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国际视野培养民族情怀塑造世界公民

时间:2022-08-06 08:06:23

拓展国际视野培养民族情怀塑造世界公民

摘要: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是在国际交往日益密切的背景下,为增进民族、国家、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宽容,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培养儿童认同与弘扬本国优秀文化,尊重、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初步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探讨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念的教育实践。因此,在“全心享受品质教育,为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引领下,我校将“国际理解教育”作为“品质教育”的深化,着力培养学生尊重与理解、和平与合作、责任与创新等优秀品质,并以培养民族情怀、拓展国际视野的研究实践活动为途径,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努力使学生成为具有民族心、世界眼的地球人。

关键词:学生发展;国际视野;民族情怀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5-017-2一、课题引领实践

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使我校的教育实践活动能系统而深入地开展,以先进的理念引领实践,用鲜活的实践反哺理论,我校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国际理解教育提升学生素养的实践研究》为学校主课题,统领全校国际理解教育的各项工作。课题立项以来,课题组先后面向全体教师举行了课题会及专题培训等活动,使全校教师对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对世界遗产教育等概念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同时,课题组定期举行主题沙龙活动。活动中,我们探讨了主课题的核心理念,并将其细化到学校的德育目标、家族活动、特色课程之中;我们还讨论子课题中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关于学生素养评价体系的研究。课题研究活动保证了我校国际理解教育工作能紧密围绕学校办学理念,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全盘规划,逐层推进,有序开展,从而形成学校阶段性办学特色。

二、培养民族情怀

1.家族建设活动。“礼、孝、和、责、诚、勇、毅、俭、智、仁”是我校的十个德育目标,也是中华传统道德文化。每个年级的一班纵向组成“礼”家族,以此类推,就形成了十大家族。家族内成员年龄各异、学力不同,低年级学生在哥哥姐姐的带动与帮助下,围绕家族文化主题,学习技能,增长才干,走向自主;高年级学生的责任感、成就感、集体荣誉感则在活动中得到锻炼,而逐步走向成熟。家族文化建设倡导的是以活动体验为主的教育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广泛接触不同年龄段伙伴的机会,提供了在活动中促进精神与能力同生共长的机会,达到长幼互助的目的。

2.乒乓育人活动。我校以“乒乓育人”为特色项目,弘扬国球精神。学生在练乒乓技能、做乒乓操中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品格;在乒乓知识竞赛、乒乓小报制作、乒乓绘画展览、讲乒乓球冠军的故事、唱《乒乓精神之歌》中,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在校内形成了“以球育德,以球益智,以球练志,以球养性,以球会友,以球兴校”的乒乓文化,乒乓也成为了我校学生国际交流的外交手段。

3.经典诵读活动。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在擦亮学生“世界眼”的同时,更应关注他们“中国心”的成长。为此,我校将“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推进。推荐经典诵读书目,开展经典诵读考级,举办经典诵读大赛,创设经典文化氛围,浸润书香心灵,涵养品格情操。经典诵读成为培养学生民族情怀的重要途径,使中华文化的种子在学生的心底扎根、发芽、生长。

三、拓展国际视野

1.国际交流活动。学校多次组织师生赴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进行短期修学活动,让师生全面、深入地体验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融入异域文化的交流互动之中。修学的师生不仅带回了浓浓的异国情谊和先进的教与学的方法,他们还将传统的中国文化与良好的礼仪素养传递给了国际友人,让优秀的中国文化与素养在国际交流的舞台上绽放靓丽夺目的色彩。我校师生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已经成为当地媒体关注的的热点,在修学地区掀起了浓烈的中国风。

不出国门的国际交流。为获取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我校与入驻园区的英国德威国际学校共建友好交流模式。在双方学校领导、老师互访的基础上,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学科教学互动,深入课堂,相互浸润,还互相参加两校的“国际节”“双语节”“艺术节”等文化活动,不仅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与交往能力,同时也更新学生的学习观念,让中西两种教育方式有效整合,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

2.课程开发建设。依托国际青年成就组织(Junior Achievement)公益教育项目,在各年级中开设了“我们的社区”“我们的城市”“我们的世界”系列研究性学习课程,将国际理解教育的诸多育人理念,渗透到研究性学习活动之中,使学生既关注到了环保、新能源、城市规划等全球热点问题,又获得了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能力。

世界遗产教育。学校还以三年级为重点年级,开设世界遗产教育课程。世界遗产教育是以世界遗产的相关知识为内容,以保护遗产、传承文化为目的的教育。世界遗产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等,是我校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世界遗产标志及世界遗产青年保卫者形象,了解世界遗产公约,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进行重点了解、研究。

英语电影课程。学校还开设了英语电影课,通过“赏、析、模、演、配”五步教学法,使学生们踊跃开“口”说英语,挖掘影片中国际理解教育元素,适时进行渗透,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劲头,也快速提升了学生国际交流的口语能力和交际水平。

3.国家研究特色周。学校还通过开展学生对世界各国的小课题研究来拓展国际视野,每两周一个国家,一至六年级分别从国旗、饮食、节日、风景与遗产、名人、礼仪六个不同的角度加以研究,每个班级又从本年级的研究内容中自主选择一个项目开展研究。每一个小课题主要由学生负责实施,要围绕研究目标,合理分工,有效合作,任课教师则是适时指导。研究成果以小展板的形式呈现,学生课间和午休时都能分享到其他班级和其他年级的研究成果,了解更多的各国文化与风情。为了配合特色国家周的氛围营造,我们每天的校园背景音乐,都是选择本周所研究国家的经典音乐和儿童歌曲。从去年至今已经开展了二十多个国家的研究。

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不仅是我校品质教育的需要,更是顺应目前教育形势,培养未来世界公民的需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际理解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与国家责任感,架构正确的价值取向与中华优秀文化观,培养学生的地球公民意识、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使之早日成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人才。

上一篇:微信上卖手工,敲开财富之门 下一篇:乙肝疫苗三大生产商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