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好生态园区 发展循环经济浅析

时间:2022-05-16 07:14:15

建设好生态园区 发展循环经济浅析

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生态园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选择。循环经济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园区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

1.生态工业园特征

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成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是生态工业的聚集场所。生态工业园区作为循环经济一个重要的发展形态,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建立工业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和食物链网,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使一个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物可以用作另一个工厂的投入或原材料,实现物质闭环循环和能量多级开发利用,从而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类似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过程的工业生态系统。生态工业园区遵从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强调废物的正确处理和资源回收,促进废物减量化、无害化以及资源化的实现。

生态工业园的最主要特征是:生态园区中各组成单元间相互利用废物,作为生产原料,最终实现园区内资源利用最大化和环境污染的最小化。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废料和垃圾中,至少有60%的材料是可以再循环加以利用的。全世界钢产量的45%、铜产量的62%、铝产量的22%、铅产量的40%、锌产量的30%、纸制品的35%都是利用废旧资源生产的,既节约了资源,又减少了污染。生态工业园区由于它克服了在单个企业层面上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的局限而日益受到重视。实践证明,建立工业生态园是实现循环经济的一种有效方式。园区内企业上家的废料成为下家的原料和动力,尽可能把各种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做到资源共享,各得其利,共同发展。园区内企业间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与储存,并通过工业代谢研究,利用生态系统整体性原理,将各种原料、产品、副产物乃至所排放的废物,利用其物理、化学成分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生态产业链,组成一个结构与功能协调的共生网络经济系统。

2.我国建立生态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1)运用工业生态学原理,采用生态化布局和规划。生态工业是循环经济理论在工业体系中的应用形态之一。工业生态学把工业生产视为一种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封闭体系,其中一个产业链环的“废物”或副产品,变成了另一个产业链环中的“营养物”和投入原料。这样,区域内彼此靠近的工业企业就可以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类似于生态食物链过程的“工业生态共生系统”。我们对生态工业园的设计和规划就要依据这种原理,增强园区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产业链与共生性。

(2)运用经济杠杆,鼓励在园区内资源的梯次循环流动。在生态园区应该运用经济杠杆,提高对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使区内资源得到梯次开发和实现良性循环流动。生态工业的理想目标就是使所有物质都能循环利用,而向环境中排放的污染物极小。

(3)运用智力资源,开发绿色技术支持体系。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生态园区就要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变。资源及其废弃物的循环使用和再生利用,靠的是智力投入和科技进步。智力是园区发展的先导,科技是循环经济的手段。因此,首先要借助现代高新技术,对一些关键的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生态无害化技术、循环物质性能稳定技术以及闭路循环技术进行攻关,提高这些生态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

(4)重构环境法规的绿色导向机制。根据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必须加快制定必要的循环经济法规,通过法规对循环经济加以引导和规范,形成绿色导向机制。我国虽然制定了一些鼓励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措施,但至今还没有一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明显滞后,制约和束缚了循环经济与园区经济的发展。

(5)利用政策手段,形成循环经济生态园区发展的激励体系。政府要运用对循环经济和生态园区发展的政策导向机制,如价格、税收和财政政策等,激励和刺激循环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要起表率作用,通过政府采购计划拉动园区循环经济的需求,并影响社会公众。同时,政府应当更加注意应用经济激励手段和措施,以及其它激发民间自愿行动的手段和措施,来推动循环经济和生态园区的顺利发展。

上一篇:缩小知识差距 促进经济发展 下一篇:用品牌“写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