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芜湖的城市和商业

时间:2022-05-15 11:41:17

明清时期芜湖的城市和商业

【摘 要】明清时期拥有优越地理、人文条件的芜湖在全国商品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城市与商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表现出了相互促进相互带动的特点。繁荣而有特色的商业使芜湖发展成为颇有个性的工商业城市。

【关键词】芜湖;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商业文化

芜湖自古以来就以长江下游著名的工商业城市闻名。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区域经济环境,带动了城市商业的繁荣。明清时期正是我国古代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突破性发展的时期。芜湖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保持了与时代同行的发展特征,也因其自身的条件形成了个性颇为鲜明的城市与商业文化。

一、明清芜湖城市和商业的发展

自南宋末年至明初,芜湖屡遭战火,城毁民亡,损失惨重。据地方志载,明初,原县城所在地一片残垣瓦砾,仅余八十余户人家,县令只好租住民房权且为县衙。

明初,芜湖的经济恢复面临绝好的机遇。芜湖隶属于太平府“太祖皇帝以太平为兴兵之地,尝劳于民,诏赐全蠲民田之税,官田减半”。[1]又明初定都南京,离南京仅二白里的芜湖一时成为了“地控吴楚”的京畿重地。《太平府志・艺文志》所载:“(芜湖)水汉旧邑俯瞰大江。北距南京仅二百里,江、湖、川、广、云、贵诸藩及海外东南诸国有事于两京者,水道必经于此,是天下之要冲也”。南宋杨灏即有诗云:山连吴楚周遭起,水合湖湘汹涌来”,以此形容芜湖地理形势的重要地位和便捷的交通。芜湖地区进入了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促使了芜湖城市和商业的发展相应地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明清芜湖城市和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如:城墙的建立城市重心的渐移、钞关和户关的设置、长街、二街商业区的成型等。

芜湖原在宋代时期修建的宋城在历次战火中完全毁灭。明初时实行“堕城罢戍”政策,“邑非附郡者不城”,故城墙一直没有建立。到明成化年间,连续出现府库被窃事件,损失惨重,且倭寇一度深入到芜湖地区,鉴于此,芜湖筑城一事提上日程。乾隆《太平府志・建置志》载:“芜湖城建于万历三年,其故城旧称在县东三十里,自黄武初徙县治后更历多所……今县城周围七百三十九丈,高三丈。”[2]此时的县城依然不靠江,根据芜湖县山川图可以看到,此时县城靠近长河(即今清弋江),赭山西偏北约四十度,神山西北约四十五度,处于镜湖的南侧,城西南有牛角山,城南靠仙山,城北有范罗山。“长河来东南而趋西北,县治凭东北而拱其南,东绕宣歙诸水,西汇大江,长流白马诸峰拱其南,赭塔神山拥其北”。[3]乾隆《太平府志》也说“赭山在县西北五里”此时的城比以前的城池小一些,只强调了防御功能,长街等重要商业区并未包括进去。此时的芜湖县城主要还是以长河为依托,重要商业去和商业活动仍集中于沿长河一线,县城处于距大江七里的地方。

城墙的兴建并没有妨碍芜湖城市经济的发展,它更像只具有局部防御功能的城堡,芜湖的城市确切地说可以分为城内商业居住区、河南区、城外长街和二街商业区。这种格局保持了相当长的时间。直到芜湖步入近代城市发展的轨迹后又有了新的变化。

明清时期芜湖成为舟车辐辏的江左名城,县志上记载当时县政府的大门前很不谦虚地书有“江左首邑”四个大字。这并不是自嘘之词,以芜湖当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情形来看,这个称呼是当之无愧的。

明成化年间和万历年间,朝廷在芜湖先后设立钞关和户关,此时沿江贸易已相当繁荣,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芜湖关税收入迅速增加,很快成为全国著名的少数几个江关之一。同时由于两关的设立,长江上下水的行船多于芜湖停泊夜宿,大大增加了芜湖的客流量,芜湖城市的聚集效应顿时显现了出来,芜湖商业更加趋于繁荣。

明清时期安徽地区沿江六县东流、贵池、铜陵、繁昌、芜湖、当涂“皆舟舣停泊之所,而芜湖首当其冲,盖以朝廷设关纳税在此,故四方商民上下往来之周,皆屯于江口以待稽查而后放行者,较他县停舟之所为尤多,其客商辐辏,百货丛聚,而又为五方士民杂处之区。”[4]芜湖地区的民风受到商业文化的很大浸染。该志《卷五・地理志・风俗》又称:“芜湖土瘠民贫,而习尚颇侈,由其当诸省之冲要,商贾辐辏,市井之氓未免有逐末嗜利,游手不事之弊”“芜湖地狭人稠,土著课农者率多素族,能崇俭。城中外市市廛鳞次,百货翔集,五方杂居者十之七,故宴会服饰颇侈,势所流极使然,难猝易也。”[5]显然,此时的芜湖民风的尚侈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其商业的繁荣昌盛。从中也可以看出芜湖已经发展成为著名的地区性物流中心,商业中心,其辐射范围已经不只是安徽境内。

