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应用凯时的观察与护理

时间:2022-05-16 06:58:43

重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应用凯时的观察与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重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应用凯时(Lipo-PGE1)治疗黄疸的变化和护理。方法6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凯时10 μ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1次/d,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肝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TBIL与ALT比对照组明显下降,尿量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前列腺素E1;重型肝炎;胆红素;观察护理

病毒性肝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其中约1%~3%的患者可发展为重型肝炎。重型肝炎病情严重,进展迅速,病死率高,存活者易发展成肝硬化[1]。重型肝炎患者出现胆红素血症越高(TBIL>171 μmol/L)提示病情越重,若高胆红素血症持续时间长可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因此,降低血液中的过高胆红素在临床治疗护理中非常重要。我病区自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应用凯时(Lipo-PGE1)治疗重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取得较好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病区自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67例重型肝炎患者,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乏力、纳差、肝脏缩小,病程10 d以上,TBIL>171 μmol/L,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病毒性肝炎会仪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2]。6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7例,男24例,女13例,平均年龄38.7岁,其中急性重型肝炎10例,亚急性重型肝炎19例,慢性重型肝炎8例;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34.6岁,其中急性重型肝炎9例,亚急性重型肝炎14例,慢性重型肝炎7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肝、肾功能检查,病程及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给予凯时注射液(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 μ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1次/d,4周为1个疗程,再辅以甘利欣、肝太乐、VitC、VitK1、门冬氨酸钾镁、肝安、血制品等综合基础治疗。对照组只给予综合基础治疗。

1.3观察项目和方法治疗前后观察24 h尿量、黄疸消退情况(主要观察血胆红素即TBIL下降情况)、ALT及患者的一般情况,

1.4效果观察标准治疗4周后,以24 h尿量明显增加,黄疸完全消退或TBIL较治疗前下降70%以上为显效;24 h尿量增加,TBIL较治疗前下降20%~70%为有效;24 h尿量不增反而减少,TBIL较治疗前下降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肝功能比较见表1。观察组尿量比对照组明显增多、TBIL与ALT比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治疗前后总有效率比较见表2。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凯时(Lipo-PGE1)是将前列素E1(PGE1)封入脂微球中制成的微球体制剂,其利用脂微球的特殊的亲和力发挥靶向作用,使PGE1能聚集于病变部位,并使其免于在肺内灭活,从而大大减少PGE1的用量,明显减少其对血管的刺激和炎性反应。重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应用凯时治疗,尿量、肝功能均明显改善,能较快地降低血清胆红素。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GE1扩张肝脏血管,改善肝脏微循环;增加肝细胞内谷胱苷肽,抗脂质过氧化;稳定细胞内膜系统和细胞膜,阻止肝细胞坏死等作用有关[3]。PGE1通过改善肝脏微循环,保护肝细胞,抗肝细胞坏死而达到降低胆红素的作用,同时Lipo-PGE1还能增加肾血流量,促进利尿排钠,使患者尿量明显增多[4],从尿液中排出的胆红素也相应增多,因而有利于患者黄疸消退。

4护理

4.1一般护理包括观察生命体征、精神状态、饮食情况、消化道证状、黄疸消退情况、腹部情况,记录24 h排尿量,每周取血标本行肝功能检查,观察注射部位有无出血等。

4.2用药观察观察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组1例出现头痛,3例出现注射部位静脉血管潮红和疼痛,但患者均能耐受,药物滴完后症状很快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

参考文献

1周霞秋.重型肝炎治疗新技术.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2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329.

3杨丽华.重症肝炎新论.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75.

4庞晓鹰.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肝性胸水20例临床观察.中华新医学,2001,2(2):11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肛肠病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 下一篇: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