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形成及其与文学的关系研究

时间:2022-05-15 11:26:27

色彩的形成及其与文学的关系研究

摘 要:关于色彩的研究由来已久,其结果也相当丰富。从美术学的角度来说,色彩概念在绘画范畴中,古今中外都曾有多部专著广泛深入地探讨过。在文学的审美创造中,色彩也有着丰富的实践,而且已经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具有不可忽视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色彩;文学;审美价值

“当眼睛为色彩的美及它的其他特质所痴迷的时候,就会产生色彩的纯感官效果”。1在1666年牛顿用三棱镜为我们照出太阳光七彩的血管之后,人对色彩的感知变得更加细微和精准。歌德将色彩的情感特性赋予了心理学上的意义,此项举动,让对色彩的追寻似乎已然成为人们认识自我的一条重要路径。毫无疑问,人对色彩的感知是与生俱来的,且色彩之于我们,也绝非仅仅停留于简单的视觉感知的层面。

(一)色彩的形成及其分类

什么是色彩?

关于色彩的研究跨度很广,它涉及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等多方面的领域。那么要科学地解释色彩的产生,就必然要从物理学的角度开始。

人眼中所见到的色彩世界,简言之,即是由光刺激眼睛而对物体产生的一种视知觉。由此可知,色彩的形成需有三个条件:首先是光,其次要有存在物,再一是人的视力。

从理论上说,色彩的种类是没有极限的。如何对如此纷繁复杂的色彩进行归类?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色彩的基本属性。

色相,也就是色彩的相貌,是由一种色彩区别于它种的表象特征,也是色彩最为基本属性。我们对红、橙、黄、绿等颜色的称呼,就是色彩的“色相”。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这是全部色彩共同具有的属性。是由各种物体对光源的反射和吸收程度的不同决定的,故此属性所表示的是色彩的明暗强弱程度。显然,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明度,明度最高的颜色是白色,最低的是黑色。而同一色相的色彩也具有千万种不同的明度,以红色为例,往深红的颜料中添加白色,就会提高它的明度使之成为粉红色,那么深红色与粉红色的明度是不同的。

纯度,又叫彩度。指的是色彩中含有有色成分的比例,是色彩所具有的鲜艳度,即纯净程度。比如往红色里加入灰色,那么色彩就会钝化,变成栗色,那么红色与栗色的纯度是不一样的。色谱中最纯的颜色是各种单色,称之为极限纯度,又叫饱和度。色彩的纯度越高,色相就越明显。

(二)色彩与文学的关系――文学创作中的色彩情结

艺术是一个谱系庞大的家族,多种艺术门类分布在同一个族谱的不同位置上,尽管各自的艺术观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参照、融合,但他们也因各自具备他种艺术不可再现的庞大、抽象的内在结构而别具一格,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相互不可取代,共同丰富着我们的精神生活。

众所周知,现实中的形象与艺术中表现的形象是不同的,文学中的色彩亦不能如照片般对对象进行平铺直描,那么,文学中的“色彩”是怎样的呢?其功能在超越对对象的客观再现后又归于何处?

1.创作主体对色彩的审美偏向

“情结”(complex),最早产生于心理学界,词语的原创者德国心理学家Theodor Ziehen将之解释为:情结是由有关观念、情感、意象的综合体。他将complex形容为“无意识之中的一个结”。 “心中的感情纠葛;深藏心底的感情”,这是辞海中关于“情结”概念的解说。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仅属于当下的时代,也属于过去的历史,不仅言说着某个时代既定的标准,也诠释着整个人类文明积淀下的普泛准则。从诞生的那刻起,人由机体产生的对色彩的本能感知以及自觉的审美运用,决定了色彩在人心中所产生的固有情结。

