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步伐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时间:2022-05-16 05:51:35

加快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步伐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摘要】长期以来职业技工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比较注重课本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导致实践教学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校外实训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就加快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了实践性研究。

【关键词】实训基地 师资队伍 建设

一、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1.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作为校内实践教学的延伸,能够实现实训条件的社会沟通,达到资源共享。 校外实训基地是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训练、培养职业素质的重要场所,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必须重视和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有利于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教师通过实训基地的锻炼, 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动手能力,在生产、管理第一线获取各种最新的技术方法和管理理念,将这些新知识应用于教学,保证知识的更新,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实践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必须坚持系统性、实用性、开放性、前瞻性、职业化、多功能、统筹规划、互惠互利、合理设置、资源共享的原则,争取和与专业紧密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合作,使学生在实际的职业环境中进行实训,努力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校外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接受学生工学交替实习;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参与教学方案设计,指导学生实习;搭建职业场所能力训练的平台,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完成综合职业能力训练;强化职业岗位技能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提升职业素养。

1.开展校企合作,实现双方共赢。实训基地建设离不开企业的参与。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是职业技工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加大了企业参与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企业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可以学到书本以外的知识,直接体验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及工作岗位,开阔学生视野,增长见识,有助于学生就业后顺利地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学校要成立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研究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规格、专业培养方案设计等。在利用企业的实践优势的同时,也利用学校教师理论知识丰富的优势,积极为企业服务。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双师型”教师素质的提高。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可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教学空闲时间,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教师深入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锻炼,参加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在实践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到实训基地参与实践,身体力行参与到生产、管理第一线,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技术水平和动手能力。还可建立一支由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专家组成的外聘教师队伍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充实教师队伍。

三、加快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步伐,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1.提升基地服务能力,保证稳定持续运行。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提升校外实训基地的服务能力,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以互惠互利、文化融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为导向,实现学校办学和企业经营的双赢,保证基地稳定持续运行。 校外实训基地要以服务求发展,融教学、实训、培训、研究、生产、服务为一体,利用自身的理论和技术优势,主动为企业开展订单培养,提品研发、技术推广、员工培训和咨询等全方位的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通过科研立项,与企业共同完成工程改造和开发科技产品,并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最大限度地利用先进的设备、良好的实训场地,实现学校资源的社会化,面向社会开放,提供多方位服务。

2.加快基地师资培养,提高实训指导水平。高水平的“双师型”实训教师队伍是校外实训基地发挥其功能的必备条件,教师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和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是提高实训指导水平、快速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直接保证。学校要遵循培养与引进相结合、高学历与高技能并重的原则,制订具备“双师型”素质与“双师型”结构的专业教师团队建设规划,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基地实训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教师实践技能培训,使其了解本专业、本行业国内与国际新理论、新进展情况;在实际工作场景中通过参与生产和技术改造等实践,了解新工艺,学习新技术,积累实践经验,掌握过硬的生产技术,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实训指导水平。

3.注重课程教材建设,强化基地实训效果。在校外实训基地硬件建设和“双师型”实训教师队伍培养的基础上,实训教师要与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一起, 按照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参照职业岗位要求,针对实训内容的特点和目标,编写具有岗位针对性、实用性且合乎学生认知结构的实训教材;建立与实训教学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开发校外实训课程,把国内外最新知识、最新技术和最新工艺,充分体现到教材和新的课程体系中,使学生在专业技术实训方面有所依据,提高基地实训效果,促进学生的智力和工作技能协调发展。

上一篇:职校数学课堂教学“小组互动合作交流”实验研... 下一篇:加强学生管理,增进师生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