东方卫视现有的新闻主持人是否都已经具备直播的能力?

陶秋石:基本上,我们现在60%以上的新闻主持人都具备做新闻直播的能力。

问:从目前来看,东方卫视新闻中心可以在确定新闻信息多长时间后启动直播?

陶秋石:每次直播都不一样。但以日本地震为例,我们是在半小时内启动直播。那次,从我们确认有海啸发生,到决定做直播不到半小时时间,而到最后开棚真正进行直播大概半小时多一点。但这么快的反应速度也有偶然性,因为当时我们正好有合适的主持人在场。毕竟我们不是一个24小时的新闻频道,合适的主持人未必随时都在。一般而言,从决定到播出,我们可以在半小时内做到。

新闻直播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的时效性,如果你错过了这个点之后,就没有意义了。

问:在直播时,一般会使用哪些技术来保证安全播出?

陶秋石:我们会让节目延时30秒,因为只有延时30秒,才会有一个判断,否则的话,那就不是电视节目,安全性也无从谈起。

问:有没有想过做民生新闻的直播?

陶秋石:这里涉及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两个概念,如果是社会新闻,我们做过很多,像上海11・15大火、地铁追尾事故。但如果说所谓的民生新闻,就是指开个卫星车到街上,直播别人吵架这类的家长里短,我们是不会做的。因为,做新闻必须与立台宗旨和追求保持一致,所以,我们基本不会做这样的“民生新闻”。这不是我们想要的东西。

问:去年6月你们启用了新的演播室,能否介绍一下筹建这个演播室的相关背景?

陶秋石:这个新演播室是2011年6月20日正式启用。它是360°完全开放的一个演播空间,分为播报区、解读区等不同部分。为此,我们把新闻中心所在的3楼办公区进行了重新规划,从硬件到软件都进行了较大投入,而且特邀了外方来进行设计、施工。其实,初衷很简单,主要是从功能性出发。

现在,观众从电视屏幕上看,可能觉得这个演播室很漂亮、很炫,但我们当时考虑的并不是漂亮问题,而是功能上的需要。在过去的新闻操作中,我们有时觉得力有未逮,一些技术已经不能为内容制作提供很好的支撑,所以我们决定从技术上做一些革新与改变。

问:电视新闻是视听语言的呈现,您怎样理解这样的理念?

陶秋石:其实国际上一些主流的大台,像CNN、BBC、半岛电视台,他们一直都很重视这方面的投入。从传统意义上说,一条好的电视新闻,必须有记者在现场,它才能称为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新闻。从国际主流电视媒体的发展趋势来看,他们演播室的使用,与前方记者连线的比重相当大,包括利用电视墙等手段进行一些背景的梳理和解读。因此,我们发现过去单条新闻的拍摄已经很难满足这样的需要,正是有了这个考虑之后,我们觉得有必要对硬件、软件做一些升级、更新。

问:伴随着演播室硬件的更新升级,节目的语态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主持人开始采用站立式播报的方式,为什么要选择站立式的播报方式?

陶秋石:也是出于内容生产的需要,我们要求主持人尝试站立式播报。但并不是所有的新闻都站立式播报,不是为了立而立。只有在新闻需要借助电视墙的图片、数据来展示、解读的时候,主持人才会站立播报,来引导观众的视线。主持人有时也会在走动过程中播报新闻,这样,主持人与主持人之间的交流会大大增加,也可以充分利用演播室各个区域。从形式上说,播报样式的改进会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问:除了站立式播报外,从新演播室启用当天起,节目的编排组合方式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业界用“杂志化编排方式”来定义,不知您是否同意?

陶秋石:其实《东方夜新闻》的改版和演播室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不是因为有了演播室,我们才对新闻内容进行改版。而是觉得,23点的《东方夜新闻》的定位和18点的《东方新闻》不一样。《东方新闻》作为东方卫视的主打新闻,定位是全天新闻的集纳,告诉观众一天里都发生了哪些重要的事情。而到了晚上十一二点的时候,新的新闻已经很少,有的可能也只是一些国际新闻。所以,我们考虑《东方夜新闻》的定位应该是对全天新闻的梳理、解读。它不能仅仅像《东方新闻》一样,把资讯告诉观众,而应该更多地提供新闻的背景、各方的观点,使新闻的内涵得以延伸。

你可以说它是杂志化的编排,怎么定义并不重要,但如果说《东方新闻》更多是以条为单位计算,那么《东方夜新闻》更多是突出组的概念,它可能只播报三四条新闻。但每条新闻我们都会把它说透,而每条新闻会由若干条新闻组成。

刚改版的时候,我们分为“大事件”、“全球眼”、“锐观察”这三个板块。“大事件”锁定国内或与中国密切相关的重大新闻事件。“全球眼”是利用深夜的时间差,报道国际重大风云变幻,并以全球化视角进行权威分析与深度解读。而“锐观察”主要是选取当下的社会热点议题,提供观点和立场。

但从去年6月到现在,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改变,新加了一个调查板块,名叫“第一线”。“锐观察”还留着,“全球眼”和“大事件”都打破了,我们不再像过去一样,把它们作为常设板块,而是根据当天新闻内容进行调整,对新闻内容进行重点编排。与此同时,我们将节目的时长从原先的30分钟延长到50分钟。

问:东方卫视始终保持锐意革新的态度,是否有一家媒体是东方卫视学习的方向和追赶的目标?

陶秋石:我们借鉴很多媒体,像CNN、BBC,包括凤凰卫视,他们好的方面我们都会学习。但如果具体要说,我们以后想成为怎样的媒体,这很难讲。东方卫视目前的定位还是一个上星的综合频道,不是一个新闻频道,所以从目前来说,它的新闻版面不可能像新闻频道一样进行全天候的覆盖。

问:如果让您为东方卫视的新闻节目打分,分别是在中国电视界和世界电视界打个分,您会怎么打?

陶秋石:在中国,能打个7分吧,全世界,6分吧。这个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个是能力建设上,我觉得,采编能力的提高、快速反应和内部操作机制的完善,是没有止境的,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另外一方面,可能与政策的限制有关,使我们能做的相对有限,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开了我们与强势媒体的差距。任何事物,包括新闻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我觉得六七分也不算太低的分数。

(赵淑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忻勤: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生)

上一篇:小学数学两级分化的成因和对策 下一篇:他是最赚钱的K歌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