不同的人受不同的传统、行为习惯、性格气质、文化修养等因素的影响,由此产生关于色彩不同偏爱、不同审美情感,以及对色彩的不同运用。比如不同、生活环境的国家或民族,对色彩的喜爱是有所差别的。在我国的南方都市,由于气候温和、环境旖旎,设施密集,生活精细,那里的人多喜欢明丽、淡雅的颜色;而在北方农村,极寒、少雨的气候,幅员辽阔的地理环境,和直接奔放的生活方式,导致色彩多为浓烈粗犷。反应到文学作品中,西北地区的作家群与南方作家群作品中所展现的社会风貌与生活色彩也迥然不同。作家们因各自履历、个性、文化背景、生活环境的不同,在根据具体题材进行创作时,对色彩的挑选、搭配、布置、设计也各有不同。有的习惯用色清淡素净,如沈从文、丁玲,他们的作品让人感觉清新温暖,有的喜欢用冷色调,如鲁迅、张爱玲,他们的作品读来则严酷冷峻。可见,色彩情结昭示着作家的审美理想,与作家的各种自身条件密不可分。

2.读者的审美接受

同创作者对色彩表现效果的主动选择不同,读者在阅读作品过程中的欣赏接受是相对被动的,读者要以作者创作的文本为根本出发点,读者只能根据文本中所提及的色彩,根据自身的体验构建脑海中的图景。但读者可以对文本进行自觉的想象与联想,杜夫海纳认为:“审美经验在解读表现性的情感作品时达到顶点,至此,审美知觉完成了它由浅入深的审美经历,而欣赏者的审美经验也得以最大限度的丰富。”2所以,读者在作品鉴赏过程中所形成独一无二的认识和体验,既是自身审美观念、能力的印证,又是经由作品与作者进行互动、交流后所二次生成的新的文本。之所以说是交流、互动,是因为读者对其间所形成的审美知觉不仅是元文本的再次生成,更能丰富作者的创作经历,促使其越出自我创作的藩篱,纠正自身偏颇的创作理念,从而衍生出新的思维和作品。这是一个创作主体通过对色彩的审美感知将自身的审美体验融入作品中,把自然中的客观色彩转化为文学作品中传情达意的审美领域,而读者也通过自己的阅读,想象、联想、感知、理解作者在色彩背后所要表达的某种情感意义和审美旨趣,从而形成文学作品的交流过程。

3.色彩的言说效果

以上阐述了在文本中创作主体的主观观照对色彩选择、设计、调和作用,色彩在文本中产生的审美效应既然是主客体双向运动的有机产物,那么客观世界中的色彩与创作主体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客观的色彩经由主观的艺术加工转化为艺术的过程中是经历了微妙的变化的。就此,E・H・贡布里希借助温斯顿・丘吉尔的话,做出了以下描述:“如果某个真正的权威认真探究在绘画中记忆所起的作用,那会是非常有趣的。我们首先专心致志地注视着所画的对象,转而注视着调色板,然后再注视着画布。画布接收的信息往往是几秒钟前从自然对象发出的。但是它经过了一个邮局,它是用代码传递的它已从光线转为颜色… …不过这时候的光线已不再是自然之光,而是艺术之光了。”3当我们阅读一部作品,在被其中塑造的形象与内容打动的同时,也会对其生动、恰切、完整的表现形式印象深刻,内容美与形式美共同构筑了作品整体的审美价值。传递信息、撩拨情感的特质使色彩走向了一种自觉表现艺术主体审美指向的精神文化领域,而与语言文字的结合更成就了其独特意味的言说方式。色彩作为语言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体文本的审美机制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相对独立的价值和意义。

以上的阐述是尝试从色彩的不同象征意义中寻找普遍规律,是为了对其性质形成大致了解。在文学创作中,色彩的具体象征意义应结合作品中的结构和情节设置来理解,只能在对作品进行宏观、总体的把握中体悟其特定的象征效果。但这种效果不因是脱离实际晦涩不清让人难以接受的,只有获得人心共鸣的色彩象征手法,才能将作品的精神指向表达到位,深刻影响读者的内心感受。(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1.

[2] 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M],韩树站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372.

[3] E・H・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M],浙江: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218.

上一篇:Gazing at The Beautiful Woman 下一篇: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发展对隋唐史馆修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