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公交:使命送达

时间:2022-05-14 06:32:33

青岛公交:使命送达

从1935年只有65部汽车的“青岛公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到现今拥有15800余名员工,4811辆营运汽、电车,1010辆出租汽车,210条公交营运线路的国有大型企业――青岛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市公共交通体系在“公交优先”政策根脉之上,在“市政公用体系、公共交通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三大体系下建设大青岛的美好愿景之中,尽力地将繁茂枝桠伸展至城市的每一个欲待出行的市民脚下。

公交线网覆盖市内六区及胶州、莱西两市,线路总长度4115公里,公交车辆日客运量207.6万人次,日行驶里程59万公里……作为青岛市城市公交客运骨干企业,青岛公交集团始终默默担负着疏通城市发展筋脉之使命。

脉・以民生布局

“城市发展有多大、公交线网覆盖就有多广”,“小区建到哪里,公交车就通到哪里”是公交集团向市民提供出行服务的朴素概念。多年来,在为优化完善公交线网布局、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上,为乘客提供“安全、快捷、方便、舒适”的出行环境、实现“全力创建让市民满意的公共交通企业”的目标上,不遗余力埋首耕耘。

目前,青岛市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32%,市民出行已基本实现以“出门到车站不超过一华里,乘坐公交出行最多换乘一次,市区内到目的地不超过一小时”为基准的“三个一”目标,公交线网密度、公交站点覆盖率、万人拥有公交车数等主要指标在全国同行也位居前列。

城阳区由于行政区划和体制限制等历史原因,公交发展相对滞后和缓慢,但作为是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核心地带,是深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的重要环节。公交集团积极与城阳区政府对接,成立了公交集团城阳分公司。建设启用了长城路等8处公交停车场,按期完成了对13条客运班线的公交化改造,169辆客运班车退出市场。期间,公交集团新开辟901路、912路、925路等23条公交线路,投入增加公交营运车辆,基本实现了对城阳区八个街道的全覆盖,为城市大公交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结合新建小区和商贸区等情况,为解决居民最后一公里出行,2012年集团开通了8条微循环公交线路,市民一出小区就能坐上公交车,然后摆渡到主干道或公交总站进行换乘,有效解决了柏丽澜庭、燕岛国际公寓、福临万家、百合花园等40多个小区数万居民的出行难题。

为满足乘坐晚间最后一班火车来青旅客的乘车需求,先后在火车站西出站口处开通了2路、307路、316路、20路四条晚班专车,实行定点发车,实现了火车班次和公交线路的无缝对接。

在不增加政府投资、不影响线路运转的情况下,青岛公交集团充分利用现有管理和车辆资源,开通学生专线车25条,实行定时、定点、定线运行方式,安全运送150万人次,有效解决学生上下学乘车问题,这一在全国首开先河的举措,不仅使全市94所学校的学生受益,而且节约资金近3000万元,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结合青岛市海底隧道开通,青岛公交集团启用了薛家岛公交枢纽站和胶南灵山卫公交枢纽站,先后开辟了4条隧道公交线路,实现了市内六区公交线网衔接和市区与周边县市的公交对接。开通青岛主城区经海底隧道直达黄岛区和原胶南市的公交线路,实现了市区公交线网衔接、城区与周边县市的公交对接,城市大公交格局初步形成。

此外,根据地铁建设以及2014年世园会的举办,随着地铁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公交集团还对公交线网结构、客流状况、场站设施建设等进行了前瞻性预测和评估,积极做好公交线网规划等相关工作,并适时开辟线路、优化线网结构,充分发挥城市大公交的连接和辐射作用。

