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自主学习过程 创新课堂教育教学

时间:2022-05-13 07:32:42

关注自主学习过程 创新课堂教育教学

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个过程,教学过程的根本要素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课堂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手,更多地提供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实验,让学生实质性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一)创设自学氛围,让学生想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让他们表现,给他们以自信,随时倾听他们的声音,走近他们,了解他们,鼓励他们大胆发言,抓住其闪光点,给以成功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点,善于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和探求之心,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浓厚兴趣,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跃跃欲试的积极情感和愿望。在学生自学后,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交流学习所得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汇报学习情况的习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讨论交流,在交流中能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二)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愿学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是韩愈最精辟的教育见解之一。其倡导的师生民主平等、互教互学、形成学习共同体的思想,也是学生能否突破自主性学习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角色,通过生说生评,生说师评、师说生评等多种形式,营造一种所有学生都能踊跃地参与进来、主动发言、主动学习、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的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自己获得问题的解决,从而走向成功,体验到成就感。

(三)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让学生乐学

现代远程教育使农村教师有了更多的机会去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丰富的课件资源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图片、录音、视频等,不但使教学方法实现了多样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更加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优化自主学习效果

(一)教师导学,学生自学

1.示范点拨,教师给学生作出科学的学习方法的示范,使学生通过观摩示范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如学习读书要动笔的方法时,教师就可以将自己读过的标有不同符号的书呈现给学生,如在行下画直线,表示值得注意,画曲线表示重要,在旁边画“×”表示错误,画“?”表示疑问,画“!”表示赞同,并就自己读过的书所标注的内容进行解释,还可以介绍一下这样读书的好处。这些做法自然会起到示范的作用,学生由此也会学到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

2.领悟自得,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作为认识和思考的对象,反思自己的思维方法、学习过程,从而达到在学习实践中“悟”出学法。

3.交流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学习方式的选择空间,把确定学习目标的权利与机会交给学生,利用学生交流过程中的闪光点,引导学生从其他学生身上学到学习方法。

(二)互相讨论,及时评价

通过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师生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营造民主评议的氛围。学生的发言有优有劣,教师可让学生不仅限于说出答案,还要讲清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方法、步骤,这对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借鉴意义。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能强求答案的一致性,只要合理,就要予以肯定。学生通过互评、互议,相互启发,互教互学,在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下,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也提高了学生评判分析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三)大胆发问,鼓励创新

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给学生一个敢于提问题的“胆”。教师要传递给学生自信,要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大胆发问,提倡学生给老师提意见、找茬子、挑毛病,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其次,教师要激励学生,给学生一个勤于提问题的“心”。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兴趣。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给学生一个善于提问题的“脑”。针对相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提出问题的基本框架,并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来掌握课程内容。

布鲁纳说:“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要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教师走进新课程就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改变教育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树立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供自主学习的最佳形式,并不断地付诸于实践,寻求最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实现以学生能力和个性为核心的全面发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 甘肃省正宁县永正学区)

上一篇: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下一篇:让数学课堂的提问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