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时间:2022-05-16 08:37:32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内容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目标”中对一二年级学生 明确提出了如下两条要求: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同时,还建议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并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以认读为主线,同时结合各项训练活动和各种渠道来阐述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识字能力 动口 动脑 动手

【分类号】G623.22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然而识字过程却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多读,让学生动口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会意,欣欣然。”读书贵在自悟自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作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是离不开朗读的,只有通过朗读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教师在早读课和课前2分钟时,适当安排学生把自己读过的诗或美妙句段读给大家听,并在读后让学生互相评评比比,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还提高了他们的朗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我们必须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如“开火车”读、个人领读、找字卡做游戏读、找朋友读等等,就拿“个人领读”来说吧:采用竞赛的形式,先在学习小组里互相朗读生字,推选出读得最好的一名代表,然后当“小老师”带领全班一起读,只要领读的同学把生字读得又快又准就奖励一朵小红花,合作学习小组中的成员每人也分别在“红太阳之星”里加1分,通过这样的竞争枯燥的识字教学也变得活跃起来了。

在课堂识字教学中我还采用儿歌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朗读方式让学生去读,读起来琅琅上口、易念易记。如挺(手插腰,挺直腰)优(这个人很优秀),忧(心中忧伤);跟(脚后跟,足后跟),“坐”两个小人土上坐,“闪”门里有个人,“休”人在树下面休息……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自己创造,这样一来学生对所学的枯燥乏味单体的“字”印象就深刻了。学生很可能没有完全读懂,但学生在字与字的千变万化的组合中,在字的不断组合以至发生质变的过程中朦胧地感受到“字” 的丰富内涵,这就足够了,这种朦胧的感受我们千万不能用孤立的组词、扩词、写句以及解释词条这样的方式去检验。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还要注重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当学生学会了拼音后,为了巩固拼音教师就应该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带拼音的课外书籍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可介绍学生读一

些有趣的课外读物,如《木偶奇遇记》、《青蛙王子》、《白雪公主》、《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唐诗三百首》、《西游记》、《民间故事》《寓言故事》等,通过这样的阅读,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有效的巩固了汉语拼音还培养了语感。

二、多思,让学生动脑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乐。“多读”只是进行识字教学的入门,而“多思”才是掌握识字的技巧。

汉字是形、音、义三者的统一体,汉字又分独体字和合体字,在识字教学中我运用汉字的构字规律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指导识字教学让学生在思考、理解中识字效果更佳。如“飞”字的教学,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思考,学生不难想到“飞”字就像小鸟在张开翅膀在飞翔;“伞”字,就像一把撑开的雨伞;“爬”字就是一个人手脚并用趴着地走;“妈”字让学生观察,很快发现了“妈”字左边代表性别右边代表读音。

在教学中我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对形近字进行比较观察,让他们说出形近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问”和“间”字,交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形同点就是两个字都有个“门”,不同点是“间”字中的“口”字多了一横。学生掌握了识字的基本要领后,纷纷举手发言,不断复习巩固。根据学生的表现,我相机出示了“跳、跑、踢”与“清、请、睛、蜻”让学生学习。一时间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发言。本是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变得兴趣盎然了,检查效果时也比一味的说教强上了百倍,不仅学的欢而且记得牢。

三、多写,让学生动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出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字犹如人的一张脸,我们要做到字如其人,这就因为写字的好坏常常反映一个人的素质,影响人的形象。所以,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也注意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汉字笔顺的基本规则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以上到下,从左到右……在学生严格掌握了写字的笔画顺序之后,引导学生按字体结构与笔顺把字写得端端正正。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写字能力,又陶冶了情操和培养了审美能力。从这里不难看出,要想真正完成识字教学的任务“多写”才是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即使传授给了学生写字的方法和技巧,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我国汉字的结构特点以及受我们周围环境影响的原因,要想真正提高学生写字能力不是那么容易。为了提高学生写字的质量,每一学年我都会讲这样的故事:“从前有个人学生认真写字。有一次写信回家要钱买伞,把‘伞’字错写成‘命’字,家里人看了信后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急冲冲地赶到学校去看儿子。”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了不认真写字不仅会闹出笑话而且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为了提高学生写字的质量,严把作业关。在批改学生生字、写话、试卷时发现错别字,我都会用红笔圈起来,要求学生不仅要重新抄写端正还要注意书写的笔画顺序,如“信”字的最后两笔不要一笔完成应是“横折+横”,而不是“横折弯”,“甲”、“由”和“申”要区分开……为了提高学生写字的质量,教师的书写也要注意,我认为大部分学生写不好字与教师的书写也有很大的关系,应该一笔一划把字写工整并且生字还要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勾勒出它的偏旁结构来,这样就一目了然了,学生掌握起来也就容易得多了。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只要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采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并千方百计地多接触生字,识字的目的就不难达到,教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上一篇:浅析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及提高途径 下一篇:浅谈新课改下幼儿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