芜湖存在的各地会馆的建立情况可以看的出来芜湖经济发展的大致情况。据《芜湖县志》载,到民国以前共有会馆20家,会馆是出现于明代的新兴事物。永乐时在京师出现士人所建的会馆,邹逸磷先生在《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中认为明嘉靖时出现最早的商业会馆。芜湖早在明代就兴建有山东会馆(清同治五年重修)、山陕会馆(秦晋会馆)两家,从清初到开埠通商期间共有八家,分别建立湖北会馆、庐和会馆、泾县会馆、太平会馆、旌德会馆、江西会馆、潇江会馆(原名临清会馆)、湖南会馆。开埠通商后陆续兴建有潮州会馆、广东会馆、宿太会馆、安庆会馆、江苏会馆、宁波会馆、浙江会馆、福建会馆等八家。明代山西商人遍布天下,在芜湖这样的商业重地首先建立会馆,山东处于运河贸易线的中间段,由于徽州商人和山东商人与芜湖的商业往来也显得很频繁。入清后兴建的会馆中主要是来自于芜湖周边地区和沿江上游省地的商人。显示出芜湖对周边地区商业吸引力的加强和长江沿线贸易往来的发展,开埠通商后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米市的发展,芜湖和下游地区和粮食销售市场的关系密切起来,宁波会馆、潮州会馆、广东会馆的兴建正说明了这一点。

二、发达的手工业见证芜湖的区域性商业中心城市地位

芜湖作为区域性商业中心城市不只是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也得益于其本身手工业的发达。

明代是芜湖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和繁荣的一个重要时期。如驰名全国的浆染业,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对其有“松江尚织造,芜湖尚浆染”的赞誉,当时芜湖浆染业巨子阮弼经营的“芜湖巨店”(大染坊)蜚声大江南北,他家浆染的布帛、丝绸及头绳等,质量佳、颜色鲜,十分畅销,阮弼不断地兼并其他的一些小染坊,又在皖南各地设立分店,经营范围越来越广,获利越来越多,成为享誉当时的一代巨商。而《太函集》一书则进一步具体地描述了芜湖浆染业的盛况:“五方购者益集其所,转彀遍于吴、越、荆、梁、豫、齐、鲁之间”。[6]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明代全国形成了五大手工业区域,即松江的棉纺织业、苏杭的丝织业、铅山的造纸业、景德镇的制瓷业和芜湖的浆染业[7]。可见芜湖在当时的全国都称得上重要的手工业中心。

芜湖的冶钢业在明代时就已享有盛名,而到清代时臻于极盛。著名的卜家钢坊在宋代开始立足于芜湖,历经元、明、清三代数百年从未中断。明中叶时卜家钢坊不断发展壮大,在芜湖二街永平里、花津桥等地开设分店,到清代时,除卜家外还有万家、马家、葛家等较大钢坊,一时“居市廛冶钢者数十家,每日需工作不啻数百人”,芜湖长街、二街大院“铿锵之声终日不绝于耳”,时人有“铁到芜湖自成钢”的赞誉[8]。围绕冶钢业芜湖的“三刀”也非常有名,即剪刀、菜刀和剃头刀。著名的芜湖赵云生剪刀同北京的“王麻子”剪刀、杭州的“张小泉”剪刀齐名。到芜湖开步后还大量输出到国外市场,受到广泛的欢迎。

更为著名的清代出现的芜湖铁画,其创始人为铁匠汤鹏。铁画是以生铁为原料,在高温下通过精湛的工艺打造成山水、风物、典故内容等立体景象。画面常栩栩如生,写意深刻。诗人黄钺在《于湖竹枝词》中这样赞叹芜湖道:

风卷松涛入梦醒,卧游曾对赭山亭;

分明天水明如练,一幅汤鹏铁画屏[9]。

铁画以其另人惊叹的创造精神享誉海内外,展示了芜湖手工业者精湛的加工工艺和伟大的创造精神。不仅成为芜湖,也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瑰宝。

在芜湖的城市发展中显示出了浓重的依江带河的江城商业文化城市气质。

长河(清弋江)是安徽南部连通长江的最重要的一条枢纽性河道。历来徽商外出一则沿新安江顺流东下抵达江浙,一则沿清弋江而下,经芜湖入大江后转至他方,有些徽州商人索性以芜湖为中转站,作为联络和货物囤积之所。

芜湖本是大江哺就的城市,它所具有的一切特点都与大江联系在一起的。从历史上芜湖城市不断地向趋于大江的方向移动可以看这样的特点,日渐繁荣的芜湖越来越自信地拥向大江。明代时芜湖建城于长河沿岸,“大江去西北七里”此时的芜湖还像一个怕羞的小姑娘一样有点怯生生地偎依着长河,略带羞涩地与大江保持着举目可及的距离。但随着明清时期芜湖城市的发展和沿江商业贸易的繁荣,渐渐强大起来的芜湖开始充满自信地拥向大江,芜湖城市商业衷心不断向沿江方向发展,这为1877年开埠通商后芜湖城市重心向沿江地带发展奠定了基础。芜湖开始成为真正的大江之子并在中国近代以来的城市现在化史和贸易史上扮演了一个令人瞩目的角色。

明清时期的是我们商品经济大发展的时期,其中伴随着城市和市镇的大发展,芜湖城市在这样的发展中充分地依靠了其优越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物产资源。展示出了独具特色的城市和商业文化风格。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结束了自主发展的时期,开始了逐渐而被动地溶入资本主义世界化的潮流中,在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中芜湖被开放为通商口岸,芜湖的城市和商业结束了传统的发展轨迹,开始了向近代化演进曲折的历程。

参考文献:

[1]明・林钺修.邹壁撰.重修太平府志[A].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二二[M].中国书店.

[2][3]清朱肇基修.陆纶纂.乾隆《太平府志・建置志》[M].

[4]梁启骧撰.嘉庆《重修芜湖县志・序》[M].

[5]清朱肇基修.陆纶撰.乾隆《太平府志》[A].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M].

[6]芜湖市文化局编.芜湖古今[M].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

[7]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第三册)[M].

[8]芜湖县志[M].

[9]芜湖诗词[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9.

作者简介:王彩莲(1976―),女,安徽巢湖人,安徽省和县一中教师,安徽师范大学2010级历史教育硕士,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与研究。

上一篇:浅析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下一篇:基于AHP模型对新疆各地州综合经济实力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