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探索

时间:2022-05-15 01:59:52

关于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探索

摘 要: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基本建设工作中最具基础性的核心工作,必须遵循高职教育规律,以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转变为先导,以学生为主体,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突出高职的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从根本上保证课程建设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关键词:精品课程;教学设计;能力本位

Higher quality on construction of exploration programs

Liu Shuying

Dalia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Dalian, 116037, China

Abstract: Vocational courses teaching basic construction is fundamental work in the heart of the most basic work, and its construction must follow the law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teaching ideas and teaching the concept of change as a precursor to the student, closely around the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objectives, through the constant renewal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the use of appropriate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ethods, highlighting the vocational school characteristic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courses in the role.

Key words: quality course; instructional design; competency-based

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基本建设工作中最具基础性的核心工作,它的水平、质量和成果是衡量学院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而精品课程是指具备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如何将课程建成精品,是每一个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1 基于工作过程进行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的每一个专业都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而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每一门课程必须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学生将来的从业岗位,确定教学内容,再根据高职的办学特色,进行基于工作过程教学设计,将课程建成精品。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开发课程,是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关键所在,其重点在于课程内容的选取和课程内容的序化。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课程是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电子产品生产装配、调试检验、安装维修、设计开发等实际应用能力,生产设备的维修、维护能力,生产管理能力。主要的从业岗位是电子产品装接工、电子产品维修工、电子产品制图与制版员、SMT操作员等。在培养过程中,要使学生具有电子产品生产装配、调试检验、安装维修、设计开发等实际应用能力,必须掌握电子产品中最基本的半导体元器件的特性及检测、选用方法和基本电路的作用及分析调试方法,而这些最基本的技能都要通过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这门课程介绍给学生。所以这门课程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时,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需要选择一个载体,通过这个载体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操作技能的培养结合起来。载体可以是一个项目、一个现象、一个案例、一个产品,要根据课程特点及具体培养目标来选择。根据本门课程的培养目标,选择小型电子产品作为载体比较合适。另外在具体设计时,切入点可以不同,可以从产品处理的信号、产品使用的器件、产品具有的功能等不同侧面作为切入点,进行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为了便于教学的组织与实施,选择具有不同功能的小型电子产品为载体,将课程内容重新整合序化,设计出6个学习情境: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与调试、对讲机的制作与调试、信号发生器的制作与调试、报警器的制作与调试、编码电子锁的制作与调试、电子秒表的制作与调试。

2 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实施教学

按照前面的教学设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主要是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及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主体,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做中学”。每个学习情境由一个或多个典型工作任务组成,每个工作任务再按“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四步法来组织教学。所有的课程内容均在实训室进行,教学环境设计成“中间教学、实训环绕”式学习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灵活运用引导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讨论式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灵活利用多媒体技术、仿真模拟技术等手段,将电子电路中半导体器件的特性及电路工作情况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通过学习小组的形式,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个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其独立思考,提高其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安全、环保意识等。

3 突出能力本位,注重过程考核

为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将传统的期末理论试卷考核的做法改革为“过程考核+期末理论考核”,其中过程考核占70%,期末理论考核占30%。在考核方案中,设计了考核内容、配分及考核标准。本课程共设计6个学习情境,每学期实施3个。在每个情境实施过程中,教师分阶段对学生进行考核评分,在每个学习情境结束时,依据配分和评分标准进行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所占比例依次为30%,20%,50%,3个学习情境各项评价成绩平均值之和作为过程考核成绩。期末理论考核,以百分制闭卷考核形式,将卷面得分的30%计入总成绩,二项成绩之和为期末总成绩。采用这种过程考核方式,解决了过去平时不学习、期末突击复习的问题,使学生更加注重平时的学习与考核,能更加系统地学习知识,对操作技能的掌握也更加扎实。

4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学资源

为保证教学设计的顺利实施,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了教学资源,制定了课程标准,编写了配套的讲义,制作了教学课件,编写了习题集、实训指导书,案例库、试卷库,并将这些教学资源发到校园网上,便于学生课余时间学习使用。编写的讲义完全打破以往传统教材系统安排教学内容的做法,将相关知识分配到各学习情境中,每个学习情境安排了工作任务、任务要求、学习内容、电路制作与调试、课后习题等。经过修订,本讲义已作为国家示范院校建设成果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教材名为《电子技术与实践》。

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这门课程,作了上述改革后,教学效果非常明显,主要是:(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上课都在认真听讲,对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2)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在参加高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考证中及格率为100%。(3)学生的职业素质增强了。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也非常认同,认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上课很充实,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掌握了实践操作技能。

5 结束语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只有不断改革、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推进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 刘金涛.探索?实践?创新[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4] 毕忠梅.关于加快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20.

[5] 徐明,刘文琦.建立高职学生学习成绩评价体系的探讨[J].职教论坛,2007,16:56-59.

[6] 刘淑英.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与实施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1:49-50.

上一篇: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下一篇:五年制高职创业教育途径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