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林业造林树种的选择

时间:2022-05-14 08:19:54

浅谈林业造林树种的选择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绿化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林业生态建设步伐在不断加快,但在造林中存在着树种单一的问题。因此,合理选择造林树种至关重要。

[关键词]林业 造林树种 单一 选择

中图分类号:X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212-01

1.林业造林树种选择的原则

1.1 遵循经济原则

作为林业造林应选择具有抗风沙、抗干旱、易活等特点,而且适合在该地区生长的树种,可以大面积种植,在绿化环境同时,还可以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1.2 优选乡土树种

与其他树种相比,乡土树种的优势较多,比如,具有适应性强,成活率较高、生长周期短、成本低的优势,乡土树种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快速成长,可尽快满足用材需求,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种植要讲求科学的混种,使生长的需求获得互补。

1.3 引进优良树种

本土树种虽种类较为丰富,但还应该结合本地气候、土质等诸多因素合理选择一些优良的树种,这是造林工作的必由之路,这样可以使本地区物种,生物更加多样性,有效促进本地区经济效益的提升。但是注意引进的科学性、合理性,要事先进行引种试验,以确保引进树种在本地的成长率,在不影响其他树种生长的前提下,才能够大量引进、种植。

2.林业造林树种的选择方法

2.1 用材林树种的选择

主要要求树种具有良好的遗传性,即树干较大、速生、干形通直、干材质量好并适应干旱区的环境特点,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用材要求。

2.1.1 速生性

即树种的生长速度要快。发展速生树种造林,是世界上林业发展的共同趋向。我国的乡土速生树种很多,引进的速生树种也不少,如北方落叶松、杨树等。从国外引进的火炬松、混地松等,都是很有前途的速生用树种,这些树种少则一二十年,多则四五十年就能够成材利用,应是山区主要的造林树种。

2.1.2 丰产性

即要求树种生长高大,树干通直,出材率高。如杉木等。

2.1.3 优质性

即树干粗细均匀,圆满整枝性能强,材质良好,如毛白杨、落叶松、湿地松、火炬松和杉木等。

2.2 经济林树种的选择

经济林是以生产果品、油料、药材和工业原料等为主要目的的林种,树种选择应选择具有生长快、抗性强、产量高、品质优、价值大、收获期长等优良特性,尤其注意选择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名、优、新的品种和类型。

2.3 防护林树种的选择

水土保持林是以控制水土流失为主要目的,水土保持能减少、阻拦和吸收地表搅鳎同时还可以担供木材。水土保持林选用的树种应符合如下要求:根系发达,能笼络土壤。在表土疏松、侵蚀严重的地方采用根蘖性强的树种。如火炬等。树冠浓密,落叶丰富、易分解、具有改良土壤的性能。如刺槐、沙棘、紫穗槐等。生长迅速,郁闭紧密以避免雨点直接冲击地表,能在林下形成良好的枯枝落叶层,从而保护土壤。水土保持林应能适应不同地形的特殊环境;护坡林要能耐干旱瘠薄;防风林抗风力要强,不易风倒、折及枯梢,如杨树、柳树等。

3.林业造林树种选择的重点

3.1 适当引进外来树种

在一个地区造林,应该优先选用乡土树种,但也不能排斥外来树种。外来树种是本地没有天然分布,而从外地引进的树种。我国引种的历史悠久,仅从国外引进的树种就有上百种之多,大多表现良好。近年来,在南方推广的湿地松、火炬松原产北美,生长迅速,抗松毛虫,产脂量高,优于我国的马尾松。被称为“活化石”的水杉,原产湖北、四川交界的地方,面积很小,现已引种到全国许多区,生长良好。如在吉林,树龄二十四年的水杉,平均高达17.5米,平均直径21.8厘米。班克松、欧洲赤松、刚松、美国白松、黄松在吉林引种均表现良好,这说明在东北引种是可行的。外来树种对引进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是否能适应,还应该仔细比较引进地区和原产地区自然条件的相似性,经过长期试验观察,证明外来树种确实比本地同类树种具有明显的优点时,才能推广引种。

3.2 依据目的选择树种

造林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因此尽可能选出理想的树种,是保证实现预期目的的一个关键。现在不少地区都有林业区划,确定了不同地点应发展的林种类型,也就是林业的发展方向。商品林是以生产木材、燃料和林产品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可分为一般商品林和专用商品林两种。前者主要是生产用材,后者是按照某种特殊需要,由林业或专业部门营造的树木等。公益林是以发挥公益作用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培育这种森林是把森林作为改造自然的武器,用以国防、陶冶情操、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旅游观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和护岸护路等。也分一般公益林和重点公益林两类选择树种。

3.3 合理利用乡土树种

乡土树种就是天然生长在某个地区的树种被称为,这种乡土树种长时间饱受的是不同地区气候和不同的地理条件,即使外界环境是经常变化的,这些乡土树种也要努力去适应,还要把这种适应能力逐渐的变得越来越强,然后使之慢慢固定下来,直到遗传到下一代的身上。此类树种是适应性较强的树种,使用此类树种进行造林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适生范围与分布范围差别大的树种,并非是不可以在边缘地区造林,而是要尽量适当的运用其有利条件来进行造林,以便达到更好的效果、带来更多的收益。某些无林地区的树种资源极为缺乏,可以作为造林选择的树种是少之又少。想要解决此现象就要有目标地扩大树种资源,正确做法首先是要适当的运用当地的优良树种,其次是扩大相邻林区天然分布树种的栽培范围,因为不但天然林的树种分布是自然的,并且其组成和生长发育也是如此。

3.4 注重繁育珍贵树种

近年来,在平原绿化、防护林工程、采伐迹地更新中,大力提倡使用珍贵树种造林,既可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又能增加森林后备资源,储备和培育大径级珍贵木材资源,取得了明显成效。加大珍贵树种发展力度,是促进树种选择乡土化、确保造林成活成材的重要保障,也是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的有效途径,对于推动地方发展优势明显、各具特色的区域林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永林,张继善.造林树种选择及配置的思考[J].现代园艺,2012(23):35-36.

[2] 蓝开英.当前造林树种选择的误区和对策思考[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2(12):161-162.

上一篇:两种土壤消解方法分析铜、锌含量的比较 下一篇:线条在中国当意油画艺术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