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建筑监理工作

时间:2022-05-15 02:47:40

浅谈如何做好建筑监理工作

摘要:近年来工程项目单位逐渐认识到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建设监理工作的作用也日渐突出。要做好建设监理工作,应该从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各方的协调四个方面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工程经济效益。本文探讨了如何做好建筑监理工作四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建设;监理; 工作协调

中图分类号:U415.1文献标识码: A

建设监理服务是一种智能型的技术服务,随着建筑市场日益规范化,专业化监理服务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要想做好监理服务工作,除了要求监理工程师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宽泛的知识面以及丰富的工程经历,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能够从容应对,还需要结合不同工程的实际,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理工作,保证工程项目的建设按计划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质量和安全、进度和投资的控制目标,使业主对监理工作满意,获得良好的企业声誉。根据多年来建设监理工作经历与体会,要做好监理服务工作,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好工作:

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建筑市场还存在着种种不规范行为, 而国家对监理工程师队伍的要求在不断提高,监理服务正在从简单的质量监理向“三控制三管理一协调”,全方位全天候监理模式转变。作为一名监理工程师如何将“质量、进度 、费用、 安全”监理工作做好,实现预期控制目标,首先必须要做好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工作。

1、落实监理自身各项工作。

施工准备阶段是事前监理工作的重要阶段, 在事前监理的规划准备中,针对项目工程的特点、施工承包合同确定的质量等级和建设方的要求、施工单位资质等级,以及划分的施工标段等情况,确定监理控制目标和标准,明确项目监理机构人员的职责和分工,根据监理大纲有针对性的编制监理规划和各专业监理实施细则,包括各工序施工工艺的监控目标,重点及关键工序的旁站监理计划,进场材料及构配件的检测计划,人员设备的安排计划,安全和文明施工监理计划,对可能出现的过程质量问题的预案制定等工作。制定监理工作制度、 工作程序,做到监理工作有序、规范。

2、 检查审核施工单位各项施工准备工作。

影响工程进度质量等控制目标的主要因素有“人、机、料、法、环”等五个方面,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应重点检查落实:施工方项目部组织机构设置及主要管理人员的情况,以及四大体系(技术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项目质量保证措施是否完善,质量管理是否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完善的质量检验制度。

3、加强质量意识,实行“三检制”。

在工程施工前,项目监理机构及时召集施工承包单位的技术负责人、专职质检员、施工员及专业分包负责人参加的专题质量会议,明确工程质量控制验收的基本程序:首先,明确在施工过程中,落实工程质量“三检制”,每道工序必须经项目部专职质检员对班组的初检、复检结果进行复核验收签字,并整理报验资料报监理机构验收确认,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否则,如果施工单位未落实内部验收,监理人员拒绝验收;其次,必须坚持原材料先报验后使用的原则, 未经验收的工程材料不得用于工程,工程材料取样检验必须具有真实性和广泛的代表性;第三,必须坚持方案先行、样板领路的原则,分项工程施工前必须上报施工方案获得监理批准,其样板工序通过验收,方可进行全面施工,由此增强质量管理意识,层层落实质量管理责任,杜绝质量隐患。

4、以动态思维应对工程的动态变化。工程是动态的,问题也是动态的,所以在做事前监理工作时,一定要有一个动态的思维,对潜在出现的问题要用动态的思维去思考,以动态思维不断对施工全过程中的“三控”进行趋势性分析、前瞻性考虑, 使工程建设的各项指标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二、施工阶段的监理

1、增强监理服务意识,认真履行监理职责。

监理不仅是监督、控制, 同时也是服务,“ 监理要严格, 服务要热情”。主要从三个方面强化监理服务意识: 一是主动监理,超前监理, 即主动研究问题、发现问题, 对工程进度、质量、投资等存在的潜在问题, 未雨绸缪、消除隐患, 既避免了经济损失, 也赢得了宝贵时间;二是及时监理,准确监理, 监理人员要有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 遇到问题,做到“不等、不靠、不拖、不推、不扯皮”,迅速决断、及时给予明确答复, 这种决断不是“心里没数胆子大”的盲目武断, 必须是基于对标准规范的灵活把握, 对现场实际深入了解而作出的准确判断;三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要求监理人员既要发现问题, 对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要向承包商及时指出并提出好的建议, 使施工质量既能达标, 又能加快进度,从而增强承包人对监理的信服感、信任感。

2、加大监理力度,力求取得实效。

现场监理工程师要做到五勤。 即眼勤,要勤看图纸,熟悉设计意图,列出重要部位,深入现场了解工序施工情况;手勤,发现问题勤做记录,处理问题也要记录;腿勤,勤转现场,随时掌握工程动态;口勤,对施工中易出现质量通病和隐患的部位或工序要勤提醒,及时进行交底;脑勤,勤动脑、想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对于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的施工过程要求安排旁站监理,掌握对工程质量控制的主动权,敢于管理善于管理,发现问题坚持“三不放过”: 不找出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不放过, 不提出处理方案不放过,不制定预防措施不放过。

三、验收阶段的监理

当分项分部工程施工完毕后,监理机构及时按相应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标准,对已完工程质量进行验收。质量控制中最后的补救措施是事后控制,通过验收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缺陷或隐患,要求施工单位编制报审处理方案,经监理批准后进行处理,从而达到既保证工程质量又不影响工程进度,减少或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四、做好与各方的协调工作

协调工作也是监理工作的主要方面,也是监理向业主、施工方等合作单位展现自身魅力和能力的体现, 协调工作贯穿整个监理工作的始终。

1、 协调好与业主方的关系

监理通过各种方式积极的与业主进行交流、 沟通, 并且用以诚相待的原则来处理与业主之间的关系,多数情况下业主会慢慢理解监理,业主和监理的关系就会越来越融洽,而且业主对监理的信任程度也会越来越高。

2、协调好与承包商的关系

承包单位跟业主是合同关系,与监理是被监理与监理的关系, 由于种种原因,业主、 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之间独立平等主体的性质在工程实际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很多情况下承包单位处于被动地位,而这种被动局面给承包人造成持续压力后,将会对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所以处理好监理与承包商的关系对工程各项目标的实现非常重要。

3、突出重点、兼顾平衡,做好三方的协调工作

业主最为关心的就是项目的进度与投资, 施工方首先考虑的是控制施工成本。为此,监理就应该根据各方的需求, 将既矛盾又统一的三控制两管理协调成一个突出重点、顾及平衡的综合监理方法。要做好协调工作,首先要尊重自己的劳动,热爱监理这份职业;其次更要尊重和理解参建各方的劳动, 学会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面对工作中的问题; 第三做好协调工作与每个监理人员的水平和素质高低有关,与监理公司整体的管理制度和经营理念有很大的关联。协调工作做好了,也就为监理工作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五、结束语

以上是本人监理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心得和认识, 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所涉及的层面远不仅如此,更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仍需要不断的学习、总结、实践。

参考文献:

[1] 侯全祥. 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监理工作[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2):233-233

[2] 刘涛. 对当前形势下如何做好监理工作之浅见[J]. 科技咨询,2009,(1):154-154 .

[3] 杜甲斌. 如何做好监理工作 [J].价值工程,2010, (36):63~63 .

[4] 葛海东. 探讨如何做好监理工作[J].科技信息,2009,(21):678~684.

[5]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

[6]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上一篇:智能型低压无功自动补偿设备 下一篇:园林工程监理现状及监理要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