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呼声 第4期

时间:2022-05-15 09:00:50

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把脉开方

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原因和对策

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原因是:国家没有卫生法,政府对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基本定位没有明确,即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目的是治病救人,还是赚钱盈利。由于根本定位没有解决,眼下出台的许多政策措施都是中间环节或权宜之计,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为从根本上解决国民看病难、看病责问题,提出以下基本思路和解决对策。

基本思路是尽快实行“两个分开”:

1.将医疗卫生的公益性与营利性分开。

2.将医疗与收费分开,使医生工资、奖金与收费脱钩。

解决对策是“六管齐下”:

1.建议国家制定卫生法,从根本上解决医疗卫生工作的性质、定位和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2.实施公益性医院与营利性医院分别管理。

3.加大政府投入,对于公益性医院亏损部分给予补贴。

4.加大对医生的考核力度。建立医术、医德、信誉等完整的考评体系,依此确定医生的晋升和提级。

5.建立对医院收费的考核制度。

6.进一步制定有关的系列性配套措施。作为过渡,先着力推进“社区医疗”及“济困医疗”等,然后再逐项解决其他问题。

推进分层次医疗服务体系

部分全国人大代表集思广益,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把脉开方,他们认为推进分层次医疗服务体系当是一剂“良方”。

“一边是大医院人满为患,一边又是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因无人问津而运转艰难。”由于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缺乏初级与二级医疗服务的制度化分工,或者说我国医院体系的功能错位,为医疗费用快速上涨“推波助澜”。大量普通病人涌向专科医生云集本应专注于二级医疗服务的综合性大医院或专科医院去寻求初级医疗服务,医疗费用的上涨和医疗资源的浪费无法避免。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和我国医疗卫生改革探索实践的基础上,与会的代表们就如何推行分层次医疗服务提出以下建议:

通过卫生立法,着力构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区域大中型公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两级分工协作、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体系;在医疗机构内部推行分档次医疗服务;制定一整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档次收费标准。在充分考虑医疗的福利性,强调医疗的公益性和重视社会效益的前提下,由政府按法律程序制定出一整套指导性价格,包括最低收费标准和最高限价的分级分档收费模式。

医德蒙羞于“红包”、“回扣”

医院补偿机制扭曲,一切靠创收,形成“供方诱导需求”,开大处方、滥检查、乱收费、拿红包等现象自然层出不穷。

当前医疗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医疗系统的医德、医风建设是群众关注的焦点,更是医院进行职业思想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端正社会风气,对大家反映突出的医疗领域的不正之风要大力整治。

要从体制和监督机制上入手,逐步解决医院“以药养医”的问题,煞住药品招标中存在的“回扣”和医生收受“红包”、开大处方拿“提成”等不良风气,减轻患者医疗负担。同时,医院要对医务人员广泛开展医德、医风教育,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医扩业务素质,把治病救人摆在首要位置,不断克服利益至上、效益至上的错误工作作风。

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议

1.对现有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资源调整和重组,发挥农村卫生服务网的整体作用。将全科医疗、合作医疗、乡村一体化管理三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一套服务体系。支持多种所有制医疗机构的发展,鼓励社会、企业投资支持农村卫生事业。

2.明确政府责任,保障居民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推行农村卫生全行业管理,把乡镇多个卫生单位上划县管,精简机构,增强县级政府对社区卫生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能力。选择政府重视、基础较好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县(市、区),探索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示范区创建活动,以示范效应整体推进农村卫生事业。

3.开展以“驻村医生制”为代表的“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实行全科医学家庭保健医生责任制,逐步构建农村社区居民健康信息平台,实施较为综合、连续的照护。

4.探索加快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途径,加强现有卫技人员的在职全科培训。

5.加强农村公共卫生网底建设,把疾控、预防保健、卫生监督等纳入乡镇社区卫生服务。

解决“看病贵”,政府是关键

1.坚持政府主导作用,实行医疗机构属地管理,实施区域卫生规划,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2.建立财政补偿政策机制,保持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取消“以药养医”的补偿政策,不要再提“以医养医”,对公立医院实行差额补偿和服务价格补偿政策。

3.制定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政策,组织有关专家制定基本医疗服务目录和基本医疗服务药品目录,其价格由国家制定。

4.改革药品和医用器材的生产流通体制,加强对药品和医用器材的开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管理。对基本医疗服务药品由国家专营专管,医院不加价;加强药品和医用器材价格管理,严格成本核算,控制价格虚高。

