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复合地塞米松超前镇痛用于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效果观察

时间:2022-05-12 04:44:33

地佐辛复合地塞米松超前镇痛用于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地塞米松超前镇痛用于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75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D组、DD组和C组。麻醉前15min,D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2mg/kg,DD组静脉注射0.2mg/kg+地塞米松10mg,两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C组静脉注射10ml生理盐水。记录麻醉前(T1) 、麻醉后5min(T2) 、麻醉后15min(T3) 、麻醉后30min(T4)平均动脉压( MAP)和心率( HR)。观察术后4h、8h、12h、24h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记录术后24h嗜睡、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 与T1比较,T2、T3、T4时三组MAP明显降低(P0.05)。术后8h、12h、24h D组、DD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

关键词:下肢骨折;超前镇痛;地佐辛;地塞米松;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4.2 文献标识码:B

下肢骨折多为意外伤害所致,患者承受骨折疼痛、失血、手术等痛苦,椎管内麻醉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有效治疗方法,但术后疼痛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是麻醉医生关注的重要内容。超前镇痛一般是指在伤害性刺激发生前采取的预防措施,防止发生中枢和外周的疼痛敏感化,减少疼痛[1]。地佐辛是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具有超前镇痛作用[2],笔者研究地佐辛复合地塞米松在下肢骨折患者的超前镇痛作用,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75例下肢骨折患者,ASAI~II级,其中男41例,女34例,年龄20~60(39.86±16.59)岁,体质量55~73(66.57±7.43)kg,手术时间55~75(67.62±14.68)min,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D组、D组和C组,每组25例。疾病类型:胫骨骨折47例,腓骨骨折9例,胫腓骨骨折19例。所有患者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无长期镇静或镇痛药物服用史,肝、肾、肺等脏器功能正常,无精神病、认知功能障碍和心理疾病。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疾病类型和既往史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术前0.5h肌注鲁米那0.1g、阿托品0.5mg。入室后开放外周静脉,常规监测NIBP、EKG、SPO2。椎管内麻醉前15min,D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2mg/kg,DD组静脉注射0.2mg/kg+地塞米松10mg,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D、DD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缓慢静脉注射。术中MAP低于或高于基础20%并维持1min以上,则给予麻黄碱5mg,HR120次/min,分别给予阿托品0.25mg或艾司洛尔0.5mg·kg-1。术后给予静脉镇痛:10mg/100ml,共100ml,维持量2ml/h。

1.3观察指标 记录麻醉前(T1) 、麻醉后5min(T2) 、麻醉后15min(T3) 、麻醉后30min(T4)平均动脉压( MAP)和心率( HR)。观察术后4h、8h、12h、24h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方差分析,检验标准α=0.05。

2 结果

2.1不同时间点MAP、HR变化 与T1比较,T2、T3、T4时三组MAP明显降低(P0.05)。三组HR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 术后8h、12h、24h D组、DD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

3 讨论

手术疼痛包括切口创伤直接导致的伤害性刺激和创伤组织释放化学物质、酶等产生的炎性反应[3]。手术操作和炎症损伤引起的强烈的伤害性刺激都将导致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敏化。术后急性疼痛对患者生理功能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影响身心康复。术后镇痛虽能减轻一系列的应激反应,但目前为止,临床尚无理想的术后镇痛措施。

超前镇痛指伤害性刺激作用开始前就给予镇痛药或其他干预措施,可能减轻手术强烈刺激所致的外周及中枢神经系统痛觉敏化,从而减轻术后的异常感受性以达到缓解术后疼痛的目的[4]。超前镇痛是临床疼痛治疗的重要方法,治疗用药和治疗方式种类较多,有效改善麻醉效果和减轻术后疼痛[5]。地佐辛是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主要激动κ受体产生镇痛作用,可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用于超前镇痛可显著降低术后疼痛[6]。地塞米松通过抑制外周磷脂酶活性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炎性介质引起的疼痛[7]。表1说明地佐辛复合地塞米松对患者的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表2提示地佐辛具有超前镇痛作用,且地佐辛复合地塞米松的超前镇痛效果优于地佐辛,可能与二者的镇痛作用具有协同作用有关。

综上所述,地佐辛复合地塞米松用于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不影响循环功能,具有超前镇痛效果,值得在骨科手术中应用。

参考文献:

[1]Khalili G, Janghorbani M, Saryazdi H, et al. Effect of preemptive and preventive acetaminophen on postoperative pain score: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trial oL patients undergoing lower extremity surgery[J]. J Clin Anesth,2013,25(3):188-192.

[2]张战良,黄丽群,郑彬,等.地佐辛超前镇痛对瑞芬太尼致甲状腺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2,12(1):20-22.

[3]胡永明,陈建庆,吴震,等.帕瑞昔布钠在下肢骨折内固定取出术中超前镇痛作用研究[J].医学综述,2012,18(18):3136-3137.

[4]李小刚,周荣胜,王瑞,等.帕瑞昔布钠与地佐辛超前镇痛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心血管反应及术后镇痛的影响[J].现代肿瘤医学,2013,21(6):1347-1350.

[5]Kissin I. A call to reassess the clinical value oL preventive (preemptive) analgesia [J].Anesth Analg,2011,113(5):977-978.

[6]张伟锋.地佐辛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J].中国药师,2013,16(6):870-872.

[7]王美青,潘寅兵,钱燕宁.罗哌卡因联合地塞米松腹腔内喷洒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6):552-554.编辑/王海静

上一篇:压疮高危患者85例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下一篇:激素类药物在县级医院使用情况调查