人・以真心厚待

“在市民眼里,公交的形象代表政府”,公交集团党委书记张录在接受采访时这样界定公交人的位置。

以“服务乘客、奉献社会”为服务宗旨,集团较早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导入CIS系统,编写《CIS――交企业文化手册》,并于2001年4月启动了“日新巴士”品牌工程。为了将“日新巴士”服务品牌落实到每条线路、每个车组和每位员工的具体工作中,推出线路品牌――6路“青年服务线”,车组品牌――868“青年文明号”,班组品牌――2路线“三八”班,个人品牌――“公交张锋”、“全国劳动模范”刘艺、“安全行车标兵”矫立敏、“微笑360度”刘红春,涌现出了一大批被称为“问不倒”、“活地图”、“公交线路一口清”、“省油大王”的服务能手、安全能手、节油能手和维修能手品牌,使“日新巴士”服务品牌更加具体化。深入开展“文明驾驶、服务乘客,做岛城一流驾驶员”、“公交优先我优秀、争做文明公交人”、“践行红飘带精神,争做雷锋式公交人”等主题实践活动,驾乘人员业务技能明显提升,服务质量显著提高。至今已坚持17年之久的《春风雨》好人好事集锦,收录了千余个感人的故事,充分展示了广大员工良好的精神风貌。

近年来,青岛公交集团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全国交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科技创新企业、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管理创新优秀企业、山东省安全生产先进集体、首批山东省履行社会责任示范企业以及青岛市各类荣誉称号。“日新巴士”被评为山东省服务名牌、山东省著名商标。根据《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2010-2011)》统计,在市民对公交服务满意度调查中,青岛市公交满意度为92%,在全国38个主要城市中列第9位。

然而,在市民面前“问不倒”、“活地图”的公交一线员工,经过多年来的辛勤付出,当以城市居民身份来衡量的时候,得到的显得过于微薄。“公交一线员工工作强度大是有目共睹的,常常是凌晨三四点钟上班,一条线路跑下来就到了早高峰时段,许多驾驶员常年不吃早餐。”“节假日,尤其是新年,看着乘客大包小包地往家置办年货,自己没空为家里扫扫尘不说,甚至到了除夕,驾驶在万家灯火的城市,心里免不了像车厢一样空荡荡。”这些都看在新任集团党委书记张录的眼里,他上任之初就制定了免费早餐政策,“员工的体能和情绪明显得到提升,才能更好地服务市民”。“在公交职工面前,领导班子的作为也代表着政府。”他这样补充道。

智・以科技承托

青岛公交集团根据把握互联网信息时代对交通企业管理的要求,在全国同行业中较早地建成公交企业内部网络互联,先后研发推广使用了IC卡乘车收费系统、智能调度系统、物资管理系统、车辆保修系统、办公系统、服务热线系统,直至全面推行ERP管理系统,推动了企业经营机制变革和企业管理的创新,加快了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的步伐,提升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调度管理是公交营运生产的主要管理手段,其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直接决定企业运行的效率和能力。近年来,公交集团建立起集运营指挥调度、综合业务通信、乘客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智能化公交管理系统,有效解决了以往调度“看不见、听不到、找不到”和“两头调度,中间失控”的问题,实现了公交调度远程化、可视化管理。

公交集团创新营运调度管理,依据智能调度系统的功能,进行了调度管理的组织结构改革,取消线路现场调度,建立区域调度中心,实行集中远程调度,打破路线归属,将路队一级的调度发车职能取消,实行大区域的统一调度管理,减少管理环节,提高了效率。改变“一条线路两头调度”的传统调度模式,采用了“区域集中、站场辅助,自动排序、班次优先,信息互通、全程监控”的调度管理模式。目前,公交集团在市区建成了5个区域集中调度指挥中心,实现100条线路2300余部车辆的智能调度管理,最终将实现全覆盖。

通过对车辆运行轨迹的采集记录,预设运行计划的方案,智能调度系统能进行自动发车,而且车辆营运的全过程处于监控状态,一旦发生车辆超速、甩站、滞站等现象,系统会自动提示预警,对规范营运秩序、提高运行安全服务水平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互联网时代,实施ERP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和管理变革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公交集团基本建立起集营运、车辆维修、物资供应、站场服务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2010年,公交集团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整合升级,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全面信息化管理。目前,公交集团ERP管理平台包括营运、服务、物资供应、技术机务、人力资源、安全保卫等十四个功能模块,系统的功能和实用性已充分显现,企业组织结构日趋扁平,部门管理职能削弱,服务功能增强,工作的协同性要求更加提高。