5.加快建立城乡医疗保障体系,从国情出发,分步实施。要继续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实现基本医疗服务的广覆盖。对于城镇下岗职工、低收入居民、学生、老弱病残等群体,要由政府投入。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重点解决大多数农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问题。建立城乡特困居民的大病医疗救助制度。

6.加强卫生全行业监管。特别要加强医院内部管理。严格规范医院诊疗行为,改进服务流程,简化就医环节,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严格财务管理,加强医院物价和收费管理,努力降低运行成本,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群众经济负担。

对药品招标采购各抒己见

医药行业的发展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社会的一个敏感话题。药品招标采购作为一项新的制度,我们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它实际上是通过政府手段使药价趋于合理,代表、委员们对这个制度的不同看法和意见,再次验证了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难度。

业内的共识是,招标采购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医药购销体制的问题,还必须改革现有药品定价方式,按生产技术、工艺、环节等严格核算药品生产成本;改革现有多级批发、层层加价的药品流通体系,取消不必要的中间环节等等。

不管招标采购制度何去何从,药品价格管理体制的根本目的是根除弊病,规范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从源头上控制价格虚高,最终使药品价

格降下来。相信经过探索、试点,深入改革,国家会在“十一五”期间,真正减轻社会医疗费用负担,切实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维护广大患者的利益。

规范药品招标采购制度,解决药价虚高

药品价格虚高,除定价机制不合理,流通环节过多,定价过程“暗箱操作”等因素外,药品招标采购制度的不完善以及有关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不力等也难辞其咎。众多代表、委员根据自己所进行的深入调研,分析了目前药品招标制度存在的问题,认为实施结果与其初衷相去甚远。要进一步完善目前的药品招标采购制度,建议:

1.通过制度的变革来削弱医疗机构的垄断地位,其中切实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加快实行“医药分家”的步伐。推进加快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配套改革,解决医保定点药店数量少、限制多的问题,使患者具有购药的自主选择权。

2.进一步加强在招标过程中的监督,以规范招标行为。坚决杜绝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的滥收费现象,降低企业方的负担。全面推行电子网络平台的药品招标采购,通过建立一个具有强大信息收集、加工处理能力的数据中心与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以及分布于全国各地的交易网站,来构建一个标准化的医药网络交易平台,可以确保在全行业范围内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使整个药品交易过程在完全透明和有效监控下进行,最大限度地避免不正之风,消除不良购销成本。

3.有关的政府主管部门更应严格自律,坚决杜绝行贿受贿行为,并严格按照有关的规章制度行使其监管权利,加强监管力度,对各方的违章行为坚决予以从重制裁。

将药品招标采购纳入政府采购的体系

药品价格需要管理,但是管理是为了切实保障老百姓利益,也是为了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民族制药业的实力。目前,不规范的药品招标采购给企业带来的负担很重,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招标制理论上是将价格最低的药品选入医院,但事实上“最低”的药价中早已包括了医药企业为投标花费的保证金、风险金、管理费、入围费、专家评审费、药品质量检验费、会务费、场租费、公关费等费用井最终转嫁给患者。招标只是药品进入医院的一个门槛,对降低药品的价格作用不大。特别是医院同样有在所有中标药品中选择使用何种药品的权利,因此企业还必须在药品中标后继续公关,所花费用也早已打入药价。代表建议,将药品招标采购纳入政府采购的体系。由各级负责政府采购的部门来组织实施药品招标采购,而不是由卫生部门和医院来负责。这样可以切断“利益链”,达到通过招标降低药价的初衷。

呼吁取消药品招标采购制度

有的代表提出,以省区市为单位的政府招标采购是“药品价格虚高的主要根源。”呼吁取消药品招标采购制度,从源头上控制价格虚高。

目前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医药价格处具体负责全国6 000多家药厂、几万个品种规格药品的定价,这种定价机制公众参与严重不足,很难对药品的成本、工艺、生产过程进行界定,有些是按照企业的申报资料进行定价,致使药品价格过高,同品种、同规格、不同厂家的药品生产价格相差甚至高达百倍,有的药品标价与政府定价居然相差10倍。

其次,药品流通的中间环节过多,从药厂生产药品到患者最终拿到药品,需要经过药品批发商、药店、医院等环节。药价在销售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层层加码,致使众多药品的零售价高得离谱,有的药品零售价甚至高于成本价百倍。同时,国家在药品最高限价的基础上实行政府招标采购,操作过程无形又增加了一笔招标费用,而这些费用最终又通过销售转嫁到老百姓身上。

上一篇:医药监管 第4期 下一篇:医疗机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信息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