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友邦惊诧论》中所涉及的学生运动

时间:2022-05-16 04:04:54

略论《友邦惊诧论》中所涉及的学生运动

摘 要:《友邦惊诧论》中鲁迅从多方面肯定了学生运动,然而通过学生运动中的负面因素可以得出结论:鲁迅对学生运动的认识欠全面;学生运动中易出现暴力及被利用的现象;知识分子对学生运动中的负面因素不应一味偏袒。

关键词:鲁迅 友邦惊诧 学生运动

鲁迅先生在他的文学名篇《友邦惊诧论》中尽情批判了政府及其"友邦"的反动本质,对学生运动表示了自己的同情及维护。然而,随着时间的沉淀及材料的发掘,我们可以看出这场学生运动本身还存在着不少值得商榷的问题。

一 鲁迅眼中的学生形象

在文中,鲁迅认为参加请愿的学生具有如下形象:

(一)爱国。鲁迅说:"要略有知觉的人就都知道:这回学生的请愿,是因为日本占据了东三省,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

(二)可怜。鲁迅说:"大人老爷们不至于葬送土地,这才能够安心读书。报上不是说过,东北大学逃散,冯庸大学逃散,日本兵看见学生模样的就枪毙吗?放下书包为请愿,真是已经可怜之至。"

(三)没有武力。鲁迅说:"因为'友邦人士'是知道的:日兵'无法'劝阻,学生们怎会'无法劝阻'?"

(四)被诬陷。鲁迅说:"不道政府却在十二月十八日通电各地军政当局文里,又加上他们'捣毁机关,阻断交通,殴伤中委,拦劫汽车,横击路人及公务人员,私逮刑讯,社会秩序,悉被破坏'的罪名。""可见学生并未如国府通电所说,将'社会秩序,破坏无余',而国府则不但依然能够镇压,而且依然能够诬陷,杀戮。"

(五)受迫害。鲁迅说:"'教育消息'栏内,又记本埠一小部分学校赴京请愿学生残余的确数,则云:'中公死二人,伤三十人,复旦伤二人,复旦附中伤十人,东亚失踪一人(系女性),上中失踪一人,伤三人,文生氏死一人,伤五2人……'"

(六)请愿中发生了"一点纷扰",鲁迅说:"中国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

(七)请愿中即使真有所谓的"罪名",也不值得"惊诧"。鲁迅说:"使所举的罪状是真的罢,但这些事情,是无论那一个"友邦"也都有的,他们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摆什么'惊诧'的臭脸孔呢?"

综合以上鲁迅对学生运动的认识,我们可以看出:第一,鲁迅认为学生爱国、可怜、没武力,受诬陷及迫害,是一副善良、单纯、可怜的受害者形象;第二,鲁迅认为学生运动中发生过"一点纷扰",同时又认为学生请愿中即使真有所谓"罪名",也没什么,不值得"惊诧"。也就是说鲁迅对这次的学生请愿,保持着一种无条件的全面支持。

二 学生运动中另一面值得商榷的形象

但是,历史中还存在着请愿学生的另一面形象。

(一)学生运动中的暴力现象。在这场学生运动中,鲁迅笔下可怜之至的学生确实出现了部分暴力行为,如1931年12月15日的捣毁外交部,殴打监察委员蔡元培及行政院长陈铭枢的举动,对此《大公报》以"学生示威团竟暴动化 捣毁外部殴伤蔡元培陈铭枢"[1](P83)的标题进行了报道。部分学生还发生了抢劫并使用武器现象。如"2月15日,示威团……到中央党部后,'先将大门封闭',夺下'岗警五人枪械'……警卫上前救护,'学生中即拔出手枪开放'……'陈铭枢被一棍子打倒在地,蔡元培也被打了一下'。同时,学生'纠察队解除了他们两警卫兵的枪支,是德国造的手枪',当天就交给了中共南京市委。……北平学生所以最后放行,主要为搜查'一二一五'事件中学生夺去的枪支。结果自然一无所获。"[1](P75)

(二)学生运动受的舆论批评。学生的这类暴力行为直接导致了当时社会舆论的不满,对学生运动本身的发展起了毒副作用。如"运动发展到南下示威阶段,舆论对学生之批评就更形尖锐。连最同情学运的《申报》亦提出更多的批评……至学生冲打中央党部后,舆论已现猛烈抨击之象,导致学运内部分歧进一步扩大,波及民众观感,从而对产生抑制作用。"[1](P86)

