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经济评价研究

时间:2022-05-14 02:40:12

绿色建筑经济评价研究

摘要:节约能源资源、减少环境影响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城镇化率逐年提高,而大部分建筑仍属于传统的高能耗、高物耗建筑。绿色建筑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考虑环境、资源、经济、健康等方面因素,以有效利用资源、节约能源的方式,建造低环境影响和负荷情况下安全、健康、高效和舒适的居住空间。发展绿色建筑应该是我们今后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绿色建筑;经济;范围;方法

中图分类号:F426.92;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一、当前绿色建筑评价存在的问题

我国绿色建筑的开发与推广仍然举步维艰,究其原因主要有制度、观念以及技术等方面的因素。从绿色建筑的评价和认定方面来看,我国现已拥有较为完善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但与国际上大部分评价体系一样,主要是从技术层面评价建筑的“绿色”程度,对经济合理性不做考虑。这样就形成了政府、消费者和开发商对绿色建筑评价的不同的立场:政府要求建筑的绿色性,消费者在无法兼顾绿色性与经济性的情况下更多地会选择经济性,而开发商只注重其投资回收与回报。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当加强对绿色建筑的经济性评价,评价结果将绿色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兼顾各方的关注。

我国现有两套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和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它们吸收了发达国家评估体系的优点,在技术评价和过程控制方面已相当完善,但对于经济评价都未做考虑。基于利润最大化原则,项目评价自然明显倾向于能产生很高短期收获的投资,但是这些项目不一定与长期产出最大化一致,也不一定能确保产出长期持续。于是这样低成本、高利润、高能耗、高物耗的非可持续发展生产方式,必然会对有限的自然资源形成破坏。

二、引入经济评价的意义和范围

在与绿色建筑关系最为密切的三方(政府、开发商和消费者)当中,开放商和消费者都是极端关注建筑的经济合理性的,某一建筑即使达到很高的节能与环保水平,但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都需要耗费多于一般建筑的成本,是不可能被大多数人所认可和接受的。从更大的范围和更长久的周期来看,政府同样必须重视绿色建设的经济性,经济合理性体现着对全社会资源的耗费最少。因此,绿色建筑的经济合理性可以说是绿色建筑的生命线。

绿色建筑的总体效益不但包括经济效益,还应当包括环境效益和健康效益。但在当前的研究水平下,对于环境效益和健康效益的测算,虽然可以通过疾病成本法、预防性支出法等方法予以确定,但很难处为全社会各方普遍认可的量化结果,因此,可以通过对技术性指标的考核结果间接说明。

三、绿色建筑经济评价的方法

绿色建筑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中产生大量的增量成本和效益,其中很多数据难以收集和估算,根据合理性和易于操作的原则,所以只需收集和估算被评价的绿色建筑项目与传统建筑之间所产生的成本和效益差值,用差值来完成绿色建筑项目的经济评价。

1.增量成本的确定

(1)初始投资成本。全寿命周期成本主要包括初始投资,在策划阶段、设计阶段和建造阶段,即项目竣工交付前产生的所有成本,运营阶段所产生的各项相关成本,建筑物使用期满后的相关费用。初始投资的评估相对于其它费用和效益准确性更高,因为有很多现行的标准和方法可以采用。

(2)运营与维护成本。运营与维护成本包括项目运营阶段内为了保持其正常运营,发生的除资源耗费和设备更新与的一切支出。相对于其它方面的费用,运营与维护成本比较难于估算,因为不同建筑物在运行标准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估算运营与维护成本,一是可以通过采取相同技术或类似设备的项目进行对比估算。二是在有大量同等类型建筑物的使用或相关设备运行前提下,可以按照不同建筑物和设备的费率标准进行运营与维护费用的测算。

(3)资源消耗费用。在确定的环境状况下,不同的使用者,采用不同的设备所耗费的能源、水资源和材料也不尽相同,但根据具体情况和经验参数,可以估算出所耗费的能源和资源数量,再确定出资源的价格,就得出能源和资源的消耗费用。对能源消耗的测算需设定建筑所处的特定气候条件、建筑物所采用的技术,按照一定的标准,运用能源消耗估算公式和图表,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模拟计算。

(4)设备更新费用。各种设备的寿命使用年限不同,所以在建筑物运营过程中,需要对不能继续使用或经济不合理的设备进行更新,以维持建筑物的正常运转。为便于测算,设备更新费用可以按照当前同等类型的设备购买费用进行计算,而不考虑由于通货膨胀造成设备费用的上升,以及科技进步等因素造成的设备费用的降低或其他更具有经济合理性设备的出现。

2.增量效益的确定

(1)经营效益。对于销售类型的绿色建筑,最主要的经济效益产是由运营阶段能源资源的节约所带来的。对于使用者来说较高投入带来了更高的回报,通过对能源与资源节约量的测算,就可以得出项目产生的经营效益。

(2)残余价值。残余价值是指当建筑物使用寿命期满后,该项资产处置所获得的收益和发生的费用的差额。一般应当根据各项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估算固定资产的净残值。

确定了成本和效益的范围、数额后,就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采用内部收益率法、投资回收期及财务净现值等方法测算出该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四、经济评价结果的运用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对绿色建筑的管理、推广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健全。目前,国内完善的绿色建筑案例为数很少,而且数据库很不完善,特别是对绿色建筑交付后使用情况几乎没有追踪。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案例可以说明绿色建筑项目的实际使用结果与最初设计,在资源能源的节约和人居环境的改善方面的效果。更加缺乏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经济分析数据。可以根据上述方法对绿色建筑经济性的评价,建立各区域、各种建筑类型的数据库,便于更加有效地控制绿色建筑成本、增加收益。通过丰富而完善的资料、数据进行说明,使社会公众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绿色建筑。

作者简介:李 辉(1975-),女,大学本科,经济师,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第四建筑分公司。

上一篇:财政支出进度慢问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路径 下一篇:探析我国家电回收物流发展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