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改变助推“烟报”新媒体

时间:2022-05-16 01:51:06

三个改变助推“烟报”新媒体

自2006年10月27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E-Paper项目开通――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整体系列报刊全面进入电子纸时代后,集团开始按计划推出一系列新媒体形式,例如手机短信报、楼宇网络电视、数字报纸、电子杂志等。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推出这一系列新媒体形式,目的是为了满足日益变化的读者需求,目前烟台网民数量达到60万人,并且他们年轻而富有朝气,对新技术、新事物很敏感,他们越来越不满足于仅仅通过报纸获得信息,总在尝试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获得资讯。同时,他们的生活习惯也在发生变化,例如他们读报、看杂志的时间明显减少,他们参与网上购物的频率提高,他们接受网络广告的程度增加等等。

由于受众群体的习惯和要求发生变化,烟台日报传媒集团认识到,要保持住和读者的亲密接触,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信息提供方式,向“跨媒体”方向发展。可以用“三个改变”来概括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新媒体战略:一是改变内容呈现形式,二是改变信息传输方式,三是改变业务经营与拓展模式。通过这三方面的改变,烟台日报传媒集团要为读者提供“文字+图片+视频+论坛(互动)”的“跨媒体”内容,并尽可能地让编辑、记者和读者互动起来,使报道更加贴近目标受众,让报社编辑和目标受众的生活紧密联系、息息相关。改变内容呈现形式

传统报业以报纸版面形式将文字和图片信息呈现给读者,随着技术发展,现在的读者越来越要求获得“文字+图片+视频+互动(社区)”立体化的信息资讯。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除了传统报纸和网站以外,又通过在2006年陆续启动的“E-Paper”项目、“手机短信报”项目、“楼宇网络电视”项目、“数字报刊”项目等,扩展了内容呈现形式。例如“楼宇网络电视项目”目前已经安装了300多台液晶电视,覆盖了烟台市人口流量密集的城区、酒店、超市、码头、车站、大中院校等,对于突发事件,可以立即通过楼宇网络电视传递出来。

因此,目前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可以通过报纸、电视、手机、电子纸阅读器、个人电脑、网站、论坛等立体化形式向读者进行报道。

改变信息传输方式

由于报业主流目标客户群已经习惯使用多种娱乐和信息终端,因此作为媒体单位,必须学会为自己的受众提供多种获取内容方式的选择。

除了建设地区性门户网站外,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在2006、2007年又分别建设了“iDS(互联网分发系统)系统”和“第一新闻()数字报刊平台”。其中iDS系统由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和荷兰iRex公司合建,面向华北地区用户提供电子报投递服务。“第一新闻数字报刊平台”为山东省范围的数字报刊提供“在线阅读”、“下载”和“订阅”服务。

因此,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目前拥有传统物流渠道,又通过开拓“互联网发行”渠道,随时为集团业务拓展、尝试新运营模式做好准备。

改变业务经营与拓展模式

报社在传统业务领域往往独立开展业务,可是在新媒体业务方面,为了少走弯路,报社应该学会充分利用别人的经验与资源,同时学会同别人分享利益。发展新媒体业务,不仅仅需要懂得新媒体的人才,更需要同新媒体相适应的股权结构与奖励机制。从2006年开始,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在新媒体业务方面大胆采用了公司化运作、管理层持股的方式,管理层持股25%,集团持股75%。同时,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也准备打破在自己的体制内发展新媒体的框框约束,积极同兄弟单位合作,尽最大可能与大家一起探索出适合自身的新媒体发展之路,“第一新闻()”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上一篇:电视媒体的文化责任 下一篇:两强并立才合规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