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及护理

时间:2022-05-13 08:54:41

浅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及护理

(山东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山东莱芜271104)【摘要】230例小儿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应用及护理。包括操作者熟练的穿刺技术,妥善的固定,正确的封管方法以及留置期间的健康教育和护理。认为选择合适的血管,熟练的穿刺技术,妥善的固定,正确的封管方法以及做好留置期间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可以达到有效治疗,延长留置时间。减少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改善护患关系,缓解护士心理压力,减少工作量。【关键词】小儿;浅静脉留置针;应用;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346-01 小儿生性好动,不易配合,加之静脉细小,难穿刺,血管壁薄,易渗漏,病情变化快等特点为儿科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不易穿破血管,减少了静脉穿刺次数。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恐惧和痛苦,特别是肥胖儿和静脉比较难穿刺者,既保护了穿刺者的静脉,又使儿科护士从繁重的静脉穿刺中解脱出来,缓解了护士心理压力,减少了工作量。应用过程中小儿还可以自由玩耍和进食,家长易于接受。留置针可以随时进行静脉给药为临床治疗提供方便,为紧急抢救病人赢得宝贵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了患儿及家属满意度。1 临床资料 我科 2009年7月―2010年9月230例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男126例,女104例,年龄1月―13岁,头皮静脉留置172例,手部静脉留置36例,足部静脉留置22例。3例因皮肤过敏而终止留置。留置时间1天4例,2-3天19例,3-5天192例,5-7天15例,堵管6例,5例由患儿自己抓脱,12例局部渗漏肿胀。90%达到预计留置天数。无局部感染和静脉炎的发生。我们采用的是洁瑞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型号为24G×19mm ,Y型,3M透明敷贴。 2方法2.1 选择血管 3岁以上小儿大多能配合选择手背静脉。新生儿,婴幼儿选择头部耳后静脉、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及其额角分支等较粗直的血管。头皮静脉不明显者也可选择足背静脉或大隐静脉。选择血管时尽量选粗、直、弹性好、避开关节,穿刺点前2―3cm处不应有静脉分叉、静脉窦、有针眼的部位进行穿刺,以保证静滴通畅,留置成功。2.2 剃净穿刺部位头发,面积以敷贴相当,用安尔典消毒穿刺部位皮肤5_10cm,操作者调整心态,保持情绪稳定,并嘱助手帮助固定好患儿头部和肢体。检查并打开留置针,将输液器头皮针头插入留置针管的肝素帽内,排尽管内空气,进针前松动针芯360°,操作者左拇指和示指绷紧固定穿剌点两端的皮肤使血管固定,右手持针翼,针尖斜面向上呈15°~25°角从血管上方缓慢进针,见回血后降低角度,继续进针2 mm左右,四肢静脉穿剌用左拇指绷紧穿剌点下端皮肤,以25°~30°角入针,见回血后压低角度至10°~15°角,再进针0.1~0.2cm。左手继续绷紧皮肤.右手打开调节器,使穿刺部位血管充盈,防止盲目送管穿破血管。对血管细、血容量不足、休克的患儿效果更好。然后左手食指与拇指捏持套管针柄轻轻推进套管针长度的三分之二即止,右手轻轻退出针芯。仔细观察静滴通畅,穿刺部位不隆起,说明穿刺成功。2.3 固定。贴敷贴前再次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这样可以防止局部的感染,待消毒剂完全干燥,以穿刺点为中心,近心端透明贴固定于套管“Y”型处,远心端透明贴完全覆盖穿刺部位皮肤,将透明敷贴自然下垂,贴于穿剌处,并用手指轻压,让敷贴充分贴在皮肤上。再用一条胶布将留置针延长管顺应、弯曲固定。胶布长度应超过敷贴两端固定在皮肤上。我们常用的透明贴质地较薄,操作时拉扯易破裂,所以肝素帽接头处不要固定,以便于更换输液装置、静脉推药,封管、拔针等工作。2、4 封管,每次输液完后进行封管。封管是使留置针管腔内充满液体,增加管腔内压力,防止血液反流,避免堵管。,除有明显的出血倾向者外我们均选用肝素盐水封管,浓度为0.5U/ml。掌握正确的封管是留置成功的关键,方法得当可延长留置时间 。方法是将针尖斜面进入套管针内均匀推注3 mL肝素溶液,这样操作不会引起负压封管[1],使留置时间延长。然后在靠留置针近端迅速夹紧夹子。3护理 3.1留置前向家属做好解释,讲解留置针柔软,可减少反复穿刺的好处,以解出家属的顾虑,取得配合,提高穿刺成功率。3.2 留置时剃干净穿刺部位周围头发,严格消毒穿刺部位皮肤,预防感染。输液过程中仔细观察滴注情况,穿刺局部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套管有无脱落、折叠。再次输液时,用安尔典消毒肝素,如有血块不要强行挤压或推注入血管,以防引起静脉栓塞[2]。 3.3 留置期间健康宣教,根据患儿特点,有针对性进行指导。婴幼儿强调陪护人员的看护,嘱家长看护好不要让患儿抓脱留置针,睡觉和喂哺时侧向没有针的一侧,不要压迫和摩擦到留置针。学龄期患儿给予正确引导,告诉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穿刺肢体套上干净的手套、袜子,或以干净手绢包裹,穿刺侧肢体不要剧烈活动。让医务人员、家长、患儿共同参与留置针的维护,延长留置时间。3.4 留置针一般留置3~5天[3],对于病情危重、静脉特别难穿刺而局部皮肤无反应者可达7天,最长不超过7天,频繁使用甘露醇及化疗药者,留置针保留时间≤3天[4]。留置期间注意观察固定是否牢固,如有松动及时更换敷贴并消毒重新固定。仔细观察局部有无发红,渗出,皮疹,水泡过敏等,及时发现时并给予处理,以减轻患儿痛苦。4 体会留置针为临床治疗和抢救提供便利,同时也解决了小儿静脉穿刺的困难,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保证了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比起一次性头皮针穿刺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熟练掌握留置针的穿刺技巧,如果反复血管穿刺失败,一方面给患儿带来痛苦,另一方面给家长带来怨气,所以应该不断提高技术上的精益求精,才能赢得患儿及家长的认可。另外妥善固定,有效的封管,防止堵管,同时做好健康宣教和护理保持静脉输液通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让留置时间延长,才能真正发挥留置针的作用。参考文献[1]张家荣,李翠芳,吕义荣,等.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7):438439.[2]王蔚,张卫.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0):1236[3]王贵梅,谢少清.小儿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进展[J].现代护理,2007,13(13):1261. [4]郁万菊.留置静脉针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使用及护理要点[J].淮海医药,2006,24(5):421-422.

上一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分析 下一篇: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作用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