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声乐教学

时间:2022-05-12 03:52:36

浅谈初中声乐教学

摘要:每一个音乐教师面对的都是歌唱条件千差万别的学生,因学生的音乐素质的不同而让我们去探究不同的教学方法是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我们在初中声乐教学中应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从而促进每一位学生音乐能力的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初中学生;声乐教学;因材施教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在正确的歌唱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决定着歌声的流畅度。所以,在说到声乐教学时,所有声乐教师都会把歌唱时如何呼吸作为教学重点,因为只有掌握了呼吸的方法,歌唱才有了发展的基础。

我们在歌唱时,呼吸要有一个立足的地方,这个立足点就是当横膈膜下沉和两肋向外扩张、小腹微收时所形成的歌唱的发力点。我们在咳嗽或笑的时候,可以直接感觉到它的支撑作用。但很多学生并未真正掌握如何呼吸、如何找到气息的支撑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反复举例,让理论的东西变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并让学生根据这些事例去摸索其中的原理,然后经过大量的反复训练,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下面,让我们以受到惊吓时的身体反应为例来说明如何才能找到气息支撑点。首先,当受到惊吓时,你会身不由己地用口鼻把气快速吸到腰的周围,此时我们的腰间会有明显的膨胀感,更重要的是,这时你的小腹也已经是微收的,也就是吸气的状态,请你反复训练这种状态。要想做到保持吸气时的状态,就必须在歌唱的过程中一直保持小腹微收。最后,在小腹的支撑下,腰周围就会向外持续扩张,气息就会被很有根基地慢慢呼出,从而使你的歌声能收放自如。当然,要想找到小腹支撑气息、腰周围膨胀的感觉,还有其他办法,如闻香喷喷的饭香或走进百花园中闻花香时的状态,或者要让我们抬比较重的东西时,你做准备时的状态,这些都是能找到正确的气息支撑点的方法。不管怎样,这都是一个枯燥的训练过程,学生不是每一个人都具有音乐天赋的,他们的声乐素质往往也千差万别,有的甚至根本不具备任何音乐方面的优势。因此,声乐教师不能搞一刀切,而应针对不同条件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这就要求声乐教师“打铁还需本身硬”,自己首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出现发声错误时准确判断并模仿学生出现的错误,同时对错误的和正确的发音进行对比,直至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为止。

歌唱是一件非常轻松愉快的事情,它需要歌唱者先对歌曲进行深入发掘和认真体会。比如,对于一些古典歌曲和革命歌曲,必要时我们要追根溯源,了解它们的创作背景和创作动机。这样你才能在歌唱时将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完全地呈现出来,使听众有身临其境、置身其中的感觉,使自己的演唱对听众起到感染和熏陶的作用。但历来在声乐表演时都会出现这样一些情况,有的学生太注重自己发音的正确与否,而忽略了情感的表达,演唱时面无表情,精神紧张呆板,只是一味地为唱歌而唱歌,却没有丝毫的情感注入。有的学生拿到歌曲就唱,连这首歌的词曲作者都没注意,也不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以及词曲作者的写作初衷,更没有用歌声表达出这首歌的内涵和灵魂所在。所以,当学生歌唱时,教师要进行细致的观察和领会,必要时可以用表情或肢体语言提示他们不要只追求发音的正确,要更注重情感的表达。在学生演唱前,教师可以找一些这首歌唱得较好的学生进行示范,或者借助一些视频或音频让学生仔细聆听,认真领会别人的表达方式和演唱效果,从而让他们由模仿到内化,然后再去表演,这样的效果会更好,这也是好多名人之所以能够成功的方法之一。比如,李玉刚唱《贵妃醉酒》、大衣哥唱杨洪基的《滚滚长江东逝水》等。而对于历史歌曲,如《黄河大合唱》《东方红》等,教师要先让学生查资料,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在学生完成了这些任务后,教师再对作者当时的创作动机进行生动的讲解,这样学生就真正成为了歌曲情感的传承者。

有些学生总是认为自己天赋高人一等,因此经常和别人比,总嫌教师给自己留的歌太少、太容易,或者不好听,时常主动向教师提出自己要学唱什么样的歌。稍有心得,就回去辅导别人,听到他人的高音超过了自己,便争取别人的辅导。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是好的,但不能急躁,应实事求是,保持谦虚的态度,在不断摸索中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子。同时,教师也不能把自己的方法强加于学生。否则,学生只能从厌学走到弃学,彻底丧失对声乐学习的兴趣。

很多学生不喜欢教材上的民歌、爱国歌曲和革命歌曲,一味地热衷于通俗歌曲、流行歌曲。但不管怎样,我们不能扼杀他们的兴趣爱好,而应正确地引导他们去认识和演唱流行歌曲、通俗歌曲,如校园里唱的非常红火的《真心英雄》《冰糖葫芦》《中国娃》等。再者,因为学生自身歌唱条件和兴趣的不同,我们不能强迫学生只能唱校园歌曲或革命歌曲。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要我们教给学生一套正确的歌唱方法,他们就可以不拘一格,纵横放歌,雅俗共进。

合唱是练习声乐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对表演者的要求不是很高。学生只要懂得基本的歌唱技能,有较好的视唱练耳功底,能在实践中看出指挥者抑扬顿挫的意图所在,那就完全可以成为一名合唱人员。所以,教师不一定要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独唱者或歌唱家,这很难实现。但完全有可能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一名合唱者,这既能成就一般学生,又能满足好学生的发展需求,何乐而不为?而且,大部分学生对合唱的喜欢远远超过独唱,因为合唱能够掩盖他们的不足,使他们能平等地展示自我,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当然,在合唱歌曲的选择上,难度不能太大,声部不能过多或过于复杂。例如,《大海啊故乡》《采蘑菇的小姑娘》等,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合唱练习曲目。

另外,有的学生听过不少歌唱家的歌曲,对某一位歌唱家的声音非常欣赏,总想有一天唱出和他一样的歌声。为此,他也不管自身条件是否能达到这个层次,也不了解这位歌唱家之所以唱得好的磨炼过程,只是盲目地要求教师帮他达到预期目的,否则便牢骚满腹,不愿接受教师的引导。要满足这样的学生的要求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他认为你的教学方法和他想象中的不一样,不能按照或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对教师的话置若罔闻。如果教师不去从正面开导他,让他先信其人再行其道,教师很快就会发现这个学生的声乐学习已经越来越偏离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应尚能.以字行腔[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上一篇: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教学的探索 下一篇:浅谈如何对新入园的幼儿进行常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