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乳腺癌手术中全麻联合腰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的临床比较

时间:2022-05-14 11:24:33

在乳腺癌手术中全麻联合腰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的临床比较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中单纯全麻与全麻联合腰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乳腺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全麻,观察组给予全麻联合腰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与术后清醒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后MAP、HR和血糖无明显差异,但对照组在切皮、腋窝淋巴结清扫、气管拔管时则显著高于观察组,对照组用药量明显多于观察组,在手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气管拔管和完全清醒时间中观察组情况更好。结论在乳腺癌手术中应用全麻联合腰膜外麻醉能够提高麻醉质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关键词】全麻;硬膜外麻醉;乳腺癌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120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504-02乳腺癌手术是一种创伤较大,创面渗血较多,应激反应较强烈,手术时间相对较长的手术。因此合理选择麻醉方法,有利于循环稳定,减少术中渗血,减轻不良反应,减少用量,缩短病人苏醒时间。本研究选择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比较它们围手术期对循环血糖的影响,全麻药的用量和术终恢复时间差异,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40例乳腺癌患者中年龄32-76岁,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行单纯全麻,观察组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两组在年龄、体重和手术时间上均无明显差异。所有患者术前ECG均无明显异常,心肺功能良好,无糖尿病和精神障碍,无特殊嗜好。

1.2麻醉方法术前1h肌注东莨菪碱0.3mg,苯巴比妥纳0.1。对照组给予静注芬太尼4μg/kg、丙泊酚2mg/kg、氟哌利多0.08mg/kg、维库溴铵6mg/kg、后气管插管。观察组先于T3-4硬膜外间隙穿刺,确定在硬膜外间隙后,注入1.5%利多卡因5mL,再按对照组方法行气管插管。机控通气参数为:VT10mL/kg、RR14次/min、I:E为1:2。麻醉维持:对照组静脉推注泵推注芬太尼、维库溴铵、丙泊酚;观察组酌情减少上述用药外,间断硬膜外间隙注入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8-10mL,总量(26±1.5)mL。

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诱导前后、切皮、腋窝淋巴结清扫、气管拔管时MAP、HR、血糖值,用量,术毕至自主呼吸恢复、拔管和完全清醒时间。

2结果

两组诱导前后MAP、HR和血糖无明显差异,但对照组在切皮、腋窝淋巴结清扫、气管拔管时则显著高于观察组(P

3讨论

麻醉应达到安全、无痛、镇静、肌松、抑制牵拉反应,生命体征平稳和控制手术和麻醉应激反应的目的。单纯全麻时,只能抑制大脑皮层边缘系统或下丘脑对大脑皮层的投射系统。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反应仍存在[1];交感神经未完全抑制,且不能有效阻断手术区域伤害刺激向中枢传导,手术刺激时,儿茶酚胺增加、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有文献报告胸部硬膜外阻滞后,血浆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因此复合硬膜外麻醉有利于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尤其对乳腺癌这类创面较大的手术,保持稳定的血压,可减少术中出血量。

乳腺癌手术创伤大,应激反应强烈,易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同时应激反应使糖代谢障碍[2],单纯使用一种麻醉方法不能有效抑制这种反应。本研究证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血糖升高明显低于单纯全麻。从而证明复合麻醉能有效的抑制手术创伤所致的应激反应和改善血糖代谢。

硬膜外阻滞有止痛完善和肌松良好的优点,能有效阻断阻滞区域(手术部位)冲动向中枢神经系统的传递。因此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时减少全麻药用量,做到术毕早清醒,早拔管,此外术后硬膜外导管联接镇痛泵可行PCA,消除刨口痛,使患者心里平静,消除疼痛引起的心理和生理的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全麻和硬膜外麻醉联合应用(平衡麻醉),可以发挥各自优势。提高麻醉质量,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已逐步成为临床麻醉的主要方向之一[3]。

参考文献

[1]吕胜,李华凤.四种麻醉方法对妇科手术病人儿茶酚胺及心血管反应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9):560.

[2]刘洁,李霞.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阻滞用于门脉高压症手术[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7):437.

[3]徐启明.临床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4.

上一篇:心内科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 下一篇:94例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