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学生早恋发生及影响和关联因素调查

时间:2022-05-15 09:30:18

深圳中学生早恋发生及影响和关联因素调查

【摘 要】 目的:获取深圳中学生早恋行为发生率并了解中学生早恋发生的影响因素和早恋带来的不良结果,为中学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采用统一问卷收集普通中学、重点中学和职业高中学生早恋相关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不同因素对早恋发生的影响和早恋带来的不良后果。结果:(1)深圳中学生早恋发生率为17.6%,其中普通初中早恋发生率为11.8%,重点初中10.5%,普通高中为21.5%,重点高中为15.0%,职业高中为32.7%。(2)早恋对初中和普通高中学生学习成绩影响较大,早恋学生的成绩比没有早恋的学生成绩要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中学生; 早恋; 影响因素; 不良后果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incidence,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the undesirable effectsof puppy lov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Shenzhen city

HU Xuhuai1, TAO Lin1, ZHANG Ling2, HE Shengxi1

1 Shenzhen Family Planning Service Center, Guangdong Shenzhen 518028, China2 Shenzhen Municipality Education Bureau, Guangdong Shenzhen 51802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s: The investigation objective is to acquire the puppy love incidence rat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Shenzhen city; an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the undesirable effects of students’ puppy love. As reference frames for the middle schools sex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The study had selected samples by step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The students’ puppy love information in regular middle schools, key middle school and vocational senior middle school were investigated with questionnaires. Using Spss13.0 software analysis the differenc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puppy love and the undesirable effects. Results: (1) The puppy love incidence rate of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Shenzhen city is 17.6%; The rate of regular junior middle school is 11.8%; the key junior middle school puppy love’s rate is 10.5%; the regular senior middle school puppy love’s rate is 21.5%; the key senior middle school puppy love’s rata is 15.0%; the vocational senior middle school puppy love’s rate is 32.7%. (2) The puppy love had depressed records of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and the regular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but it had no influence to the key and vocational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records, the records of puppy love students’ were worse than the non puppy love students’, the difference level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Puppy love; Influence factor; Undesirable effect

1 背 景

早恋的定义是指在生理和心理都没有充分发育成熟的情况下即开始进入恋爱阶段,发生早恋的同学常表现为男女同学关系亲密,并且经常有接吻或相互抚摸等亲昵行为[1]。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受社会转型期和人的价值观变革期的巨大社会变革的冲击,中学生成长过程中产生的早恋问题也随着社会价值观的变革在变化,中学生早恋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现实问题,家长和老师担心因此影响学生的学习,也担心因为青春冲动而发生等行为及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2,3]。因此如何让学生正确面对早恋问题是目前中学性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由于缺乏有效的依据难以在学生中开展有针对性的性教育,所以本研究目的是调查研究当前深圳中学生早恋发生情况和早恋发生的影响因素,以及因为早恋带来的后果,为开展中学性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 象2009年4月至6月对深圳市普通中学、重点中学和职业学校初中二年级和高中二年级学生进行抽样,抽取了12所普通中学5793名学生、4所重点中学3011名学生、3所职业中学1962名学生,共10766名学生。对所有学生采用匿名问卷调查。

2.2 调查质量控制调查人员是项目组统一培训项目组成员,取得学校德育组教师同意后在学生教室统一调查,调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保密和质量控制,不允许学生调查过程中相互交流,现场对问卷有问题的学生由调查人员解答和指导,调查问卷由调查人员统一收集,并且对问卷进行密封保存。

2.3 统计学方法采用Epidata3.0对所有问卷进行双录入,对其中部分问题回答存在严重失常的问卷数据进行作废处理。采用SPSS13.0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描述学生发生早恋情况,早恋发生相关因素和早恋带来的后果情况,分析不同学校、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和学生家庭背景等因素对学生早恋情况的影响。