(三)并非完全受诬陷。鲁迅认为学生们所谓的"捣毁机关,阻断交通,殴伤中委,拦劫汽车,横击路人及公务人员,私逮刑讯,社会秩序,悉被破坏""罪名"都是政府"诬陷"。但是我们却确可以看到政府对学生的批判并非无稽之谈。首先,上文所举材料即可看出"捣毁机关,殴伤中委,横击公务人员"这三项"罪名"是存在的。再如《大公报》在1931年12月7日的一篇文章《请愿风潮尚在僵持 各路交通昨仍断绝,北平车站学生数益加众》中这样报道"平津交通昨日完全断绝"。[1](P73)可以看出"阻断交通"这一"罪名"也是成立的。这样看来政府指责的大部分"罪名"也是有事实可依,并非是完全诬陷。

(五)并未受到严厉迫害。鲁迅在文中痛斥了政府对学生的"镇压、诬陷、迫害"。但是也有材料表明政府对学生采取了相对温和的态度。如"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汹涌而来的,出于多种因素制约,国民政府未取高压政策。对请愿学生,及国民政府自始至终采取接见训话方式加以敷衍……对示威抗议乃至捣毁政府机关、殴打政府高官的学生,国民政府则采取轻度阻止、强行遣送回校的措施,未加严厉镇压。…… 这种较为宽松的处理对消解学生激昂的情绪显然起了作用……大多数学生在舆论指责和当局化解政策之下,情绪确已平息,运动趋向结束已成定局。"[1](P86)

(六)怎样看待"一点纷扰"。鲁迅认为学生运动中中的乱象是"一点纷扰"。这显示鲁迅对于学生中的暴力行为并非一无所知,只是认为它无关紧要。但这样的行为却有以下害处:首先可能导致学生生命危险,如"薛迅回忆,当时一位同学的亲戚--京官杨栋霖告诉她……'你们是碰上好运气了!南京现在群龙无首,不然像你们这样--早枪毙了'"[1](P82)。其次,打击了内的温和派,帮助了强硬派。如同情学生运动的蔡元培遭学生殴打后,幸灾乐祸地说,"学生横暴至此,而先辈仍主宽柔,意使全国秩序不安,此无政府放任主义何以能完成革命救国之责任也"。[1](P82)最后,学生中的不良行为导致了舆论批判,促进了学生运动的瓦解。

(七)值不值得"惊诧"。鲁迅在文中还以政府及其"友邦"本身也存在暴行为由论述了学生运动不值得"惊诧"。但很显然,当局及"友邦"存在暴行,并不足以证明学生本身的暴行的合理与正确。

三 结论

综合我们对鲁迅观点及学生运动中另一形象的看法,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学生运动中容易存在着不理智行为会造成严重破坏。这一点在学生运动中的暴力行为即可看出。

(二)学生运动容易受到控制与利用。如虽然学生在示威中企图"活捉"[2](P38),如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自己的行为恰恰帮了的忙。如"(蒋)明言他只要不下野,忍怨负责并不在乎,对付学生示威乃区区小事。但广东派逼蒋下野不稍退让……学生能成大势,根本原因还在于派系斗争正激烈异常,实力人物已被迫辞职。对已下野的蒋而言,此时维持秩序纯属为他人作嫁,故不出力"[1](P82)这种情况显示,学生示威中的暴力行动受到了集团的利用,为以后蒋氏的复出作了一定铺垫。

(三)知识分子应在学生运动中起到什么作用。

作为知识分子,对学生运动中的暴力行为不应一味偏袒,推波助澜。这样损害国家利益,也有损于学生运动自身。如前所述,大部分媒体在学生运动走向暴力后都提出了一定的批评,但鲁迅仅以"一点纷扰"称之,并竭力辩解,这显然不利于学生运动自身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廷湘.政局动荡与起落---九一八事变后学生运动的样态及成因[J].北京:历史研究,2011(1).

[2]王勇.打蔡元培耳光的北大女生[J].北京:文史博览,2009(6).

上一篇:三角形里的用角策略 下一篇:柳州市将取缔学校周边网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