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广东卷作文解析

时间:2022-05-16 08:21:54

高考广东卷作文解析

文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2009年广东卷作文题是一道缺省话题的话题作文。也就是说,命题者只提供了一个话题范围――“常识”,学生只要在话题范围内作文便符合题意。与去年的命题作文“不要轻易说‘不’”相比,审题难度显然有降低。从命题着眼点看,本题视野开阔,针对性强:“常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当今社会许多人或常常忽视甚至无视常识对生活、人生的作用;或囿于生活常识,不敢创新创造。试题直击时代及社会误区,内涵丰富,外延宽广,写作空间较大,有利于考查考生平常的生活积累和体验,以及对社会、人生的观察与思考。考生可以从不同角度选材立意,可以用记叙、议论或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写作。

一、关于审题。“常识”指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和掌握的知识,即“普通知识”。其范围是很广的,作文审题抓住“常识”普通性的一面,写出对“普通知识”的看法或展示自己的相关经历即可。

二、关于立意。立意的思辨色彩是广东近年设题的关注点,本题也承袭这一特色。辩证地联系地发展地认知“常识”,是取得“立意”项高分的不二法门。具体应注意:一是要把“常识”具体化。二是要细读提示语。提示语第一句话说的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常识”,其中含有一个意思――不要不注意常识地生活。第二句提供了两个可写角度――“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据此可获取两个基本信息:(1)常识虽然平常,人所尽知,但有时知道了不一定能做到;(2)某些常识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而显出其不合理性,我们就要打破常识,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句末尾还有省略号,意味着还有其他可能。考生选择其中一个角度来写就行,也可另选新的角度行文,甚至反向立意。像2009年广州一模作文“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就是指引考生对常识作反向思考。

三、关于选材与文体。考生要从自己积累的种种生活素材和阅读所得中,精心选取典型性强、有动情点的材料,采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文字,来诠释文章主题。再从体裁上看,不管是写知晓常识而不落实于行动中,还是写固守常识不知变通,把它写成小小说是不错的选择。

满分作文

别把常识不当干粮

广东考生

如果你随便找一个中学生,问他什么是对数,什么是洛仑兹定理,什么是原子核式结构,他一定可以把这些东西讲得头头是道,让你惊叹当今青少年个个都是科学家的样。

但是,你找个尖子生,问他在野外被蛇咬了怎么办,他也许会挠挠脑袋瓜,然后迷茫地对你说声“不知道”。那么,“青菜多少钱一斤?”“不知道!”“被子怎么叠?”“不知道!”“为什么啥都不知道?”“也不知道!”

这就是中国教育的一个现状:对科学知识抓得狠,也把各类奥赛搞得红红火火,抓常识教育的力度却很不够。学校的课程包罗万象,可是独缺“常识”,学生们因此被搁在高高在上的“象牙之塔”,只搞着高端学问。是呀,当今中国要强国,靠的是飞机、大炮、火箭这些高科技,似乎就应该给学生“喂饱”科技知识。“常识那些小事儿,何足挂齿,成大事不拘小节嘛。”每当看到这些言论,我真想拍案而起,高呼一句:“此言谬矣,别拿常识不当干粮!”

常识是一门指导我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衣、食、住、行等日常行为,无一不需要常识的引导。我们现在洗衣、煮饭等家务可以由父母包办,各种事宜可以由父母操劳,俨然一个个不问政事的小皇帝。但父母不可能照料我们一辈子,长大后还是要靠自理。倘若不懂常识,将来岂不是要处处碰壁?难道还事事都打个电话问父母?而连自己都照料不好,生活一塌糊涂,又怎有心思搞学问?

常识也是科技发展的基础。科学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产生于人们对身边事物的实践与探索。牛顿从苹果落地的常识中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鲁班从叶子割伤手的常识中发明了锯子……离开常识而空谈高科技,就像盖楼房不起地基,是靠不住的。

由此观之,在素质教育中增加常识的普及,是很有意义的。应做到常识与科技知识两手抓,但同时,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能在平凡的常识中总结出科学规律;或者让他们大胆质疑常识,不要囿于常识。当年,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正是在对常识的质疑中提出了新的思想。历史也证明了他这一大胆质疑是正确的。

常识是人们生存的基础,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其对于人的意义堪比干粮。别拿常识不当干粮,用它来“填饱”学生的脑袋,用它来支起科学大厦的腰腹吧。

