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文本意蕴的能力

时间:2022-05-12 05:28:28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文本意蕴的能力

摘 要: 对文本丰富意蕴的发掘程度,是衡量阅读质量的一个重要尺度。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文本意蕴的能力,成为中学语文新教材实施的重要任务。本文从实践层面谈谈在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文本意蕴的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文本意蕴 探究能力 培养方法

当今社会,衡量一个人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高低的尺度,并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他探索、研究、创造能力的高低。从发展的角度看,学生是否具有探究能力及这种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他们自身及至整个民族未来的命运。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要“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明确将“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作为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重要目标。因而,无论从长远的发展还是从现实的应试来看,在文本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阅读已呈大众化、通俗化甚至娱乐化的当下,面对繁重的课业负担和沉重的升学压力,学生很难进行深度阅读、深度思维,更谈不上探究。这就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让学生告别浮躁,重新走进文本深处,探究其丰富的意蕴,体认其民族的心理,接受其人文精神的熏染,这对他们人格的完善、精神的发育、知识构成的合理化,甚至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至关重要。

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写进了语文学科的课程目标;江苏语文新考纲也在对文学类文本的考查中增加了“探究”层级,要求从不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那么如何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文本意蕴的能力呢?我通过几年的教学发现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立足文本,鼓励引导,激发探究文本意蕴的热情。

客观地讲,要求学生运用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文本意蕴,这是对语文学习的较高要求,对现阶段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对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应从基础抓起,有意识地加以鼓励和引导。可先从文本内部进行探究,立足对文本自身的挖掘,通过引导学生围绕重点问题展开探究活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最终达到解决重点问题的目的。

如我在教学舒婷的代表作《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时,为了引领学生走进这首抒情诗的情感世界,就是通过立足文本,鼓励引导,来引领学生探究诗歌意蕴的。

这节课一开始,我让学生齐读标题,想想诗题能否改为“啊,我伟大的祖国”?引导学生发现标题以抒情主人公“我”的形式直接向祖国母亲倾诉情怀的表达之美,整体感知诗歌的情感内涵,为接下来学生的探究发现做了铺垫。

接下来,我通过鼓励和引导,让学生在诵读中发现,在发现中思考探究:①“希望”与“痛苦”的矛盾吗?②为什么说“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又说“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米的总和”?③“挂着眼泪的笑窝”、“疲惫的歌”这些表达矛盾吗?这样,学生一步步走向了文本意蕴的深处。

在此基础上联系歌词“我和我的祖国,是海和浪花一朵”,我又提出了:祖国和我的关系,是“海”和“浪花”的关系,我是祖国的一分子,怎么能说我是祖国,祖国就是我呢?在质疑中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

立足文本,披文入情,沿波讨源,悟深隐之意。我的鼓励和引领,使学生完成了对这首诗歌复杂意蕴的探究之旅、发现之旅。

二、从认知规律出发,寻找探究文本意蕴的基本路径。

探究文本意蕴难,难在不知从何处着手。现代阅读学认为:阅读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解读字面―生活经验―探究文本―获得共鸣。据此我们可以将文本意蕴探究分成四个步骤:

(1)文本写了什么?

(2)文本想要表达什么?

(3)文本还能够表达什么?

(4)文本应该表达什么?

在指导学生学习丰子恺的《送考》(选修教材《散文选读》第34―37页)一文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与文本与作者对话,探究文本意蕴,进而进行个性化解读的:

(1)文本写了什么――记述了作家本人送一群小学生到杭州考初中的经历。

(2)作家想要表达什么――展示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生活,以及纯真、丰富的内心世界,表达对儿童世界的向往之情;但对话不能到此结束,还应进一步“探究”。

(3)文本还能够表现什么(多角度探究)――①时局动乱,民生凋敝;②对孩子的同情,对教育制度的不满和无奈;③面对考试要有正确的态度,等等。

(4)启发学生联系文学研究会成员关注人生的主张与佛教“解脱人生苦难”、“追求清净淡泊”思想对丰子恺的影响,根据文本中的相关信息,作出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这样,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启发和引导,让学生找到探究文本意蕴的着力点,探究便不再困难。

三、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究,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里有这样一段表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作品的文本提供的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而学生对作品的探究性阅读,就是对作品具体化的过程。当然其中有许多空白和未定点需要读者加以具体化,作品的意义才能得以完整展现。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去阅读,探究作品的空白点和未定点,丰富其意蕴。比如,我在教学前南斯拉夫作家沃兰茨的《铃兰花》这篇小说时,为了引导学生发掘这篇小说的丰富意蕴,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这篇小说记叙了幼年的“我”战胜恐惧,为母亲到地狱采摘铃兰花的故事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为什么突然变得勇敢起来,独自一人去“地狱”采摘铃兰花?学生在对文本进行品读与探讨后,一般都能说出是爱的力量,爱能战胜一切,超脱一切,使人变得勇敢顽强。但这仅是从“我”的角度探究得出的结论。小说意蕴还没有完全发掘出来。于是,我又继续鼓励和引导学生从其他角度探究:

(1)从父母这一角度探究――“要学会正确引导,拥有一颗爱的心灵”这一主旨。

(2)从“我”和父母的角度――爱能战胜一切,超脱一切,使人变得勇敢,作为父母要拥有一颗爱的心灵,学会正确引导。

变换一个角度阅读,从另外一个层次探究,就会有新的发现和体验,文章的意蕴也会因此而丰富多彩。

但有时会出现脱离文本或钻牛角尖等的乱问乱答现象,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既要鼓励学生发表对文本个性化的阅读、感悟,又要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

四、知人论世,参证比较,探究文本真意。

《孟子・万章下》云:“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的这种“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论,在我国古代颇有影响。即便是当今社会,这种方法还是在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被广泛地接纳。因为任何作品,都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的结晶。尤其是文学作品的意蕴,它一方面必然打上时代的鲜明印记,另一方面又必然反映作者的主观情感和思想倾向。如果把不易理解的文学作品的意境联系特定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加以考察探究,就有可能难以对它有深入的理解。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关于这首诗的意蕴,历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在教学这首诗时,我运用参证比较,知人论世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文本真意,就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我从标题入手,引导学生研读诗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改写原诗,变换角度,探究“此情”为何物等环节,使学生明确了“此情”是恍惚迷惘的,诗人对“此情”的追寻是苦寻无果的,因而有一种悲惋之情在里面。我采用参证比较、知人论世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此情”产生的原因和合理性。通过简介李商隐写作此诗相关背景(牛李党争)资料知人论世;提供李商隐的《房中曲》《夜雨寄北》等诗歌进行参证比较,在知人论世、参证比较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有关“此情”的合理答案。

语文课程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时代的要求,而学生对文本丰富意蕴的探究程度是衡量阅读质量的重要标尺,也是衡量学生阅读能力的尺度;我们应该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探究文本意蕴的能力,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通过学习探究方法,将语文学习的过程转变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增昌,程汉杰.语文高效阅读教学法.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2]张新华.阅读教学答问[M].语文教学通讯,2004,(5).

[3]秦纪兰.美读,阅读教学之魂[M].语文教学通讯,2004,(10).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

[5]董光宇.“分层教学,自主探究”语文阅读教学初探.语文出版社,2004.

上一篇:融摄诗情教育,追求诗意课堂 下一篇:对语文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达成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