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嗽散加味治疗外感咳嗽

时间:2022-07-04 12:55:50

[关键词] 止嗽散;外感咳嗽

[中图分类号]R25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9(a)-167-02

咳嗽是冬春季节常见病、多发病,尤以气候变更、天气冷热失常的时候最为多发,病因有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属于邪实,为外邪犯肺,肺气壅遏不畅所致,临床多表现为发病急、咳嗽声重、咽痒、咳痰稀薄色白或伴微有恶寒发热、头痛、怕冷、舌苔薄白舌质正常或边尖红,脉浮数或浮滑等。2005年3月~2008年3月笔者采用止嗽散加味治疗外感咳嗽48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48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女30例,占63%;男18例,占37%。年龄<50岁28例,占58%,年龄>50岁20例,占42%,平均年龄(46±2)岁,病程均在15 d以内,均有感受风寒史。化验血分析,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基本正常或偏高。偏高者适当加抗生素如阿莫西林、严迪、阿奇霉素等口服。

1.2辨证分型

1.2.1风寒咳嗽因风寒袭肺,肺气失宣引起咳嗽频频,声重不扬,咳吐稀薄痰液,色清多沫,并伴有恶寒发热,全身疼痛,无汗,流清鼻涕,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浮紧。

1.2.2风热咳嗽因风热犯肺,肺气宣降失调而引发剧烈咳嗽,痰稠色黄,咳吐不爽,伴有发热头痛,恶风汗出,鼻塞浊涕,口干咽痛,舌质红苔黄,脉浮数。

1.2.3风燥咳嗽因风燥伤肺,肺失宣肃而致咳嗽声嘶,干咳无痰或少痰,难以咯出,或痰中带血,鼻咽干燥,咳引胸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1.2.4痰热咳嗽因痰热犯肺,肺失肃降而致咳嗽频作,痰黄黏稠,呛咳气逆,咳剧呕吐,或伴有发热不适,口干咽痛,舌质红苔白腻,脉滑数。

1.3治疗方法

予止嗽散加味。药物组成:桔梗 12 g,荆芥 10 g,紫苑15 g, 百部15 g,白前15 g,陈皮10 g,甘草10 g。临证加减:①外感风寒咳嗽伴发热恶寒,咳声重浊,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者,加用防风、杏仁、羌活等疏风解表散邪止咳。②外感风热咳嗽伴身热咽痛,咳声音哑、咳嗽频剧,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者,去陈皮、紫菀,加用桑叶、薄荷、等轻清止咳。③咳而兼喘者加用炙麻黄、杏仁、地龙等宣肺止咳平喘。④风燥伤肺干咳,连声做呛,无痰或痰少难吐,舌质红,苔干燥,脉浮数者,可去荆芥和陈皮,与桑杏汤合用。⑤痰湿雍肺咳嗽伴有咳痰,痰液为白色黏稠,舌苔白腻,脉濡滑的可加用半夏,茯苓化痰止咳,加用生姜,大枣和胃去湿;还可与三子养亲汤合用。⑥肺胃阴虚久咳无痰或痰少难咳者,可去陈皮,加用瓜蒌、贝母、杏仁、沙参、麦冬、百合滋阴润燥止咳。⑦肺热咳嗽伴有咳痰色黄,咯吐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的患者,可加用黄芩、前胡、桑白皮、知母、石韦等清热化痰止咳。⑧气逆作咳时面红,咳引胸痛,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者,可去荆芥、陈皮,加用黛蛤散配丝瓜络、丹皮、郁金等疏肝理气活络。

1.4疗效及其他

服药3~16剂,服药剂数随发病时间增长而增加。

1.5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6月编发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内科咳嗽病的疗效标准。治愈:咳嗽及临床症状消失;好转:咳嗽减轻,临床症状减轻;无效:咳嗽及伴随症状无明显改善。

2结果

本组病例治愈34例,占70%;好转10例,占21.6%;无效4例,占8.4%。总有效率91.6%。

3典型病例

患者,男,36岁,受风寒后咳嗽咯白痰,量多,色清多沫,伴有恶寒轻微发热、胸闷,纳少,二便可,舌稍红苔薄白脉浮弦。诊为外感咳嗽,治以止咳化痰,疏表宣肺。处方:桔梗12 g,白前10 g,荆芥10 g,陈皮10 g,百部15 g,浙贝15 g,紫菀15 g,冬花15 g,半夏10 g,川朴15 g,桑白皮10 g,云苓20 g,枳实10 g,竹茹10 g,黄芩10 g,炙甘草10 g,服药3剂症状大减,再服3剂而愈。

4讨论

咳嗽是多种肺系疾病的一种常见症状,又是具有独立性的一种病症。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主要病机),发出咳声或咳吐痰液(主症)的一种肺系病证。历代将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有痰有声称为咳嗽。一般通称咳嗽。肺属金,如钟,非叩不鸣。叩钟之器,不外两端,一为外感,一为内伤,而其中又以外感首居其位。外感咳嗽为外邪侵袭肺系,引起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病证。多因肺的卫外功能减退或失调,以致在天气冷热无常,气候突变的情况下,六淫外邪,或从口鼻而入,或以皮毛而发,常以风邪夹寒者居多,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等疾病。止嗽散为清代名家程钟龄的《医学心悟》治外感咳嗽的验方。重在理肺止咳,加疏散之品。方中紫菀、百部、止咳化痰,温润且温而不热,润而不腻,治咳嗽不分久新,皆可取效。桔梗、白前宣肺降气,止咳消痰,一升一降,不论属寒属热,均可应用;荆芥解表祛风、宣肺利咽;橘红,邱中美老先生曾有“治咳而喉痒必用橘红”之谈;甘草缓急止咳,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运用得宜,可用于各种咳嗽,在临床上通过灵活加减,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百日咳等表邪未尽、肺气失宣者所导致的咳嗽治疗作用显著而得到诸多医家广泛的应用。另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白前、杏仁、紫苑、僵蚕、蝉蜕,具有解痉、镇咳、祛痰、抗炎、抗过敏作用。在全部观察病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张璐.张氏医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140-155.

[2]许济群.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6.203.

[3]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0.45.

[4]彭建.止嗽散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138例[J].中国医导报,2006,3(33):104.

(收稿日期:2008-08-04)

上一篇:荣昌肛泰栓治疗内痔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形沟槽引流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