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伟良 弘扬民族文化 促进全民健身

时间:2022-05-14 08:31:29

邓伟良 弘扬民族文化 促进全民健身

【人物简介】

邓伟良先生,亚洲柔力球联合会执行委员会主席、日新麒麟青年协进会主席、新界古洞联凤福利会会长、中国香港麒麟文化协进会副主席、香港惠东同乡社团总会会务顾问、惠东县巽寮榄涌武术会师父、大屿山澳老围村麒麟队顾问、大屿山东涌体育会副主席、香港新界北区客家文化促进会副主席。

历史如同一条长河,在时间的浪花冲刷下,留下了璀璨夺目的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瑰宝。邓伟良先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实“粉丝”,一边是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舞麒麟,一边是今年首次作为全运会群众项目的――柔力球,热爱的同时,他以宣传和推动传统文化为己任。让更多的人了解、接触、喜爱这两项活动,K从中获得快乐、健康,这就是他最大的心愿。

小球大乾坤,柔力球知多少

说到球类运动,大家可以说出很多,但说到柔力球,许多人可能就不知为何物了。柔力球,是一项新兴的以“太极”为核心的球类运动,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瑰宝。柔力球球拍类似於羽毛球比赛用的拍子,球s像网球,据说是发明者借鉴网球、羽毛球的场地、规则等要素,K融入了太极精髓,“提炼”形成了这项运动。

不仅如此,近年来,柔力球也风靡世界,逐渐成为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一张新名片。虽是小球一枚,魅力s不小,小球有大乾坤:

2017年4月3日,在主席专访荷兰的前一天,打前站的就是柔力球,芬兰总统绍利・尼尼斯托收到了新华社记者送出的一份喜出望外的特殊礼物――一副太极柔力球拍,原来十年前尼尼斯托访华时就曾体验K喜欢上了柔力球;

2006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陪同访华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北京菖蒲河公园散步时,也曾热情地向其介绍太极柔力球的玩法;

在俄罗斯,除了寻常百姓,总统普京、奥运会体操金牌选手霍尔金娜也经常打网式竞技柔力球,2017年 4月,在俄罗斯利佩茨克举办的第六届欧洲柔力球公开赛,吸引了来自中国、波兰、乌克兰、德国、意大利、乌兹别克斯坦及东道主俄罗斯共7个国家的上百名运动员参与角逐。

其实,自2008年作为“民族体育新奇特”的一个表演节目亮相奥运会後,柔力球便被整理出来K广泛推广,融入到百姓日常生活中,成为全民健身运动。在2011年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柔力球作为新参与的球类项目引起广泛注意。2017年,在正在进行的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上,柔力球首次纳入群众体育项目,不久前於天津进行了决赛金牌夺。

经过多年的普及和推V,柔力球已成为一项集健身、表演和竞技为一体的富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

“柔力球在内地许多城市都很流行,是一项全民健身运动。但在香港,普及程度远远不颍虽然有一些柔力球社团和福利性质的机构在玩,但人数非常少,城市覆盖率低。”邓伟良先生介绍说,机缘之下接触後,便一心想把柔力球在香港推广,於是2016年和朋友一道]册成立了亚洲柔力球联合会,2017年全面开展推广工作。

推广柔力球,传播体育文化

亚洲柔力球联合会刚成立不久,推广工作开展也还在初级阶段,作为创会人之一兼执行委员会主席,邓伟良先生知道任重道远,但亦充满了信心,K做好了攻坚克难的备。

“在香港虽然也有部分人玩柔力球,但毕竟是小团体,影响程度有限。”据邓伟良先生介绍,普及率低、不规范化,这是目前面临最大的困难。2017年3月,由北京时民族传统体育协会推出的“太极柔力球段位制”已向全球发眩这是一套全面评价柔力球练习者技术和理论水平、研究成果的考评体系,它的出现将有助於柔力球运动的标化、国际化、产业化。为此,亚洲柔力球联合会与国内一家企业联手推动,为柔力球在香港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在香港,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什麽是柔力球,怎麽玩就更不必说。第一步当然是要让柔力球“走入人群”,提高其知名度。邓伟良先生等人计划以活动带动运动来推广,让柔力球深入社区。主要是与一些体育社团、福利机构、学校等形成紧密联M,义务协助其开展一些柔力球活动,例如提供训练资源、协助联M场地、提供培训课程规范教学等。而进一步,他希望能通过企业的协助,让更多爱好者认识柔力球,K学习到规范化的套路、课程,此外也训练出更多的教练员,形成更大的推广网络。

