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批评在无痕中进行

时间:2022-05-13 09:29:39

摘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中,教师要注意表扬、鼓励学生,以此培养学生的成功感、自信心。但是我以为批评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它甚至可以说是一门艺术。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提升自己的批评技巧,有效地发挥批评的积极效应,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关键词:身教;关爱;尊重;激励;宽容;无声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5-018-1如果说表扬是抚慰灵魂的阳光,那么批评就是照耀灵魂的镜子,能让人更加真实地认识自己。但在现实的教师批评学生中,许多教师往往会认为批评就是“挑毛病、找错儿”。带着这种观点,在批评学生时,常常采用尖刻的数落、粗暴的训斥和恶意的挖苦,结果导致学生对老师产生恐惧、反感、憎恨,以至酿成一些不良的后果。因此,聪明的教师不会严酷得使人憎恶,也不会温和得让人胆大妄为。

一、寓批评于身教中

教师的行为原本就是学生的风向标。学生就是教师的影子,他们的言行处处折射着教师的形象。教师的一举一动是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学生。教师以身作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无声的引导。例如:看到校园里的果皮纸屑时,教师自己带头捡起,这比教师训斥学生:“看见纸屑为什么不捡”要好很多。这样的小节体现出尊重学生的观点,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二、寓批评于关爱中

教师只有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批评教育时,力求点到为止,留有余地,给学生一个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机会。比如看到学生在教室的走廊上玩篮球,打破了窗户的玻璃,还差点打到了同学,如果此时教师不问具体情况,张口就训斥学生。这种斥责式的批评,学生一般难以接受。如果,此时换一种方式,对学生说:“教室的走廊上场地小,玩球很危险,不但容易伤到别人,同时也会容易伤到自己,还会给同学的行走带来不便,你课间喜欢运动是好事,老师希望你选一个能尽情玩又不会有太大危险的地方,好吗?”这样,被批评的同学会认为教师完全是为自己和同学的安全考虑,自然会主动承认并改正错误。

三、寓批评于尊重中

现在的孩子,他们都有较强的自尊心。教师在批评中应注意把握批评的尺度,才能收到批评的效果,反之,不仅没有效果,甚至会激化师生的矛盾。因此,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注意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场合(指课堂上或课堂下),采取不同的批评方法,不能随心所欲和信口开河,尤其不宜在大庭广众的课堂上和异性面前指名道姓批评学生,令其尴尬和难堪。批评中更不能咒骂、讽刺、挖苦学生,不拿学生非原则性的个性习惯做文章,不宜过早下断结论,要采取平等、商讨的态度,多用揭示语,启发学生思考,进而认识自身的问题。倘若教师在批评中平等地尊重学生的人格,那么学生也会很尊重你,乐意接受你的批评,这样的批评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寓批评于激励中

有效的、成功的、具有激励性质的批评可以改变一个人,塑造一个人,可以将一个人引向成功。相反,一个有伤自尊心、令人泄气的批评则会让人从此一蹶不振,失去前进和向上的动力。

比如:有一次,我接管了一个比较乱的班级,其中有一个特别难管理的学生,被前任班主任称作“刀枪不入”型人物,也就是说软硬兼不吃的人。为此,我想了一个办法,故意装作对他以前的所作所为不是非常的了解,而是在一次小小的违纪事件发生以后,找到了他,跟他说:“根据我上语文课时你的反应来看,你确实很聪明,像你这样的学生,老师不重用你实在觉得可惜。今天老师请你回去思考一下,你觉得你能当个什么班干部,为班里做点什么呢?明天来告诉老师,好吗?”可能是自己长期以来都已经习以为常被当成无用的学生了,第二天,他居然跟我说:“老师,你看错人了,其实我是一个没得救的学生,不要为班里惹是生非就已经很不错了,还能为班里做事?当班干部就算了吧。”听到这里,我真的是很高兴,马上说到:“老师是真心实意想让你当班干部的,我相信以你的聪明,应该不会难学的,你就先做副班长,多向班长学习,当好老师的小助手,好吗?”听我这么说,他也就没再推辞了,说那就试试看吧。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虽然还是要犯些错误,但错误明显比原来少了,而且每次犯错,他都有些不好意思。

五、寓批评于宽容中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少一些严厉,多一些宽容。许多老师总是在苦苦地追求着学生的那种“白璧无瑕”的完美境界。结果导致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多彩多姿的生活被剔除了,学生的天真无邪和好奇心也被扼杀了。因此,作为老师要多给学生一些宽容,善待学生的“黑点”并加以正确的引导,那么,你将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

当然,在执行宽容这种批评方法时,我们一定要明白:什么时候可以宽容,什么时候绝不姑息,是悄悄地宽容,还是明明白白地告诉学生事不过三,这些都是要有尺度的。

以上就是我在平时教育学生时总结出来的一些批评的方法与技巧,尽量让批评在无痕中进行,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当然,我们的批评应该是善意的,而非恶意的;我们的批评应该是激励的,而不是打击;我们的批评应该是维护人的尊严,而不是辱没人格;是爱而不是恨,是藏在严峻的外表下深沉的炽热的爱!

上一篇:聚焦校本研修,着力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下一篇:他的公司出租“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