评点

亮点:立意深刻,行文简洁

此文有两大优点:一是从思想内容看,切合题意,见解深刻,认识上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文章紧扣“常识”立意,作者关注现实生活,能睿智地针对目前学校教育中“抓常识教育的力度却很不够”提出看法,态度鲜明地指出此举“谬矣”,接下来分层论述,入情入理。二是从语言表达看,拟题就形象生动――借用电视剧《别把豆包不当干粮》的剧名,突出了“常识”对人的意义;通篇行文简明流畅,很有个性特征;结尾段巧用比喻(“支起科学大厦的腰腹”),也有特色。

评分:内容25分,表达25分,发展等级10分,总分60分。

失误作文

常识

广东考生

百花都在春暖大地之时竞相开放,而野菊却选择了萧瑟破败的秋天;万紫千红都铺满在绵绵油绿的青草地上,而清莲却执意挺立在污泥之间;四时花草总有凋谢的时候,但惟有竹子的苍劲松翠不会变节。

你,是一株摇曳在萧瑟中的野菊。你在官府的门口被小吏挡住了。拜见上司要带上礼物,这是常识!然而你却愤然将官袍脱下,扬长而去。世俗的常识,如何可以羁绊你的步伐?五斗米又怎能让你折腰?你抛下世俗之见,回到了你自由的园地。种豆南山下,采菊东篱旁,高唱着“田园将芜胡不归”,打破那物欲横流中为加官进爵而阿谀奉承的常识,还原那个清静脱俗的自我,开垦那荒芜多时的自由家园。陶潜,是你勇于打破常识,坚守自我,在秋风中暗吐芬芳。

你,是一株在污泥之上的清莲。你狂傲,“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你深得玄宗青睐,原本可以一展拳脚,报效国家。但你偏偏执意高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你明知杨贵妃、高力士权倾朝野,不可触犯,但你却决心打破这个常识,打破这个禁忌,让贵妃磨墨、力士脱靴。当长安城的灯红酒绿只能做你被赐金放还的背影,你仍旧是大笑着。在这个人人都把侍奉权贵当作常识的时代,是你用行动把一切世俗的常识抛诸脑后。“青崖放白鹿,散发弄扁舟”,李白,是你勇于打破常识,在污泥中保持灵魂的洁白。

而你,是一株傲然挺立的翠竹。亡国的臣子早都在敌军利诱、威胁下投降了,你却对敌方的各种手段都报以轻蔑的微笑。大宋国运已去,良禽择木而栖,这是常识,你都知道,奈何那一腔忠义的热血却让你沸腾不已。“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你高唱着正气之歌,决定以身殉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是你勇于打破常识,坚守着忠义,历尽四时,绝不变节。

选择了坚持,选择了自我,抛弃一切常识的束缚,做真正的自己!

评点

面对此卷,不少中学老师判它为一类卷,觉得很有文采。然而,这其实是阅卷专家组全力打压的样卷。

作者开头写了三个排比句,却与题目“常识”毫无关系,表面看起来富于文采,实际是在堆砌语言,卖弄辞藻,表现出一种浮夸的文风。主体部分选取了三个古人的实例:陶渊明、李白、文天祥。这三个历史人物,历年高考已被许多考生翻来覆去使用,属于“万能材料”(指只要考生稍作转化,跟所写题目就可挂上钩)。特别是文章第二段,内容属抄袭优秀作文的有关文段。作者行文中套写进有关“常识”的文句,似乎并不离题,但把“物欲横流中为加官进爵而阿谀奉承”、“侍奉权贵”等说成“常识”,非常牵强,根本没有自己个人的思考和感悟,属于典型的套作。综上所述,评卷专家认为:此文感情虚假,使用“万能材料”,写法上属“套作”。而这种套作的文风在高考中是不能容忍的,所以,此文可算是失败作文的样板,需要引起广大考生和中学语文教师注意。

评分:内容15分,表达15分,发展等级0分,总分30分。

争议作文

我很重要

广东考生

踏破天涯无觅处,却不知道我――常识就在你的身边。围绕耳边,轻拂你心,处处是我的踪迹。你知道嘛?对你们人类而言,我真的很重要。

如果你不知道天边的彩虹在雨后初晴时才会展现美貌而苦苦等待,天天期盼,那你便徒劳无功。如果你不知道天空乌云密布是雨之将至的先兆,那你只能是等着淋雨的孩子。如果……所有的“如果”带来的苦果,难道还不足以使你们看透我,理解我,懂得我?亲爱的人类朋友,我很重要,请别把我忽视。

汶川地震带给你们的是无尽的伤痛,悲伤成河,对我而言,你们对地震常识的无知更是对我莫大的打击。无情的巨大地震,让中国的这片土地山崩地裂。而地震发生时,你们有些人不是紧急避震而是急忙外逃;你们不是有序、迅速离开,而是蜂拥而上,把窄窄的逃生之门填死;你们不是从逃生通道安全求生,而是从高楼直接跳下。你们到底要把我忽视到什么程度才罢手呢?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因为你们对我的不重视而丧失了,那多么不值啊!痛哭流泪,悲痛欲绝,都于事无补。朋友们,我真的很重要,别再把我忽视而置于无用之处了,好吗?

