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情感教育 实施差异教学

时间:2022-03-17 07:05:06

渗透情感教育 实施差异教学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学的启蒙阶段,每个初中生都带着好奇感进入初学阶段,可不久在每一个班级里面总有一部分学困生。怎么办?心理学家早就指出,认知需要情感,情感支持认识。在情感教育中,情感不仅作为教育的手段,而且作为教育本身的目的和任务。这样看来,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以转化学困生就显得尤其重要。以下是本人近年来教学中采取措施。

一、改变传统观念,积极转化

教师的教学活动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抛弃传统的那种单向的、封闭的、少有心灵投入的传授式教学,建立平等、渗透情感教育的开放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他们的意志,使学生保持学习化学的热情以转化学困生。

1.培养师生感情,改善学生心理环境

由于学困生化学成绩相对落后,所以他们和教师之间在心理上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隔阂,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较远。因此,学困生在老师面前有一种自卑感,在他们的眼中,老师往往高不可攀,而在这一高一低的情景下,教学活动是被动的、消极的。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对他们的热爱,关心和尊重,平时和学困生多接触,多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去体验和理解学困生的思想感情,并捕捉他们情感上的“兴奋点”,及时激励他们奋发向上,使他们在和教师的接触中对教师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并对教师畅吐积怨,从而使师生之间情感相融、心灵相通。学困生也因此而“亲其师、信其道”,逐渐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2.对学困生表现出理解和赏识

生活当中的每一个人都希望被人理解,更希望被他人特别是领导和亲近的人所赏识,青少年学生更是如此。为人理解,受人赏识就会产生成就感,就会拥有信心,就会获得前进的内在动力。教师在教学中要科学地认知这一心理特点,用爱心、诚心和耐心去营造师生之间的和谐氛围。理解与赏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与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3.为学困生开放实验室,开设第二课堂活动

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困生在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因而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活动不积极,因此,教师应在课外对学生开放实验室,开设第二课堂活动,由此让学困生感觉到老师在关心和帮助他们,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化学学习中。

二、渗透情感教育,激发学习自觉性

学困生的特点注重感情,情感细腻、脆弱,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注意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积极性,就极易将他们推到反面,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以至破罐破摔、厌学逃学,甚至变为流生。

有一个学困生经常受到教师批评,由于一些教师忽略了该生心理承受能力,忽略了情感的培养,挫伤了他的自尊心、积极性,结果导致他产生了强烈的对立情绪,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我积极鼓励和表扬他,并与他谈心、交朋友,慢慢地他对化学学习产生了兴趣,结果在当年的中考中,该生其它功课的成绩均不理想,而化学却考到了八十几分,这就是充分尊重学困生的人格、注重情感培养的成功典型范例。

实践证明,学生对哪个教师有感情,他教的这门功课学生也学的好,如果我们把他们视为兄弟、姐妹,结成忘年之交,思想上给予引导,心理上给予疏导,学习上给予辅导,生活上给予关心,相信学困生会视你为知己,对你信赖,对你佩服,由此牵扯到你所教的科目,认为学不好就对不起你,这就是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效应。

三、实施差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学困生智力水平、知识基础、理解能力、学习方法、心理素质等方面均处于落后状态,要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实施差异教学,即分层次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安排

课堂教学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不要追求庞杂的内容,要注重教学效果,不要一味追求速度,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低起点、小步子,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仪器设备、开展实验教学,尽量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从直观现象引入,然后形成抽象思维,使之一步一步接受知识并达到理解知识,应用知识的效果。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分段小结、注重复习基础内容、基本知识点,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使他们对知识点能逐步形成条线、结成网络,最后形成整体效果。

2.课堂提问的设计

对于学困生的提问应采用简洁明了的方式,采用肯定式多于疑问式,然后逐步采用疑问式让其思考。根据问题的性质和难易程度,设置适当的问题台阶,通过学生领会问题的核心和实质,适时进行综合和归纳。学困生在回答问题时,即使有错,也要耐心听完,然后进行讨论纠正并予以正确的评价,只要有对的部分就应予以肯定、表扬和鼓励,切忌批评讽刺。

3.作业的设置

作业的设置要有层次性,对学困生要放低要求,作业量不要太大,并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一定要使他们尝到独立完成作业并不困难的甜头,也要培养学困生认真作业的习惯,学困生作业往往较潦草马虎、涂涂改改,要培养他们的一次成功率,尽量不抄错文字、符号、数字。对所布置的作业如有困难,提出抄出题目,能做一步是一步,尽量做下去,如确实做不下去,后面留有一些空余位置以便订正,就可上交了。这样就避免后进生不会做,就抄袭应付的坏习惯。

4.成绩的考核

对学困生和优等生的期望值不应一致,更加不要用考试分数的多少来伤害学困生的自尊心,不要企图用同一张试卷、同一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这样只会造成负面效应,实际操作中,可以采用不同难度的试卷来考核学生,即使是统一试卷,也可对学困生实行暂不评分的方法,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讨论,去查阅资料自由完成。考试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只要达到同一效果就行了。

教育的任务不仅使少数优等生得到培养,更要使广大青少年学生普遍得到发展,转化学困生与培养优等生具有同等价值、同等重要的意义。如果我们在化学教学中能够渗透情感教育,实行分层教学,相信学困生是会得到较好转化的,教学成绩会得到大面积提高的。

参考文献:

[1]温正胞 略谈教学设计中的情感缺失[J]教育理论与实验,1999.(1)

[2]周惠英 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和探索[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1.(10)

上一篇: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策略 下一篇:浅析中学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