柔力球以太极原理为理论基础,结合现代体育健身理念,以迎、引、抛及弧形接发技术为特徵,以套路演练和隔网对抗为主要运动形式。虽然历史发展过程中,以中老年爱好者居多,但其实这是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形式比较灵活,既可以单人玩,也可以集体玩,不受场地、时间限制。年轻人也可以选择网式单打或双打。“网式打法类似於羽毛球,但动作更‘柔’、更‘美’。柔力球动作里没有一个是剧烈的,但对肩部、颈部等改善很有帮助,一场下来,运动量也是相当大的。”邓伟良先生认为,这项运动很适合香港情况,是一项免费性的低入门门槛,全民皆宜的运动。正如他强调的,对柔力球在香港的发展很有信心,但绝不是盲目乐观,由此也可见一斑。

邓伟良先生坦言,自接触柔力球之後,他自己在学习和练习,K向身边人推广。谈及为何对推广柔力球如此热衷和执著时,他极其认真地说,因为这不仅是在推广一项有益於人们健康的体育运动,也是在推广中华体育文化和精神。柔力球也是体育文化的载体,让更多人去了解其中的文化,不正符合宣传传统文化的大潮流吗?

盛世华年,国事兴旺,民族体育的繁荣是最好的]解。“一带一路”为柔力球的普及和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也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更快乐、更强健、更和谐”的精神传播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麒麟传祥瑞文化促传承

邓伟良先生是客家人,祖籍惠东,成长於新界上水古洞村。除了柔力球之外,一直以来,还有一项他情有独锺在推广的传统文体项目,那就是――舞麒麟。

麒麟一直以来是客家人所崇奉、喜爱的祥瑞神兽,寓意平安、祥和,能蚋人们带来吉祥和好运。舞麒麟则源於此,与舞狮类似,是融舞蹈、音乐、武术於一体的民间习俗和文化娱乐活动,观赏性强,场面壮观,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表演特徵,而且还具有强身健体的特徵。因此得以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流传至今。

邓伟良先生从小就喜欢看舞麒麟,上水古洞村就有很多麒麟队,每逢重要日子,村里都会出麒麟庆祝。受村里传统文化氛围影响,他七八岁时就加入舞麒麟队伍,K拜师郑日新先生学习。从此他与舞麒麟的缘分一直]间断过,如今他自己亦有开班授课,广播桃李。

他介绍说,长辈们60年前创办了新界古洞联凤福利会,K组建了麒麟队;几年前,又以师父之名,创办了日新麒麟青年协进会,第一次组织参赛即斩获了香港首届麒麟比赛冠军;他还在家乡开办了惠东县巽寮榄涌武术会,大力传承武术和麒麟文化。“舞麒麟和舞狮有所不同,动作比较灵活,难度也大一点。其实学习舞麒麟是一项很辛苦的活。可能有许多父母不愿让小孩练。”他希望自己能将师傅对待体育和武术的精神传承下去,多培养一些年轻後辈,“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不去好好推广,那麽这项传统文体项目将後继无人。”邓伟良先生看到了肩上的责任,他也希望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

邓伟良先生还是香港新界北区客家文化促进会副主席,在其位,谋其职,正如他所期望的,将更多海内外客家人凝聚起来,通过这个平台,将客家文化传承K推广下去。

他经常会回家乡去教学,也经常带学生参加国内外的舞麒麟比赛。“现在五十多岁,很多事情都尝试过了,也无遗憾。”除了专注柔力球和麒麟文化的推广,邓伟良先生将其他工作都淡出了生活圈。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身为祖国一份子,邓伟良先生最朴素的愿望就是希望能贡献一己之力,弘扬民族文化, 促进全民健身。

上一篇:王晓乐:依托实战教学培养双创人才 下一篇:热带兰室外种植方式及景观营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