离开汶川,继续巡视世界,在金融海啸之下的你们,显得多么缺乏常识啊!无疑,你们的资金瞬间消失,你们的公司陆续倒闭,你们的饭碗无法保全……这给你们带来了许多无以言表的伤痛。但在痛苦面前,悲伤能解决问题吗?记得温总理说过的那句话吗――“信心比金钱更重要”。总理的这句话就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常识,说到了我的心坎上,似乎遇见一个久违的真挚好友,把我的真心一下子表白了。其实,暂时的危机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了最基本的自信。且听我一言吧,在苦难面前,我始终相信:我对你们而言,我真的很重要,拥有我,有利于你们克服危机。

我不断地向你们强调,我很重要。你们真有把我放进心上了吗?辣椒中添加苏丹红,向猪肉里注入瘦肉精,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氢胺……你们为什么总是对我视若无睹,从不把我放在心上?难道你们不知道,这些东西对你们真的很有害啊!醒来吧,人类朋友们,别把我忽视啊。

亲爱的朋友,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都在你们中间充当很重要的角色,请不要把你们的视线投在我的身后了。

对于你们人类而言,常识,我――真的很重要!

评点

这是今年广东作文阅卷场用来考核阅卷教师是否掌握评分标准的一篇测试文。大多数老师会把此文评为一类卷(即判48分以上),而专家组给出的分数让人大跌眼镜――38分。为此,余卫兵先生撰文《这篇文章到底该打多少分?》,与评卷组的专家展开了一番商榷。余先生认为:“此文无论内容还是表达,还有发展等级,都符合一类文的标准。”故而他打出“如下分数:内容22、表达22、发展9分,合计53分”。

本文究竟该得多少分?笔者不揣浅陋,也来谈谈个人的浅见。

首先,我觉得打38分,明显判低了;而给出53分的高分,也不尽合理。下面,试就文章内容、表达、发展等级三方面略作分析:

一、此文题目很形象,运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把“常识”人格化),提出了明确的观点――“我很重要”(即“常识很重要”)。从立意上看,符合题干中“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的潜在含义,即“不要不注意常识地生活”。如此立论,反映出该考生很好地理解了题意。从材料选择看,作者能围绕观点打开思路,通过日常生活现象中人们常识的缺乏、汶川地震中人们常识的缺乏、金融危机中人们常识的缺乏、商业经营中常识的缺乏等多个角度,从反面阐释“常识”的重要性,说明“对于你们人类而言,常识,我――真的很重要”。但这里需要作些具体的甄别:“汶川地震”的材料典型性较强,扣题紧密;把食品中不能添加有害成分说成“常识”,勉强可以(严格说来,“辣椒中添加苏丹红,向猪肉里注入瘦肉精,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氢胺……”是道德沦丧、违犯法律的行为,适宜用来证明的是“常识虽易知而难行”,而非“很重要”);但是把“信心比金钱更重要”归于“常识”,那就牵强了,这是一种睿智的看法,很难说是“常识”啊。因此,余卫兵所说“全文围绕‘常识’行文”,恐不够准确。再从点题的角度分析,文章为了阐明“常识很重要”,采用了反复点题的手法(从第一段开始,每段都有“我很重要”这类句子,全文共出现“八次”),体现出强烈的扣题意识。

二、从表达看,通篇语言顺畅,作者对句式的遣用能力值得肯定,包括长句、短句交错,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交替使用,排比句、反问句、设问句一起上阵(比如“你们到底要把我忽视到什么程度才罢手呢”这一反问,就问得很有力度),都体现出不俗的作文功底。综观全文,其行文虽说不上精美无瑕(像“难道还不足以使你们看透我,理解我,懂得我”语序上有问题),但表意清晰,情理兼备,书写工整,基本符合一类文的评卷要求。

三、从发展等级看,文章构思别致,表现手法(由“常识”自道“重要”,用第一人称“我”贯穿始终)饶有新意,与一般考场作文绝不雷同。这表明该生有创新的愿望和能力,其思维与众不同。

综上所述,我认为合理的判分应在48―50分之间。

上一篇:高考语文48例病句面面观 下一篇:高考全国卷Ⅰ文言文阅读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