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摄诗情教育,追求诗意课堂

时间:2022-10-01 09:07:20

融摄诗情教育,追求诗意课堂

摘 要: 在现实教学中,语文教学往往成为一种技巧性的训练,缺乏独立人格的培养和诗意世界的构建。诗性是人性的完美形式,因而我们呼唤回归诗性和人性的语文教育。通过诗性的教化培育人性的诗意,应当是语文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我们要努力让诗的精神进入课堂,让诗的美感萦绕学生。课堂教学应该以深厚的生活和精妙的阅读为基础,创造出诗意,这应当是语文教学不懈的美学追求,也是语文教学目标上重在“向善”的要求。本文从重视文学教学,开掘文本的诗意;融摄诗情教育,追求课堂的诗意和植入诗性教化,培育人性的诗意等方面探讨了语文的诗意和诗意的语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诗情教育 诗意课堂

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语文教学就像一首诗,我们应该给它赋予诗的意蕴。但在现实教学中,语文教学往往成为一种技巧性的训练。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缺乏人文精神的语文课堂教学,正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之下蹒跚而行。有人说,教育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够自己判断是什么保证或者威胁着他的自由。没有人文教育,就很难提出建设性的质疑,而语文课堂教学缺乏的正是独立人格的培养和诗意世界的构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非常准确地表达了语文教育的本质特点。因此,我们要努力让诗的精神进入课堂,让诗的美感萦绕学生。课堂教学应该以深厚的生活和精妙的阅读为基础,创造出诗意,这应当是语文教学不懈的美学追求。

一、重视文学教学,开掘文本的诗意

语文新教材增加了学生背诵的诗词和美文,减少了教师教参的分析讲解,更加富于文化的色彩和诗性的光辉。诗意的语文教学应该以文本为依托,根据语境营造出特有的情境和意韵,让学生在文本浸润的氛围和意境中感受诗意、体验情感、感悟生命。诗歌是文学的精华。教师要重视和加强诗歌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作用,用诗歌特有的艺术美感丰富语文教学的内涵。要学好语文,就必须多读诗词和美文丰富自己。在教学中,教师尤其要重视学生对古典诗文的诵读、引导,带领学生在经典文字丰厚的土壤里,找到奠基人生大厦的巨石,以诗意的语汇和理性的光芒照亮学生前行的路。要引导学生学会对诗词的欣赏,借助文本,结合自己的审美体验和思维认知,在诗歌的王国里为生命洗礼,让心灵更加纯净。这是语文教学内容上倾向“崇真”的要求。

我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时,首先,挖掘出情感美,让不知愁滋味的学生感受“人月两团圆”的心情。其次,挖掘出语言美,引导学生对作品反复涵咏体味,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其他诗词的鉴赏能力。这首词的美还表现在诗随月光照的地方,不断流露自己怀念故人的感情。最后,挖掘出哲理美,让学生领略词作的理趣美。

再如散文,除认真品味语言,通过语言感知作品中呈现的物象,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外,还要重视散文的艺术手法,特别是各课突出的艺术手法应该成为鉴赏重点。这就需要细读,细细地品味。比如欣赏咏物散文表现手法――托物言志。细读会发现有:对物抒情的,用直呼“你”的方式,如《山中访友》;托物寄意的,在对某种事物进行足够的吟咏、描述之后,顺势表达出作者对生活、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悟或观点,如《爱莲说》;物我交融的,这是借物写人的一种技巧,作者先写物,然后写自己也成了“物”,“物”在文中经历了由实到虚、由物到人的转换,作者的经历、情感也就渗透在这种“转换”之中,如《荔枝蜜》;运用象征,通过某一形象表现出深远的含义,让人体味到事物的意义,又体味到文章的深刻与美好,如《白杨礼赞》。

二、融摄诗情教育,追求课堂的诗意

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是个性灵魂高品质的精神漫游。它追求个性精神的飘逸和超脱,让人美丽的梦想在诗意中盛开。因此,富于诗意的语文教学就像和煦的春阳,充满了美感,充满了激情,充满了人性的自由和张力。诗歌应当成为语文教学的生命和本体。在富有意境、含蓄和唯美的诗歌王国里,不断引进富有诗意的教学理念,通过富于诗意的课堂设计,以充满激情和诗意的课堂语言,组合和引入诗歌的美学元素,为学生创设文化氛围浓厚的诗意情境。应该承认,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必须追求一种知情结合、文质兼美的艺术境界,使学生在接受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感受到美的陶冶,提高审美情趣。这是语文教学形式上富于“尚美”的要求。

试看陆游的《书愤(其一)》:“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第一二句表示出对主和派当道的愤慨,以及意气风发必操胜券的信心。第三四句,诗人慷慨激昂,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决心。第五六句由豪放转入感伤,表现了诗人虽已年老体衰,但仍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思想。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宋王朝腐败无能的无比愤恨,也流露出自己因不被重用而伤感的情绪。全诗突出一个“愤”字:“愤”主和派破坏抗金,误国殃民;“愤”满朝无人出师,收复失地;“愤”自己壮志未酬,衰鬓先斑。真是字字铿锵有力,句句入理感人;忠心耿耿,气贯长虹。这首诗使读者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短短的一首诗,寥寥几十个字,却可以激起人们如此丰富的联想和激愤,其语言锤炼的功夫由此可见。学生读了这样的诗,就会懂得怎样选择最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和意,从而提高自己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品位。

