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腹腔镜切除手术48例体会

时间:2022-05-14 08:27:15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切除手术48例体会

摘 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包括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48例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愈43例,中转开腹5例,腹腔镜手术成功率89.6%,48例胆囊炎病例术后有2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4.1%。结论:具备良好腹腔镜技术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大多数急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切除

2008年4月~2010年4月收治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包括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48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22~72岁之间,平均年龄42岁;48例中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37例,胆囊颈部结石嵌顿9例,急性发作时间<3天者38例,3天~1周者10例,术前B超均有胆囊大,胆囊壁增厚。

结 果

本组48例腹腔镜手术成功完成43例,中转开腹5例,48例胆囊炎病例术后有2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4.1%。1例胆管狭窄病例术后出现黄疸,后行胆肠吻合术痊愈;1例胆漏手术探查为胆总管损伤,切开T型管引流,半年后拔管痊愈;无1例出现死亡。

讨 论

随着腹腔镜手术相继开展,腹腔镜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急性胆囊炎胆结石的手术时机已延长到发病2周以后,且开腹中转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我科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以来,腹腔镜行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成功率逐年提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笔者认为,基于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切除手术是可行的。总结开展腹腔镜行急性胆囊炎手术的经验,为尽量减少并发症和开腹中转率,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①重视Calot三角的解剖:Calot三角的正确解剖是手术成功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Calot三角分为以胆囊颈管为中心的安全区和以三管汇合区为中心的危险区,尽可能在安全区钝性分离,决不要在危险区解剖。尽量以分离钳进行钝性解剖,不要使用电凝钩或切割剪进行电凝或锐性分离;在确认胆囊管和胆囊动脉上夹后以切割剪离断,不要使用电凝钩以免胆管、肝叶灼伤甚至第一肝门损伤。在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充分游离后,再依次上夹离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我们认为离断胆囊管再寻找和离断胆囊动脉难度更大。②找准层次游离胆囊床,宁破胆囊,勿伤肝脏:急性胆囊炎时胆囊壁往往增厚,炎性充血水肿明显,使用电凝钩时一定要靠近胆囊,远离肝脏,避免损伤肝脏表浅血管,引起难以处理的少量出血。注意评估胆囊床与肝脏面的关系,如胆囊床隐藏于肝脏实质过深,宁可残留部分胆囊壁也不要强求剥离全部胆囊。如胆囊张力过高可适当减压,不要使胆囊空虚影响对胆囊床的剥离。电凝钩一定要处于监视器的中央,以保证电凝时的摆动幅度在可视范围内,避免引起不可预知的损伤。同时电凝钩必须始终朝向腹膜面,减少腹内脏器损伤的可能性。胆囊游离后常规行胆囊床地毯式电凝,注意近胆囊三角处不要灼伤。胆囊床电凝止血后以一干纱布填于胆囊床,观察有无出血和胆漏。

综上所述,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是可行的,适应证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术者必须具备熟练的镜下操作技巧以及正确的处理方法,术中困难、术野不易辨认时应果断中转开腹。

参考文献

1 王庆,秦明放,勾承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原因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6,8(1):11-13.

2 过兆基,毛忠琦,徐敏辉,等.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时机选择[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11):13-14.

3 张华,董冰,龚敏,等.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3例体会[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6,6(12):928-929.

4 杜建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156例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07,23(10):928-929.

上一篇:环状混合痔的改良术式 下一篇:微创侧脑室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脑室出血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