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三拗汤治疗感染后咳嗽100例

时间:2022-05-16 06:15:17

摘要:目的:观察加味三拗汤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将100 例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服用加味三拗汤加减,对照组服用复方可待因溶液,疗程均为7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78%,2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加味三拗汤 感染后咳嗽

感染引起的咳嗽为临床常见病症。当呼吸道感染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可能迁延不愈,其中以感冒引起的咳嗽最为常见,故又称为“感冒后咳嗽”。临床症状顽固,迁延不愈,常伴有气道高反应,发病机制多与感染因素、上皮损伤、气道高反应性、神经因素等有关[1]。现代西药多采用β2受体激动剂、H2受体拮抗剂或镇咳药等治疗,疗效有限。笔者在总结了感冒后咳嗽的中医发病特点及其证治规律后,采取加味三拗汤治疗该病10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诊断与纳入标准

1. 1. 1 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2]制定;中医证候诊断参照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

1. 1. 2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中医西医诊断标准,且咳嗽症状积分治疗前西医评分在3分以上;③年龄18~65岁; ④非吸烟者或吸烟已戒烟达1个月以上者。

1. 1. 3 排除标准①哮喘、胃食管反流、后鼻漏综合征等引起的咳嗽; ②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及严重心、肝、肾系统疾病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④过敏体质或对本研究应用药物过敏者。符合上述其中一项者,即予排除。

1. 2 一般资料2012年1月—2013年4月我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感冒后咳嗽”患者共10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23~64(42.70±11.02)岁。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27~63(43.43±10.89)岁。2组患者性别及年龄分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给予加味三拗汤治疗。处方组成:麻黄10克杏仁10克甘草10克苏子10克化橘皮10克矮地茶15克蝉蜕10克川贝5克。每日1剂,分2次温服。对照组给予复方可待因溶液(即联邦新泰洛其口服液,批号:国药准字H10970171)口服,每日2次,每次10mL。疗程均为7d。

1.4 疗效评价

1.4.1 咳嗽症状积分 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均根据咳嗽症状评分标准[2]进行评分。

1.4.3 伴随症状积分比较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及临床实践,对除咳嗽外的主要伴随症状(咽痒、咯痰、咽干、口苦、胸闷或胁痛)分为无、轻、中、重4个等级,分别计0、l、2、3分。对治疗前后平均积分予以比较。

1. 5. 1 咳嗽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咳嗽症状消失;显效:咳嗽症状评分减少2分或以上;有效:咳嗽症状评分减少1分;无效:咳嗽症状无好转或加重。

1. 6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l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两样本t检验和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咳嗽积分比较(见表2)

2.2 2组治疗前后伴随症状积分比较

2组治疗前各伴随症状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2.4 不良反应

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耐受性相对良好,均能坚持用药。

3 讨论

感染后咳嗽是亚急性咳嗽中最常见的原因。虽大部分患者最终可以自愈,但期间咳嗽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而现代医学对该病至今仍缺乏满意的疗效。本病属中医学“咳嗽”范畴。感冒后咳嗽多是由于外感治疗失当,表证虽解,然多因过用苦寒、凉润、镇咳收涩之品,使邪毒未尽,留滞肺脏,宣降失司,痰滞于咽喉、气道,而使咳嗽难以解除。故笔者对该类疾患多采用中医疏风化痰、温润止咳的方法治疗。加味三拗汤由麻黄、杏仁、甘草、川贝、苏子、蝉蜕、化橘皮,矮地茶组成。方中辛温之麻黄、杏仁、甘草即三拗汤,宣肺解表止咳,祛邪外出,苏子、化橘皮理气化痰,川贝润肺化痰,蝉蜕息风止痉,矮地茶化痰止咳,利湿,活血。诸药合用,共行疏风,化痰.润肺,止咳之效,而肺气肃降得复,上逆之气平,咳嗽自止。而现代药理亦证实全方具有镇咳、平喘、祛痰,镇痛,抗炎,抗菌抗病毒和抗过敏等作用[4]。

本观察结果表明,加味三拗汤在治疗感染后咳嗽及其伴随症状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江淳涓.蝉僵止咳方治疗感冒后咳嗽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8):826-827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6):407-413.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6-58

[4] 钟赣生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07出版)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9版):中药学

上一篇:肾肿瘤300例病理分类及影像学检查对比体会 下一篇:乡镇卫生院17例外伤性脾破裂诊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