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时间:2022-05-13 10:37:09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摘 要】有的人一听到音乐创作便会联想到“作曲”,以为作曲是高深莫测、高不可攀的,其实作曲只是音乐创作中的一个部分,那么在音乐课堂上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许多有趣的音乐创作。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其中,体会到音乐的快乐。例如节奏的创作,旋律的创作,歌词的创作,舞蹈的创作,音乐童话剧的创作和歌谣的创作等等,针对以上的创作相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生;音乐创作能力

一、节奏的创作

学生在学会唱一首歌曲后,我让学生为歌曲编配节奏,要求把拍手、拍腿、跺脚融合在一起为歌曲伴奏。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创作兴趣很浓,很快便投入到了创作之中。节奏创作好了之后让学生选择打击乐器演奏自己创编的节奏,选出最好的节奏全体学生一起来拍一拍,以此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节奏创作兴趣,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节奏的创作中去。

二、旋律的创作

旋律的创作对于小学生而言相对难一些,旋律的创作必须是以节奏为基础。在课堂上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音阶创编旋律即兴唱出来,我们教师帮助记谱然后再请全班的学生跟着琴唱一唱比一比谁创作的旋律最流畅最动听。这样不仅能使学生饶有兴趣的去创作思考,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音准。

三、歌词的创作

让学生根据学过的歌曲的旋律创编歌词。例如在一年级上册的教材《新年好》,学生们能够熟练的演唱歌曲。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进行歌词的创编。在歌词“祝贺大家”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编新的歌词,例如“祝贺老师、祝贺爸爸或祝贺妈妈等。在歌词”我们唱歌、我们跳舞“处可以创编成”一束鲜花、一片真情“或者是”兄弟们呀、姐妹们呀等等。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纷纷举手你一句我一句的来创编歌词,最后老师把大家的创编汇总起来,全体学生一起来演唱。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舞蹈的创作

歌曲教学中的舞蹈创作是让学生感受歌曲的内容和情绪,让学生们把歌曲的内容和内心的感受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来。

在一年级教材《两只小象》歌曲中,学生们体会到小象用长鼻子来互相问好,一同在河边嬉戏的场景。学生们在唱到这一句歌词时都纷纷把两只手握到一起,模仿小象的长鼻子。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但是学生们表演的非常认真,非常投入。在学会了歌曲的同时也体会了歌曲的情绪内涵。在欣赏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有舞蹈的创作,通过听主题音乐让学生展开想象,用简单的肢体动作来表现歌曲,如二年级的教材《三个和尚》,学生们在欣赏时能很好的就主题旋律展开联想三个和尚的不同性格,并能用简单的动作来表现每个和尚的特点。这样边听边舞,使学生能更好的感受音乐的情趣。

五、音乐童话剧的创作

先给学生讲童话故事,让学生根据故事的内容,不同角色的个性特点找出最适合体现各自角色的音乐。

如二年级教材《森林小卫士》,讲完故事后让第一小组找各种小动物的音乐,第二组找小动物在一起做游戏的音乐,第三组找森林小卫士大狗的音乐,第四组找坏人的音乐,第五组找森林小卫士把坏人打跑了一起唱歌跳舞的音乐。把学生找来的音乐组合到一起,然后让学生们分角色进行表演。这样的音乐童话剧学生表演起来特别投入,开心。因为从寻找音乐到角色的表演都是他们自己参与编排的。因此学生们表演的很认真,很开心。

六、歌谣的创作

学生的年纪小,在小的时候从爸爸妈妈或者是书上学到很多的歌谣,在音乐课上让学生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会的歌谣说唱给大家听,每个人都说唱一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我们老师在此基础上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歌谣的创作,这样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在良好的气氛中发挥了各自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完成了最简单的创作。

音乐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人们用音乐抒感,用音乐愉悦生活,音乐能带给人们美感,使人们获得高尚的情感。音乐有益智的功能,能集中注意、激活思维、发展语言、丰富想象的作用,音乐有审美功能,能给予孩子们美的享受,美的音乐能够使孩子们情绪高昂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孩子的音乐创作潜能石无穷无尽的,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我们应该随时随地的去启发它,让他们在音乐的海洋里自由的畅游,那么他们才会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上一篇:表扬的正能量 下一篇:浅谈国学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