3 结 果

3.1 基本情况调查的10 766名中学生中,有效回答中学生早恋问题的学生人数为10557人,有效率为98.06%。调查的普通中学5692名对象,其中男学生3100(54.5%)人,女学生2571(45.2%)人,21人性别未填;其中初中学生4050(71.2%)人,高中学生1642(28.8%)人,平均年龄为15.40±1.63岁;重点中学共2960名学生,其中男生1502(50.7%)人,女生1451(49.0%)人,7人性别未填写,其中初中学生977(33.0%)人,高中学生1983(67.0%)人,平均年龄15.72±1.39岁;职业中学1905名对象,其中男生913(47.9%)人,女生987(51.8%)人,5人性别未填,学职业学校都为高中阶段,平均年龄为17.24±0.95岁。

3.2 早恋发生情况所有有效应答的学生10557人中,表示已经早恋的人数为1854人,早恋率为17.6%;目前暂时没有恋爱,但表示将来会恋爱的有2520人,占23.9%;不会恋爱的人有3483人,占33.0%;不清楚是否会恋爱的对象有2700人,占25.6%。结果如图1所示。

分别统计普通初中、重点初中、普通高中、重点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学生早恋发生情况,结果如表1所示。

3.3 早恋的危害

研究早恋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和对学生是否和等活动的影响,结果如下。

3.3.1对学习情况的影响 将学生学习成绩按很好、较好、中等、较差和很差分为五个等级,然后分别赋值10分、8分、6分、4分和2分,由分值可判断,分值越高的学生学习成绩越好。分别比较普通初中,重点初中,普通高中,重点高中和职业高中学生中早恋对象与没有早恋对象的学习成绩,可以判断早恋对学生成绩的影响。结果如表2所示。

3.3.2 早恋对影响情况调查 过于频繁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并且常常的学生会有内疚感,因此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研究对早恋学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1854名已经早恋的学生中,经常的有242人,占早恋学生的13.1%;偶尔有的有610人,占早恋学生中的32.9%;821人从来没有过;181人情况不详。而8703名没有早恋的学生中,发生的学生有496名,占5.7%;偶尔的学生2210人,占25.4%;7716名学生从来没有,占57.6%;987人情况不详。统计学检验有早恋与否学生中发生情况,发现早恋学生发生率高于没有早恋学生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3.3早恋对学生行为情况调查 研究也对比了早恋与否的学生发生行为情况,发现1854名已经早恋的学生中,有发生行为的学生有369人,占早恋学生中的19.9%;没有发生行为的学生1437人,占77.5%;另外2.6%学生情况不明。而8703名没有恋爱的学生中,发生过行为的学生有272名,占没有恋爱学生中的3.1%;没有发生行为的有8216人,占94.4%;2.5%的学生情况不明。因此,早恋学生发生行为的概率(19.9%)明显高于没有早恋学生行为的概率(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4早恋发生影响因素调查分别调查研究父母亲的学历、父母亲职业、性别、年级、学校性质、家中是否能上网、父母亲之间的感情、父母和班主任老师对待早恋态度和学校是否开展性教育对学生早恋发生的影响,结果如下。

3.4.1性别与早恋的关系 5009名女生中,发生早恋的有879名,发生率为17.5%;男生5515名,发生早恋的有973名,发生率为17.6%。男女学生发生早恋的率无差异性(P>0.1)。

3.4.2学生年龄与早恋的关系 此次研究调查的对象主要为初中二年级和高中二年级学生,且高中二年级的恋爱的比例高于初中二年级,所以分层分析学生年龄与早恋的发生。初中生和高中生早恋年龄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3.4.3学校性质与早恋的关系 按照深圳教育系统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估和学校教师对学校的判断标准,将调查学校分为普通中学、重点中学和职业中学三类,发现不同性质学校学生早恋发生率情况如图2所示。

3.4.4父母亲学历与学生早恋的关系 不同学历的父母亲可能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不一样,且不同学历背景的父母对待早恋的态度也存在差异,所以研究调查了不同学历父母学生早恋的发生率情况,结果如图3所示。

3.4.5父母亲职业与学生早恋的关系 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分类,将学生父母亲职业分为:(1)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2)专业技术人员;(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4)商业、服务业人员;(5)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7)军人;(8)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以下是不同职业父母亲孩子发生早恋情况,结果如图4所示。