追求课堂的诗意,具体到阅读教学中,牵涉如何创设情境的问题。我认为阅读情境创设的关键是课堂导入。比如特级教师余映潮2003年10月在“全国中学语文新理念新课堂高级研讨会”上的课《七颗钻石》(这是一篇内容浅显,仅五百余字的童话,作者列夫・托尔斯泰),课文很简单,读一读学生也就没什么问题了。余老师在上课开始创设了激发学生强烈阅读欲望的情境:“同学们,我们今天要上一堂阅读活动课,活动步骤是读、说、想,达到的目的是:读起来――让我们的心情激荡,说起来――让我们的发现闪光,想起来――让我们的思绪飞扬。”这几个充满诗意的句子在屏幕上一出现,学生的心都被激活了。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可以是诗意的导入,声情并茂的演说、朗读、背诵,也可以是影视图像,还可以是故事叙说、学生演读。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不能忘记文本的宗旨,要求迅速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三、植入诗性教化,培育人性的诗意

诗意的语文,诗意的人生。诗性是人性的完美形式,因而我们呼唤回归诗性和人性的语文教育。通过诗性的教化培育人性的诗意,应当是语文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朱光潜说:“一切文学都具有诗的特质。”有诗性才有文学作品的优雅情怀和沧桑品貌,这里面包含着对生命叩问的深意,文学作品的意蕴应在此中。艺术的本质是自由,文学的本质是悲情。戏剧的作用是讽喻,而悲剧的价值在于唤醒。悲剧,就是把富有诗意的花碾碎给人看。没有如此凄美而彻底的撕碎,怎能唤醒人们心存的那份美好,又怎能引起沉睡的人们对有价值的东西的追怀和珍爱?文学就是人学。文学作品旨在对人性的叩问和反思,诗性的教化,意义正在于此。语文教学应该教会学生发现自己,认识旧世界,反省人类基本的价值,主要是一种精神经历和人文认知。重视语文教学的诗意性,就是要重视语文的人文性。在文学作品中蕴涵的人文精神,是构建学生内心价值系统的诗性力量。在文字与诗性的对接中,我们要让人性在真善美中复苏和张扬。尤其是要以诗歌为中介,通过诗歌特有的美学语言,用诗性解读文学,用文学解构语文,用语文完善人生。由此可见,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诗歌的教化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用最简约的形式在人们的思想上“点石成金”,使我们的生命在诗性光芒的照射下,学习、接近和崇尚真善美,逐步成为灵魂高尚而内心完善的人,从而造就自己有价值的人生。

正因为诗歌是情的结晶和美的精品,所以它应该成为语文学科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的最佳依据。例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绿”,仅是形容词用作动词的一种精确写作方法,抑或能联系背景“又绿”反映诗人东山再起,对变法前途的信心,还是流露诗人因前途未卜?担忧新“绿”如初度罢相时一样夭折的一息怅惘?也许还会认为景象未必是某种意念的直接象喻,联系前两句体味这个字更多的是反映了一种并不实指某种意念的心境交融着并不强烈的亢奋与稍带落寞的惆怅,有着无穷的美感与魅力。这样在个性化、创造性的阅读中既培养了创造性思维,又培育了诗意的人性。

再如朱自清的《春》,这是一篇写春的精美散文,春的美景、春的气息、春的声响拨动过许多人的心弦。“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钻”字用得何等传神?它可以激起学生无限的想象,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经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无意识、无感情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嫩嫩的”“绿绿的”“草软绵绵的”简洁而富有质感地写出了春草嫩绿、柔软的特点。教师还可以抓住文章最后的三个比喻,引导学生展开形象思维,进行艺术形象“再创造”,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春天是新的,春天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是美丽的,是生动活泼的:“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是健壮有力的:“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这是从新、美、力三个方面形象地再现了春天的特征,比喻新颖、贴切,不落俗套,富有表现力,蕴义深厚,句外有意。教师应该反复引导学生领会这些比喻的妙用,从而使其受到美的感染。

我们要反对的是传统教学中那种用冷漠的知识分析,肢解完整的文本感情,压抑学生个性和潜能的机械、刻板的做法。传统的文学阅读教学对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还是有充分认识的。如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倡导通过“诗教”培养温柔敦厚的君子人格,以及教学中注重“导”和“引”的方法,就是人文性的一种体现。

所有这些由语文教学带给我们的诗性教化和人文关照,无疑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终极意义。在现实社会中人性的沦丧,正迫切地呼唤语文教学诗性和诗意的回归。这是语文教学目标重在“向善”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黄孟柯.人生平台上的语文[M].科学出版社,2002.

[3]张贡.文学的力量:当代著名作家访谈录[M].民族出版社,2001.

[4]王本华.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J].中学语文教学,2004,(11).

[5]张冬颖.让心灵在诗韵中飞扬[J].中学语文教学,2005,(2).

[6]乔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冷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1-2).

上一篇:问题式精读教学浅探 下一篇:浅论语文教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