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产业发展对艺术教育提出新挑战

时间:2022-05-12 04:51:28

创意产业发展对艺术教育提出新挑战

摘 要:创意产业是在人类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包含工业创意、农业创意、文化产业创意等内容。狭义上我们可以把创意产业理解为文化创意产业,它是以创造力为竞争核心的产业,属于朝阳产业。本文主要阐述了创意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形势,对艺术教育提出的挑战以及艺术教育者应对挑战的措施。

关键词:创意产业;艺术教育;挑战;创新

文化创意产业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竞争激烈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创意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大,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国家,比如美国、日本、韩国等,他们的第一发展动力不是传统产业,而是创意产业,日本甚至将创意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可见其对创意产业的重视。

创意产业的兴盛衰败与创意人才有着密切的联系,人才辈出,创意产业就会蓬勃发展,人才缺乏,创意产业则会发展缓慢,可见,创意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艺术教育作为创意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当前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时期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艺术教育工作者给予高度的重视,积极进行革新,适应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1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势

文化创意产业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是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的产业,各国都希望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能够通过文化创意来提高竞争实力。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速度快,发展的规模大,在GDP中的比重也逐渐增大,与创意产业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然而,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急功近利,还没有研究出适合本区创意产业发展的方向,就着手建设创意产业园,走了先搞形象工程再引资的道路,不仅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往往还成为当地的发展负担,与预期结果产生较大的差距;还有一些地区是没有从创意的本质领会创意产业的存在价值,一味的模仿、借鉴、引用,甚至照搬。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创意人才的缺乏。国内的创意产业没有展现出自己的产品新意,存在着创意缺失的现象。创意的缺失来源于创意人才的缺失,目前我国专门从事创意工作的人少,人才更少,高端人才可以说更是稀少,这种人才的缺失是限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2 艺术教育在现代创意产业中的作用

艺术教育是创意人才的最大来源。传统的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部分,在以往的教学中,艺术教育最主要的目标是培养艺术家或者艺术从业者,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艺术教育的授课范围明显扩宽,教育的内容得到了扩充,增设了无数的创意相关专业,比如:广告学、文化产业创意学、艺术设计、室内装潢设计、时装设计、动画制作、传媒传播、环境设计、工艺与设计等,背负起了向社会培养艺术创造者和具有创新思维的文化创意人才的使命。

3 创意产业发展对艺术教育提出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3.1 教学方式不再适合创意产业的要求

创意产业要求创意者在时展的要求下,紧跟大众的文化需求,创造出能够给他们精神满足或者提高生活质量的产品、创意、点子。但是,目前的高等艺术教学还停留在以理论学习为主,动手实践为辅的阶段,不能让学生真正从生活中得到灵感,产生具有价值的、新颖的创意。

创新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密切的联系生活,经常的走出学校,去接触新鲜的事物,去体验外面的世界,在体验的过程中抓住灵感,并结合地方实际现状进行创造,使这种创造能够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和精神需求,促进人们生活水平和价值观念的变革。比如:时装设计者,不仅要多参加时装展览,还要经常的去各大商城或网站留意最新的服饰发展动向,找出大众心理的需求,从消费者的心理出发,设计出更有市场竞争力的时装产品。

3.2 有技术,无创意

高等艺术教育者教育观念未能及时转变,教育过程中重点突显理论教学和设计软件的教学,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引导和培养没有做到位。比如:动漫产业,我国的动漫产业发展快,但与国外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来源于动画自身的内容,而不是技术的落后。学习动画制作的学生,往往先学习动画理论,然后学习具体的制作,教学中,教师常常把重点放在已有作品的讲解做欣赏上,引导学生制作的思维,忽视了培养学生在内容上进行创新的能力,结果导致大部分动漫制作者出师后制作技术水平很高,制作出的动画内容却得不到突破,受众总是停留在少儿群体,内容浅显俗套,没有自己的创意。创意产业是在时展的背景下产生的,需要最先进的思想来打破传统,用新颖的艺术形式带给消费者更大的视觉刺激和精神享受。要求艺术教育者能够紧跟时展的步伐,及时的转变转念,创新教学理论,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能力和大胆的想象力。

3.3 艺术教育没有做好衔接,错失良机

目前艺术教育大多都从高等教学开始正规化分方向,挑选有天赋或者爱好的人去学习设计和创意,但是,一个人创造力真正可以启发的时期不在大学,而是在中小学,就像河流一样,如果在源头把水截断了,中下游就会干旱了。创意思维也是这样,如果在学生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中就用既成的经验去禁锢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只会沿着前人走过的路走下去,那学生天性中的好奇心和对新鲜事物的探索心理就会慢慢改变,到了大学,再教育也只能是技巧上的学习和提高,思维定式已经形成,就很难突破禁锢。

因此,艺术教育培养人才不要只局限在高等教学之中,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创意头脑的培养更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学的艺术教学中(美术、音乐、手工制作等)就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量不要用既成经验去禁锢他们的思维,要让学生从小学起就养成发散思维的好习惯。还要注意从小学时期到高等大学教育时期(或技校培训学校),不同的阶段进行不同的针对性教育,并做好阶段间的衔接。

4 结语

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对创意产业的作用是我们的希望,但这个过程是需要不断的努力才能完成的,艺术教育工作如何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突破性创意和想法的人才,这是一个需要我们艺术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问题,需要紧跟时代潮流,从基层抓起,让人才兴国、创意兴国落实到行动。

参考文献:

[1]尹成伟,刘鹏宇.创意产业与艺术教育关系的再思考[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10).

[2]陈红玉.创意产业与创意人才培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2(2).

作者简介:杨小霞(1981―),女,山东寿光人,硕士研究生,山东艺术学院艺术学专业,潍坊科技学院讲师。

上一篇:电视广告中视觉传播要素探析 下一篇:由“不以成败论英雄”谈艺术竞赛之胜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