公交出行信息查询系统主要是面向公众提供公交线路查询、换乘信息查询等。智能调度管理系统的建立,使车辆运行轨迹信息全部实现了数字化,公交集团依托该系统,推出查询服务,即通过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以及登录企业门户网站,随时查询线路车辆的运行情况,随时随地查询车辆的实时位置、上下行方向等信息。目前,乘客每天上线查询次数已达2万次,减少在公交站等待时间,提高出行效率,方便了乘客出行。

近年来,青岛公交集团实施3G视频监控系统项目建设,在40多处场站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将重点部位和区域纳入视频监控范围。在2000多辆公交车上安装了硬盘录像系统,每部车配备四个探头,分别监控车辆行驶前方、前车门、后车门、车厢中部区域,车辆运行全过程实施视频监控和录像。建立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全面支持车载监控系统,通过3G通信,监控终端可以方便查看每一部车的车厢视频情况,实现了最直接的现场管理。通过变革公交车辆及场站安全管理,加强了对车辆线路运行的监管,借助网络技术,将安全监控直接触及到车辆行驶前方路况和车厢内部的状态,提高了车辆运行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策・以公益优先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

欧美、日本、南美等国家和我国香港地区的经验也表明,“公交优先”是能快速有效地分流人员、方便群众、减轻城市道路压力,缓解当前城市人多地少、车多路少、交通拥挤的有效途径。

党的十六大以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做出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决策部署。近年来,青岛市在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方面,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2007年形成《关于加快我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2009年,第33次市长办公会确定青岛市公共交通政策性亏损补贴核定办法和车辆更新资金来源,出台了《青岛市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企业政策性亏损补贴核定办法》。市政府连续七年把公交车辆更新、公交场站建设事项列入政府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之中。

2009年至2011年投资9亿元更新国Ⅲ以上环保型公交车2124部,其中纯电动车80部。积极推进“绿色公交”建设,大力发展纯电动车、天然气汽车等新能源环保车辆,加强节能减排,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根据《青岛市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运营成本费用评价办法》和《青岛市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企业政策性亏损补贴核定办法》文件要求,政府财政2009年至2011年给予企业政策性亏损补贴14.9亿元,其中中央燃油补贴2.3亿元。

2011年由市政府投资6157万元的青岛深圳路公交多层综合停车场建成并交付公交集团使用。目前青岛公交车进场停放率由2008年的47%提高到89%。开通4条穿越胶州湾海底隧道的公交线路,实现主城区与黄岛区、原胶南市的公交对接,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逐步实现市内六区公交统筹发展。

此外,公交路权优先作为落实“公交优先”政策的重要体现,青岛市公安、规划、建设、运管等部门在城市道路的建设、管理和维护中,不仅在客流密集的繁华路段设立了公交专用道,单行道路允许公交车行驶,而且在部分路口应用了公交优先智能信号系统,保障了公交车辆优先通行。

随着政府对城市公共交通公益性的明确定位和扶持政策的逐步落实,青岛公交集团也相应确立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企业发展战略,即突出客运主业,强化后勤保障,优化内控流程,推进人才培养,创建和谐公交,实现科学发展,实施“三大板块”改革和调整:

通过合并、吸收等方式,精干主业,优化资源配置。清理非主业企业,撤停多种经营单位,逐步有序退出多种经营产业,对场站管理中心等直属单位,以及营运服务、安全保卫等部门的职能进行调整,突出客运主业服务社会的宗旨。

对原有的“运修分离”模式进行适度调整,使车辆维修更加适应运行管理的实际需求,实行“高保集中、低保分散”的车辆保修管理模式。按照“集中采购、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配送、统一调配”的原则,对物资供应分公司机构设置进行调整,将物资配送职能从配件部门剥离,成立物资中心库,各材料科改设为分库。

实施“统一管理、分灶吃饭、增效有奖、欠亏自负”的经营机制改革。集团向二级单位下放25项管理职权,机关部门主要职能调整为“规划统筹、制定标准、指导服务、监督考核”。同时建立经营管理目标逐级考核机制和机关部室业绩考核办法,管理责任链条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健全,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体系。

在青岛市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恢宏蓝图之下,城市公交蔓延的生命脉络清晰可见,青岛公交集团背负送达使命,稳稳前行。

上一篇:学区房,“另类”刚需 下一篇:曾颖:一次街头凶杀对一座城市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