3.4.6是否独生子女与学生早恋发生情况调查 调查发现,对象中是独生子女的学生人数为2916人,发生早恋的人数有361人,早恋发生率为12.4%;不是独生子女的人数为6341人,发生早恋的人数有1234人,早恋发生率为19.5%。非独生子女早恋发生率高于独生子女早恋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4.7不同学习成绩学生早恋发生率 将学生学习成绩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很好、较好、中等、较差和很差,统计不同学习成绩等级的学生早恋发生率,结果如图5所示。

3.4.8深圳户籍和外地户籍学生早恋发生率情况 调查对象中有7773名深圳户籍学生,发生早恋的人数为1378名,早恋发生率为17.7%;外地户籍学生2192名,发生早恋的人数为382名,早恋发生率为17.4%。深圳户籍和外地户籍学生早恋发生率情况基本一致,无统计学差异(P>0.05)。

3.4.9父母亲对待早恋的态度与学生早恋的关系 调查对象父母亲对待早恋的态度,将态度分为如下五个等级,分别是反对、理解、默许、支持和不清楚,分别计算不同父母态度的学生早恋发生率情况,结果如图6所示。

3.4.10父母亲是否嘱咐学生不要发生恋爱与早恋的关系 调查对象父母干预学生不要在学校恋爱的学生有9194名,早恋的有1634人,发生率为17.8%;没有干预的对象有1293名,早恋的有209名,发生率为16.2%。父母亲对于学生是否嘱咐不要恋爱对学生早恋发生率没有影响,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3.4.11班主任老师对待早恋的态度与学生早恋的关系 调查将班主任老师对待早恋的态度分为反对,理解,支持和不清楚四个选项,分别看对待早恋不同态度的班主任老师的学生早恋发生情况,结果如图7所示。

3.4.12学生对自身身材满意度与是否早恋的关系 调查学生对自己身材的满意程度与早恋发生情况,发现对自己身材满意的对象有6419人,这其中发生了早恋的人数有1151人,发生率为17.9%;不满意自己身材的对象有4068人,这其中发生早恋的人数有689人,发生率为16.9%。不满意自己身材对象早恋发生率略低于满意自己身材的学生,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192)。

3.4.13家中是否可以上网与学生早恋的关系 研究调查了对象家中是否可以上网,发现对象中有9716名学生家中可以上网,这部分学生中有1735名学生发生了早恋,发生率为17.9%;不能上网的学生有716名,发生早恋的有100名,发生率为14.0%。统计学发现不能上网学生早恋发生率低于能上网学生早恋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

3.4.14父母的感情与学生早恋的关系 研究还调查了学生父母感情对学生早恋发生的影响,分别将对象父母感情分为和睦、常争吵、闹离婚、已离婚和父母有外遇五种情况,分别调查这些不同感情父母学生早恋发生率情况,结果如图8所示。

3.4.15学校是否开展性教育与学生早恋的关系 调查学生是否在学校接受性教育与学生发生早恋情况关系,发现在自认为学校接受过性教育的学生有1651人,发生早恋的有265人,发生率为16.1%;自认为没有接受过学校性教育的学生有8475人,发生早恋的人数有1502人,发生率为17.7%。发现没有接受过性教育的学生早恋发生率略高于接受过性教育的学生,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4 讨 论

4.1此次研究采用分层抽样方式,分别选取了普通中学和重点中学的初高中和职业高中学校分别调查,共调查了学生10766人,对早恋应答的学生有10577人,应答率为98.06%。且此次调查的学生样本量非常大,所以结果真实可靠。调查的深圳中学生总体早恋发生率为17.6%,普通初中早恋发生率为11.8%,重点初中为10.5%,普通高中为21.5%,重点高中为15.0%,职业高中为32.7%。初中学生早恋发生率低于刘小勇[4]报道的初三年级学生早恋发生率26.74%。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重点初中和普通初中早恋发生率相同,而高中阶段重点高中发生率低于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发生率最高,这可能由于三类学校学生的学习任务差异和学校教学氛围等因素影响的。

