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

时间:2022-05-16 03:37:03

浅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

[摘要] 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的“引导”是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不但是完成历史教学任务的需要,更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初中学生 主动性学习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学习、思考、发现,通过学生自学、讨论、师生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学会、会学,使其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有全面的发展。因此,在历史课堂和课外教学中,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养成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是实现历史教学任务的一个关键所在。

一、教师备课要围绕自主学习设计

教师自主探索备课的设计要依据“疑问”,因为“疑问”是思维的起点,“疑问”是创新的先声,通过有疑、追疑、思疑、释疑的心理追求过程,学生能激发出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创造的学习动力。在设计的自主探究问题时,需要注意适度,角度和梯度,即设置问题要紧扣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做到难易适中,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思考问题要多角度,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多方面分析领会教材,选择最佳切入点。难易要有梯度,即要具有层次性、梯度性、启发性和探索性,要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步步推进,逐渐接近问题的本质,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高度。

二、在课堂教学中认真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让学生明确学习历史的目的、意义

历史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理解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在七年级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堂课上,我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历史,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然后,我从人类个体、人类社会、哲学等方面介绍了学习历史的目的与意义。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更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讲,使学生明白,要想真正理解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作品的真谛,离不开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的了解,只有结合作者所处的历史环境、个人经历才能深入地理解各个艺术作品的思想内涵。

2.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我经常根据时事热点,结合历史知识,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通过分析时事热点的因果关系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理解时事热点的产生总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总是同某些历史事件相联系。同时,我还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学习的兴趣。例如,把诗、词、歌、联等文学内容引入历史课堂教学中,增加历史课的趣味性和感染力。还可引入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空间理解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历史思维能力。

3.鼓励学生发言,提问和讨论

在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让学生积极发言,为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发表对历史事物的见解和认识。我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发现学生发言中有好的创意就予以赞扬,发现有错误就及时给予点拨引导和纠正。例如在学习美国内战部分,学生根据内战前美国南北两种不同制度矛盾的史实提出:美国是最早实行“一国两制”的国家。就中、美两国的“一国两制”有何异同鼓励其他同学发表意见和参与讨论。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学生视为自己朋友的那种教师。如此,就需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热情爱护、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自始至终都充满期望,要充分相信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能行,对学习困难者则备加关心,适时加以启发点拨,而不能损害其自信心和自尊心。教学不只是“授业、解惑”,还必须投入情感,其实教学过程本身就是情感交流的过程,作为教师要热爱学生,用爱去教育感化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学生才会喜欢老师、尊重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指导学生读书和课外学习方法

1.要教会学生“粗读、细读、精读”教材

所谓“粗读”就是,先读目录和年表,而后浏览教材,抓住章节子目,知其大意;所谓“细读”,就是对教材要逐字逐句地读,掌握时间、人物、地点等历史基础知识;所谓“精读”就是对背景、影响等重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归纳成要点。通过阅读思考,将教材内容问题化,答案内容要点化,要点内容条理化。

2.要多读地图、插图

地图是通过简明的符号,显示历史显现发生的空间位置,有助于形成学生正确的空间概念。插图包括人物画像、人物活动、历史文物、名胜古迹等,它们生动地、具体地补充和说明教科书的重点内容。要把课文和地图有机结合起来、联系起来,便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

3.要多进行课外阅读,但要慎重选择辅导资料和课外书籍

学生在学习和使用网站,辅导资料和课外书籍时要提高分析鉴别能力。即使是“权威”的课外资料,也不见得比教材“完美”,缺陷和错误在所难免。学生在使用这些资料中要学会发现问题并提出质疑,通过教学交流寻求解决。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的“引导”是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要走出传统的“讲授”历史的模式,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为出发点和目标,从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需求出发,来组织实施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力争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终身习惯。

上一篇:浅谈激发农村初中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对策 下一篇:刍议探究实验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