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配送中心设施布局规划研究

时间:2022-05-12 07:07:59

现代物流配送中心设施布局规划研究

摘要:现代物流蓬勃发展,配送中心已然成为物流产业中的关键节点之一,其功能布局合理性直接影响到物流配送的效率和品质。文章介绍了配送中心的定义和规划配送中心的SLP方法,运用实例分析当下配送中心设施布局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the distribution center has become one of the key nodes in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ts functional layout directly affects the distribution efficiency and quali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of distribution center and SLP method, through examples to analyze the existing distribution center facilities layout planning problems,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appropriate improvement program.

P键词:配送中心;SLP;布局规划

Key words: distribution center;SLP;layout

中图分类号:F2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6-0095-03

0 引言

当今社会,物流业飞速发展,物流行业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准之一。配送中心设施布局规划合理性程度对配送中心的配送效率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据有关部门统计,配送中心的卸货、取货、分拣等各个作业时间占总时间的40%,剩余的60%的时间则是配送中心作业人员的移动时间[1],过长的移动时间极大地限制了配送中心运作效率,增加了现代物流的运作成本。因此,如何改善配送中心设施布局对配送中心来说至关重要。本文运用SLP方法来分析配送中设施布局的合理性,利用鲜明的数据来说明配送中心设施布局的重要性,以此来为配送中心的建设及优化提供切实有效的方案。

1 配送中心的定义

配送中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西方国家兴起,并迅速发展起来的。日本《物流手册》对配送中心的定义是:从供应者手中接受多种大的货物,进行倒装、分类、保管、流通加工和情报处理等作业,然后按照众多需求者的订货要求备齐货物,以令人满意的服务水平进行配送的设施[2]。

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配送中心的定义如下:配送中心是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应该符合下列要求:①主要为特定的客户服务;②配送功能健全;③辐射范围小;④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⑤主要为末端客户提供配送服务[3]。

2 SLP方法的提出及定义

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理查德・缪瑟根据长期理论研究结果,同时结合系统工程的概念和方法,提出了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法――系统布置设计法(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简称 SLP)。SLP是一种条理清晰的系统布置方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4]。

SLP方法一般用于物流系统的平面布置规划,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平面布置方法。由于SLP方法是对系统布置设计的研究,运用极其广泛,所以SLP方法对于配送中心布置规划也同样适用。

3 SLP方法的实证分析

本文以某物流配送中心为例。图1是某配送中心的平面布局图。

其中:1卸货区;2进货暂存区;3常温区;4有气味区;5特殊处理区;6冷藏区;7冷冻区;8普通拆零区;9分拣及包装区;10出货分拣区;11出库暂存区;12装车区;13不合格产品暂存区;14退货暂存区;15设备维修及停放区;16验收养护室;17办公室;18员工更衣休息室。

通过简单的调查和统计分析得知,该配送中心的仓储区的物流流程如表1所示。

在表1中,并不是所有的物品都是按照表中的物流流程来进行搬运,其中有一部分并没有存储在配送中心,而是直接在配送中心经过简单的处理就直接配送出去了,具体各个线路的各配送比例如表2所示。

通过对配送中心的物流线路分析和物流量调查,得到表3。

由于直接分析大量物流数据比较困难且没有必要,SLP中将物流强度转化成五个等级,分别用符号A、E、I、O、U来表示,其物流强度逐渐减小,对应着超高物流强度、特高物流强度、较大物流强度、一般物流强度和可忽略搬运五种物流强度[5]。

根据物流强度分析,对各个区域之间的物流强度等级进行划分,就可以得到物流作业相关图,如图2所示。

同理,进行非物流因素分析,然后再进行综合分析,由于在该配送中心,物流关系对整个配送中心的影响较大,而非物流关系对配送中心的影响较小,所以将它们对整个关系的贡献之比定为3:1,计算综合相关性的的公式为:

Cij=mMij+nNij

其中m=3,n=1,Mij为物流相关关系的权数,Nij为非物流相关关系的权数,根据上式计算出综合相关关系的权数,并将综合相关关系的权数按照表4的区间转化成A、E、I、O、U的形式。

其中,A表示综合关系程度最高,然后依次往下排,根据表4,将综合相关关系权数整理成综合相关关系图,如图3所示。

由图3,根据综合相关关系分析,得到简单的无面积拼块图,其中无面积拼块图,只是各个作业区域的简单位置布置。

图5的无面积拼块是原来的配送中心的平面布置图。

根据图4和图5得知,经过SLP分析法得到的无面积拼块与原来的平面布置有些出入,所以要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价,得出以上两种平面布置哪种布置更合理。

首先对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进行简单的问卷调查,问卷主要调查以下几个方面:搬运量、空间利用率、物流过程的通畅度、工作环境的舒适程度。评价等级分为四个:很好、好、一般、差。

其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

通过分析调查问卷的结果得知,综合来看,1方案优于2方案。在搬运量、空间利用率、工作舒适度方面来说两个方案差距不大,但在内部物流畅通方面,1方案减少了配送中心内部搬运的交叉情况,降低了在搬运过程中的等待时间,提高了配送中心内部的运作效率,最终提高了整个配送中心的效率。

4 结语

配送中心平面布局规划问题是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配送中心平面布局规划的合理性影响着配送中心的空间利用率、配送效率、配送成本等诸多方面。因此,改善配送中心设施布局规划,已经成为配送中心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本文运用SLP方法对物流配送中心的布局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在物流通畅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了配送中心的运作效率。希望以此能够引起各企业的重视,为广大的物流企业在改善物流配送中心的过程中提供相应的借鉴,以期在配送中心效率优化的这条路上不断迈进。

参考文献:

[1]王艳艳,吴耀华,吴颖颖.并行自动拣选系统品项拣选量拆分优化[J].机械工程学报,2013(16):177-184.

[2]刘彦平.仓储与配送管理[M].二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3]钱威,钟佩思,等.基于SLP的某纺织机械企业设施布置分析与优化[J].物流科技,2011(06):11-15.

[4]张惠,李成松,等.基于SLP法和Flexsim仿真的机加工车间设施布置优化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16(06):63-67.

[5]宁芳,王斌.SLP在木工实验室设施优化布局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250-253.

上一篇:积极关注在学籍警示学生群体中的干预应用 下一篇:一种脉冲星候选体验证方法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