4.2从结果3.3发现,早恋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在重点高中和职业高中差异不显著,而在初中阶段比较显著,由此提示初中阶段要注意降低学生早恋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另外,早恋学生发生率增高,并有学生因为带来心理负担增加的可能,所以让学生正确认识早恋和等生理知识是非常重要的。研究也发现,早恋学生发生行为的比例高于没有早恋学生的比例,并且许多学生由此带来的伤害是非常巨大的。有文献报道[2]早恋还会带来学生分散精力、影响学业、感情冲动、意志涣散,严重的会因为恋情带来犯罪等危害。这些危害是早恋的不良影响。

4.3哪些因素会导致早恋发生,是本研究的重点研究内容。从结果3.4中可以发现,年龄、不同学校、父母学历、父母职业、是否独生子女、学习成绩、班主任老师和父母对待早恋态度、家中能否上网以及父母感情是否稳定是学生是否发生早恋的重要影响因素。同一年级学生,早恋学生年龄要高于没有早恋的学生;职业学校发生早恋发生率最高,普通学校次之,重点学校最低;父母学历越低的学生早恋发生率越高,大学学历背景父母的学生最低,但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父母学生早恋发生率也较高。父母职业对学生早恋发生率有一定影响,军人和农林牧渔生产人员的子女早恋发生率最高,从图4中发现,母亲职业比父亲职业对子女早恋发生率影响更大;独生子女早恋发生率低于非独生子女,这可能非独生子女更喜欢与人交往有关;从图5发现,学生学习成绩也是早恋发生率的影响因素,学习成绩极好的和极差的学生早恋发生率较高,这可能与这两种学生更容易被学生注意有关;班主任老师和父母对待早恋的态度是学生早恋的重要影响因素,从图6和图7发现,态度随着反对、理解和支持学生早恋发生率逐步升高。因此,父母和班主任老师都是学生早恋发生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家中能上网的学生早恋发生率高于不能上网的学生,这可能能上网的学生更能接收到一些来自网络的信息刺激有关;父母情感因素也是学生早恋的重要影响因素,学生早恋发生率随着父母感情从好到差越来越高,这可能是学生由于父母情感带来伤害从而从外面获取情感有关。从结果3.4.15中发现接受过学校性教育的学生早恋发生率更低。

男女学生、学生户籍、父母是否叮嘱学生不恋爱以及学生自身身材满意度等都不是学生早恋率的影响因素。以上研究结果与上海师范大学张海燕[1]调查的结果类似。

4.4教师如何对待学生早恋的问题,已经有许多教师[2-5]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主要是反对两种倾向即反对放任自流和反对严加扼杀,对待学生早恋问题学校和家庭都需要重视,主要处理方式是对已经恋爱的学生要进行正确引导,并对学生进行教育,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对待尚没有早恋的学生要积极避免,及早发生学生的感情危机,并避免恋爱学生过多的接触;另外,要对学生加强教育,重视学校的青春期教育,尤其是性教育。

5 结 论

深圳中学生早恋率为17.6%。学生早恋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一个主要因素,并因此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因此,重视影响学生早恋的影响因素,并加强学生教育是学校性教育的重要课题。

(该调查课题得到了深圳市教育局和深圳许多中学德育老师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张海燕.羞答答的玫瑰,请你静悄悄的开――对中学生“早恋”问题的抽样调查及分析[J].科技信息高校讲坛, 2009,(7):534-535.

2 倪韬.对中学生“早恋”现象的思考与对策[J].前言学术论坛,2009,(3):296.

3 韩宝磊,倪娜.中学生早恋的心理特征与应对策略[J].山东省团校学报,2009,(2):31-33.

4 刘小勇.未雨绸缪, 合理引导――解决中学生早恋问题的有效途径[J].才智,2008,(1):114-115.

5 赫艳红.中学生早恋宜疏不宜堵[J].科技信息,2008,(16):232-233.

[收稿日期:2011-09-12]

上一篇:我放下 我快乐 下一篇:中高职护生性健康课程设置干预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